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3章 救命稻草
- 貴女重生:王妃她又甜又爆
- 夏天的螢火蟲
- 3027字
- 2021-07-04 10:26:09
第175章救命稻草
郎家當初的這些話,是想求娶顧三小姐的,雖說都是顧家的女兒,可身份地位不同啊!
不僅僅是得寵與否的問題,背后的靠山也不盡相同。
不只是顧婉婷三年未育,單只是靠山,顧婉華有個做侍郎的父親,和一個同樣是三品官員的親叔父,顧婉婷有什么?
雖說顧太傅對顧婉婷甚是疼愛,可也正因如此,顧太傅也虧欠了郎家。
在這種男人們看來無傷大雅的事情上,根本不可能替顧婉婷討要說法。
而且,內宅中的事情,如果她所記不錯的話,顧太傅是從來不會插手干預的,這是顧府的規矩,也是世家的慣例。
“這說法肯定是要討的,可怎么討要更有力度,姑娘是不是應該回顧府與三夫人商議一二?”
奶娘的話顧婉婷還真聽進去了,畢竟吵架動手這種事兒,她比不過自家母親,而且她也感覺有失身份,“嗯,那便回顧府一趟吧!”
剛被蕭家懟回來的蕭氏正在生著悶氣,就聽到了長女的哭訴,這一連串的打擊,令得斗志滿滿的蕭氏險些沒昏過去。
強撐著一口氣才堅持下來,“哭哭泣泣的,這象個什么話?”
回首示意婆子絞一塊帕子遞上來,親自替毫無形象哭泣的顧婉婷擦了把臉,輕嘆一聲道:“奶娘說的不錯,這事兒確實不易驚動你家祖父。”
顧太傅是她做為最后一道屏障的保命符,而不是沖在前邊做炮灰用的,而且,情份這種東西最不禁消耗,雞毛蒜皮這種事兒不值得驚動顧太傅。
顧婉婷睜著濕漉漉的大眼睛,哽聲說道:“那當如何,難不成就任由郎家如此欺負于女兒嗎?”
那自然是不行的,在女兒未曾育有子嗣的情況下,郎家納妾都不允許,唯今之際一來是絕了郎家納妾的心思,二來嘛,是顧婉婷早日懷上郎家的骨血。
郎狀元并非好色之徒,這么些年才想起納一房妾氏,而且還弄得甚是鄭重,可見是走心了的女子,這就相當使不得了。
男人嘛,沒有不好色的,也不介意他們逢場作戲的納幾房妾氏,怕的就是那種能讓他們動心的女子……這個甄華顯然就在此列。
蕭氏用帕子壓了壓嘴角,淡聲道:“并非急事兒,母親自當為女兒想個合宜的辦法。”
年關將至,而且據她所知,甄岳不歸,甄華不管是與人做妻還是為妾,沒有甄岳點頭,根本不作數的。
(這個時候,她們還沒意識到,其實甄華已經立了女戶。終歸不是什么太光艷的事兒,當初是甄華的自保之措,所以也不可能大張旗鼓的宣之于眾。)
蕭氏以為,不只是甄氏沒辦法作主,就連甄夫人都不敢隨意安置哪個庶女,有這時間,她完全有可操縱的空間,所以不當急的。
蕭氏的自信打動了心神不寧的顧婉婷,將頭窩在蕭氏的懷里,低聲說道:“女兒,女兒的一切就有賴于母親了。”
蕭氏嘆息一聲,她已經絕了生兒子的希望了,膝下只有這兩個女兒,她不為她們操心,還能為哪個?
難不成指望著姨娘肚子中的那個孩子嗎?她還沒那般天真。
是故,揉了揉女兒的下巴,“當做什么事兒都沒發生,好生與姑爺過日子。”
惡人由她來做,女兒繼續天真無邪的扮純良,早日生下郎家的血脈,這才是女兒當務之急的重要任務。
膝下無子,納妾是早晚的事兒,沒有甄華也得有別人。
所以,打發走了顧婉婷之后,蕭氏強忍著頭疼,就開始為兩個女兒悉心謀算。
碰上蕭家老太太那種神經典型不正常的存在,以她現在的戰斗力,簡直是以卵擊石,根本屬無解的存在。
而唯一能夠讓她拿捏和掌握的蕭武,如今顧府他們三房這一脈,連見一面的機會都無有,更不要說從他身上想辦法了。
如今,若想解救她可憐的二女兒,就只能伏低做小的緩和與顧老太太的關系,只要她愿意,哪怕是肯給個好臉色,替二女兒說句好話,后邊的事情也就容易得多了。
原本,她是抱著這種心情來的,可一見到甄氏,沒來由的就冒了酸泡,想起了同樣姓甄的甄華,習慣成自然,這嘴一禿嚕,就冒出了這么一句話,“還是要給大嫂道喜的呢!”
