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章 苦難的童年(12)
- 不悔殘生
- 劉深.CS
- 1505字
- 2014-05-13 11:08:52
十幾歲的孩子正是長身體的時候,由于我是小兒麻痹癥患者,殘疾的左腿跟不上身體的發育,與右腿的差異越來越明顯,肌肉萎縮、神經麻痹的左腿己無法支撐行走,我開始用左手插進褲兜里“悄悄地”按在瘦小的大腿上,走路的姿態很不雅,母親很擔心我長期如此下去長大后骨骼會變形。以前母親無時無刻都在四處打聽治療小兒麻痹癥后遺癥的方法,關注著、企盼著醫學的進步能有辦法改善我的病情。為了刺激和修復神經功能,不知是那一位醫學家發明了當時很流行的通過手術治療小兒麻痹后遺癥的方法,那就是在患肢上實施多次埋“羊腸線”且終身不用取出來,稱之為“羊腸線埋藏術”,這種手術并不復雜,就是不能打麻藥,否則影響療效,在昆明我已經做過兩次了,這一年春節寒假母親決定做第三次,也是最后一次。
手術臺上的我咬牙強忍著羊腸線穿過肌肉的巨痛,主刀醫生那一針針的刺激神經的手法使我額頭上沁出了一顆顆豆大的汗珠,母親在手術臺邊緊緊地按著我的雙手,把她那慈祥而溫暖的臉龐輕輕地貼在我頭上,鼓勵我堅持住,我每一聲喊叫就似一把鋼刀刺向母親的心窩,為了治療這條殘腿,我承受了數不清的肉體痛苦,同樣,母親也受盡了心理上摧殘,生活上的貧窮。每一次手術都希望是最后一次。時間不長,手術結束,醫生向我豎起了大姆指,稱贊我的堅強,我還帶著痛苦的表情裝出微笑向他道謝。
燙傷和手術接踵而來,母親擔心我營養跟不上,無奈,只好利用工作上的便利,用新鮮胎盤冒充豬肉,加一點排骨燉了一罐“排骨湯”,很久沒有吃到肉了,那撲鼻的香味引得小樓里的住戶紛紛揣測,隔了幾天,母親又把胎盤加點肥肉做成丸子,我吃弟弟也吃,都不知道是胎盤。辛虧有母親的這條妙計,才使得我身體恢復得很快,春節一過,母親接到了老家的來信,得知父親已經平反昭雪了,這一天母親喜極而泣,哭得很厲害,我不知發生了什么事:
“媽,你今天怎么了?信上都寫些什么呀?”母親擦了擦眼淚,笑著問我:
“林子,你我終于熬出頭了。”,我木訥地看著母親露出久違的笑臉,也跟著傻乎乎笑著,母親把信遞給我:
“你現在懂事了,有些事也應該知道,你自己慢慢看吧。”我看著我大哥寫來的信,心里有一種說不出來的滋味。
“林子,想不想回一趟老家,見一見爺爺奶奶和撫養過你的大伯大媽,還有你叔叔和小姑?”面對母親的詢問我不知道怎樣回答,又是點頭又搖頭,
“媽,信上說,政府給我父親立了碑,爺爺奶奶的生活費也落實了,你改嫁了,我的生活費沒有,我要是走了,你怎么辦?”
母親是個知書達理的人,非常理解爺爺奶奶他們有四年都沒有見到我,父親的平反令他們格外的想我:
“傻孩子,你回去住一段時間也好,也應該回去看看你的親人們,我去向學校請一個學期的假,你想媽媽了隨時可以來昆明,我不會不管你的,你是我身上掉下來的肉啊!世上哪有母親不心疼自己的孩子。”母親的話就像冬天溫暖的陽光,照得我心里暖洋洋的。
昆明火車站,這個我“經常光顧”的地方,這一天開往武漢的列車人山人海,顯得特別熱鬧,黃岡地區木材公司駐昆明辦事處劉四臘叔叔正好回黃岡,母親就委托他照顧我,把我送回老家。車廂里母親反復叮囑我路上要小心,要聽劉叔叔的話等等,再三強調回去后一定要在父親的墓前替她上一炷香,母親邊嘮叨邊流淚,劉叔叔看不下去了,開玩笑的說:
“林姐,你就放一百個心,林子要來昆明,我立馬把他完完整整給你送過來,送客那有你這樣哭哭啼啼的。”,母親這才破涕為笑,拉著我的手久久不愿離去,那依依不舍的樣子好像再也見不到我似的,弟弟不懂事,一個勁地問我:
“哥,你上那去呀,我要跟你一起去玩。”我沒有心思回答弟弟的話,目視著母親和弟弟下車,我不想說什么,我也怕一開口會哭出聲來。
列車緩緩啟動,我向窗外揮揮手,向漸漸遠去的母親和弟弟告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