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小企業會計理論與實務
- 黃文翠
- 1749字
- 2021-01-15 12:07:23
第二節 《小企業會計準則》的內容及科目
一、《小企業會計準則》的內容及特點
《小企業會計準則》由小企業會計準則和應用指南兩部分組成。小企業會計準則主要規范小企業通常發生的交易或事項的會計處理,為小企業處理會計實務問題提供具體而統一的標準。該部分采用章節體例,分為總則、資產、負債、所有者權益、收入、費用、利潤、外幣業務、財務報表、附則共十章,具體規定了小企業會計確認、計量和報告的全部內容。應用指南主要規定會計科目的設置、主要賬務處理、財務報表的種類、格式及編制說明,為小企業執行《小企業會計準則》提供操作性規范。其特點主要表現為以下幾方面。
(一)遵循基本準則與簡化要求相結合
按照我國企業會計改革的總體框架,《基本準則》是綱,適用于在中華人民共和國境內設立的所有企業;《企業會計準則》和《小企業會計準則》是基本準則框架下的兩個子系統,分別適用于大中型企業和小企業。《小企業會計準則》應當按照基本準則規范小企業會計確認、計量、報告的要求。但考慮到我國小企業規模小、業務簡單、會計基礎工作較為薄弱、會計信息使用者的信息需求相對單一等實際問題,對小企業的會計確認、計量和報告進行了簡化處理,減少了會計人員職業判斷的內容與空間。其主要表現是:
(1)在會計計量方面,統一采用歷史成本計量;
(2)統一采用直線法攤銷債券的溢價或折價;
(3)統一采用成本法核算長期股權投資;
(4)簡化借款利息支出及其資本化的計算;
(5)簡化收入確認標準;
(6)資本公積僅核算資本溢價(或股本溢價);
(7)統一采用應付稅款法核算所得稅費用;
(8)取消了外幣報表折算差額;
(9)簡化了財務報表的列報和披露。要求小企業編制資產負債表、利潤表和現金流量表,自行選擇編制所有者權益變動表;
(10)統一采用未來適用法對會計政策變更和會計差錯更正進行會計處理等。
【小貼士】
《企業會計準則》規定,企業可以根據實際需要選用歷史成本、重置成本、可變現凈值、現值或公允價值會計計量屬性對會計要素進行計量。對債券投資(持有至到期投資)的溢折價采用實際利率法進行攤銷;長期股權投資的核算方法有成本法和權益法;對所得稅費用采用資產負債表法等。這些會計處理遠比《小企業會計準則》的規定復雜得多。
(二)滿足稅收征管信息需求與有助于銀行提供信貸相結合
財務會計報告的目標是向財務會計報告使用者提供與企業財務狀況、經營成果和現金流量等有關的會計信息,反映企業管理層受托責任履行情況,有助于財務會計報告使用者做出經濟決策。小企業內部應當提供何種會計信息,關鍵是看信息使用者的決策需要。小企業外部會計信息使用者主要為稅務部門和銀行。稅務部門主要利用小企業會計信息做出稅收決策,包括是否給予稅收優惠政策、采取何種征稅方式和應征稅額等,稅務部門更多是希望減少小企業會計與稅法的差異;銀行主要利用小企業會計信息做出信貸決策,更多的是希望小企業按照國家統一的會計準則制度提供財務報表。為滿足這些主要會計信息使用者的需求,為便于稅務部門利用小企業會計信息做出稅收決策,同時考慮到我國小企業會計人員涉稅處理能力不強等因素,《小企業會計準則》基本消除了與企業所得稅法的差異。
(三)與《企業會計準則》合理分工和有序銜接相結合
《小企業會計準則》和《企業會計準則》雖適用范圍不同,但為了適應小企業發展壯大的需要,它們又需要相互銜接,從而發揮會計準則在企業發展中的政策效應。為此,對于小企業非經常性發生的甚至基本不可能發生的交易或事項,一旦發生,可以參照《企業會計準則》的規定執行;對于小企業今后公開發行股票或債券的,或者因經營規模或企業性質變化導致不符合小企業標準而成為大中型企業或金融企業的,應當轉為執行《企業會計準則》;小企業轉為執行《企業會計準則》時,應當按照《企業會計準則第38號——首次執行企業會計準則》等相關規定進行會計處理。
二、《小企業會計準則》科目
小企業經濟業務相對簡單,一級會計科目設置相對《企業會計準則》而言明顯較少。《小企業會計準則》比《企業會計準則》少設了90個一級科目,常用的會計科目按照資產、負債、所有者權益、成本、損益分為五大類,共設66個科目,但其科目名稱與《企業會計準則》基本一致,提高了會計信息的可比性和一致性,符合與國際準則趨同的要求。其內容如表1-2所示。
表1-2 會計科目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