若是以往,甄氏顧及著面子,也得跟蕭氏打幾拳太極的,可在顧文風納妾之后,平白的拉遠了與顧老夫人的關系,她這個做大嫂的也就淡了心思。
聽從了女兒的話,不相干的人能不理就少理,不相干的事兒,能不管就少管,人活一世不易,何必處處委屈自己呢?
其實顧婉華開導她的目的,是因著父親納陳香月這件事兒,生怕她再如前世那般自暴自棄,有事沒事的一個人悶在屋子里生悶氣,及至后來一病不起。
話就說多了些,沒想到甄氏把這種精神貫徹得如此之徹底。
所以,此時的甄氏連眼皮子都沒掀一下,溫聲細語地對顧老太太說道:“看到了三弟妹,妾身倒是想起了一樁事兒,還得請教了母親。”
顧老夫人原本就因為蕭氏的莫名其妙不喜,此個時候,也同樣沒心情跟她周旋,眼望著甄氏點了點頭。
“新婚第一年,按禮節來講,當是蕭候府先送了年禮來顧府,許是因為蕭姑爺太忙了,年關將至,蕭府愣是沒半點兒動靜。”
嗯,這是不是需要顧府先送為敬呢?
甄氏不喜蕭家,也懶得與蕭家周旋,可終歸是三房的姻親,當著蕭氏的面提及是再合適不過的了。
事實上,不喜承恩候府的大有人在,包括正想喝茶磕瓜子的霍氏,此時聽來,哧笑一聲,“母親,依兒媳看來啊,顯是人家有了不一樣的身份,看不起三弟和三弟妹了唄!”
單獨把三房剔出去,又意有所指,把個原想與甄氏說事兒的蕭氏氣的不輕。
只是這話操理不操,一語中的,可不是瞧不起唄。
不然,誰會相信堂堂的勛貴世家連這么點兒基本的人情世理都不通的呢?
興許,人家要的就是給他們難堪呢!
“這樣啊!”顧老太太依舊是穩坐如山,眼皮都沒多彈兩下,只是對著大家說道:“今兒個大家全都湊了個齊整,有些當說的不當說的如今就提前講了吧!”
說來說去,重又提起了之前與顧太傅提及的把三房分出去的事情,東西是早就分好了的。
何況是三房的兩個姑娘都已出嫁,至于那個沒生出來的,就看他們自己的運氣和顧太傅的補貼了。
論理,時人講究父母在不分家,可誰讓三房是上不得臺面的庶出呢?
“這事兒男人們早便知曉了,現在既然涉及到了姻親節禮的事情,不妨直說一二。
不管是郎家的還是蕭候府的,有去有還,蕭氏你回府自與三兒商量便可。”
郎家早就送來了節禮,當時是顧文全收起來的,這事兒蕭氏還真不知道,如今聽來,這心就涼了一大半兒。
這算怎么回事兒?
女兒們出嫁了,顧文全是要一心一意的貼補小妾和小妾生的孩子了嗎?
一剎時,她只感覺周身透涼,整個人如同泡進了冰水里一般,連怎么回房的都不知道。
躺在床上,半天才緩過神,張了張干巴巴的嘴唇問道:“你家三爺在何處?”
隨身婆子眼神微閃,即便不愿意,也得如今回稟,“在姨娘房中。”
呵呵,蕭氏心底冷笑,還真是低估了顧文全,更是低估了顧老夫人了呢!
自然,對于顧老夫人,她完全無底氣與她爭個什么,一個孝字就能把她壓個半死,而素來偏心三房的顧太傅,也完全不會干預,顧文全因為無兒為繼,納一房小妾,不只是顧老夫人想要給她添堵,更是顧太傅的主意。
其實,她還是高估了自己,在這府中,從來只有顧老夫人愿意不愿意,根本不存在添不天堵的問題。
“夫人,難不成就任由那個狐貍精作妖?”
婆子跟了她不少年了,最為忠心,此時正壓低了嗓子在她耳邊低語。
蕭氏苦笑一聲,聽起來,分家不分府,對三房是有些好處的,可有好處的同時,壞處更甚。
比如,在這府上,她就算是想對小環做點兒什么都不能夠。
而且,分給三房的東西,悉數握在顧文全的手里,嗯,其實也可以說是握在妾氏小環的手中……誰讓人家肚子爭氣呢?
摸了摸干癟的肚皮,蕭氏恨恨的啐了一口,“去請三爺來一趟。”蕭氏用力閉了閉眼,無論心里怎么想,她都不能真的消沉下去。
好日子還在后面呢,她可不能便宜了那些賤人們。
“夫人尋我何事?可是身子不舒服,有無請大夫?”倒是沒用多長時間,顧文全就過來了,看到病懨懨的蕭氏,頗是真心的問候了一句。
蕭氏暗自嘆息一聲,這個自己一直瞧不起的男人,此時卻成了唯一的救命稻草,不只是她的,還是兩個女兒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