李守節對于李家派來的釘子求之不得,畢竟他的手下里沒有一個精通蕃語,現在有了鄭繼隆這個活向導加通行證,對他來說好處多多。
對于可能被李家刺探消息的危險,李守節不以為意,這也是對隊伍的一次考驗,能不泄露是最好的。
即使被鄭繼隆抓到了什么蛛絲馬跡,定難軍李家對李守節的做法也不會過度反應的。
畢竟北漢越來越弱,后周兵鋒勢不可擋,沒有誰會不開眼地還陪著北漢一起沉船的。
“不過李伯父,既然定難軍李家已經允許我們借道,那么我也是時候準備啟程前往府州了,畢竟我在延州已經待得時間太久了,再這樣下去恐怕我這個冬天得在府州過了。”
李萬全笑著斂須道:“賢侄所言有理,既然如此,我也不再留你,今日你且準備一番,需要什么東西只管向我說,還有這冬日快到了,我讓人給你們備些冬衣,以防路上降溫。”
“如此甚好,有勞李伯父了。我也也得去通知我的部下了,先告辭了。”李守節向李萬全告退道。
“嗯,去吧。”
離開節度使府,李守節帶著荊嗣前往了城內大營,安排手下為北上準備糧秣。
進入大營,他就看到了皇甫繼明正在練兵。
經過在潞州、延州這兩次練兵,親軍都的百余人都懂得了基本的令行禁止,隱隱地有了一種強軍之氣。
皇甫繼明看到李守節進入大營后,并沒有停下手里的事情,而是等待當下兩撥人都射完手里的箭矢,他方才把令旗交給了傅思讓,朝李守節走了過來。
“巡檢使,今日前來可是有事?”
自從親軍都百余人住在進延州大營后,李守節大概兩三日就會來一次,與眾人溝通感情。
昨天李守節才剛剛來過一次,因此今天他再次來到大營,也讓皇甫繼明感到了一絲希望,畢竟除了李守節其他的人也等得很焦急。
“不錯,夏州節度使李家已經同意了我們一行人借道綏銀二州北上,但是同時夏州節度使李彝殷也派了十多人與我們同行。”
“我看同行是假,監視我們才是真的。”皇甫繼明一語道破李彝殷的心思。
有的時候事情就是這樣,明明大家都心知肚明,卻都不在明面上說出來。
這只不過是還沒到撕破臉皮的時候,因此夏州和李守節是各自心懷鬼胎,各有算計罷了。
“無所謂了,我特地過來一次就是為了告訴大家,之后對李家人多點防備。”
皇甫繼明心領神會,拱手道:“屬下知道了。”
“不過也不能過分排斥他們,跟他們該有的客氣不要丟,該有的戒備不要放下。我們的目的首先是安全抵達府州,其他的都是次要的。”
“嗯,我知道了。”
說完應對李家的事情,李守節便不再過多提示,畢竟皇甫繼明的辦事能力是擺在那里的。
對于屬下該有的信任他守節還是要做出表示的,該放的權放下去,該收起的名與器牢牢地握在手里。
這個時候,能給眾人前途的只有他李守節一人,這才是讓眾人聽他驅馳的秘訣。
“唯器與名,不可以假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