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小企業會計理論與實務
- 黃文翠
- 1593字
- 2021-01-15 12:07:23
第一節 小企業的劃型及其會計標準
小企業是指勞動力、勞動手段或勞動對象在企業中集中程度較低,或生產和交易數量規模較小的企業。為了更好地促進中小企業發展,尤其是小型企業的發展,世界各國都根據本國經濟發展的實際情況,對企業的范圍和特征做出了明確規定,并相應地確定了中小企業的概念。對小企業的界定因地域、行業和時間的不同而有所區別。我國界定小企業的標準是依據企業職工人數、銷售額、資產總額等指標,并結合行業特點制定的。
一、小企業的劃型標準
小企業是指在中華人民共和國境內依法設立的、符合《中小企業劃型標準規定》所規定的小型企業標準的企業,下列3類小企業除外。
(1)股票或債券在市場上公開交易的小企業。例如,上市公司和發行企業債券的非上市企業、準備上市的公司和準備發行企業債券的非上市企業等。上述企業的會計信息存在公眾的需要,需要執行《企業會計準則》。
(2)金融機構或其他具有金融性質的小企業。例如,非上市金融機構、具有金融性質的基金等其他企業(或主體)。
(3)企業集團內的母公司和子公司。例如,小企業屬于企業集團內的母公司或子公司,則其會計報表需要納入集團公司的合并報表,那么該小企業不能執行《小企業會計準則》。集團公司需要編制合并報表,而《小企業會計準則》規定長期股權投資采用成本法核算,不需要編制合并報表。因此,集團內的小企業也要執行和集團相同的《企業會計準則》。換言之,《小企業會計準則》只適用于個別會計報表,企業集團內的母公司和子公司均應執行《企業會計準則》。
這里所稱的母公司,是指有1個或1個以上子公司的企業;這里所稱的子公司,是指被母公司控制的企業。
《中小企業劃型標準規定》[工業和信息化部(以下簡稱“工信部”聯企業〔2011〕300號]根據企業從業人員、營業收入、資產總額等指標,結合行業特點,規定了:農業、林業、牧業、漁業、工業(包括采礦業、制造業、電力、熱力、燃氣及水生產和供應業)、建筑業、批發業、零售業、交通運輸業(不含鐵路運輸業)、倉儲業、郵政業、住宿業、餐飲業、信息傳輸業(包括電信、互聯網和相關服務)、軟件和信息技術服務業、房地產開發經營、物業管理、租賃和商務服務業、其他未列明行業(包括科學研究和技術服務業、水利、環境和公共設施管理業)等十幾個行業的中型企業、小型和微型企業的劃型標準。各行業中、小、微型企業劃型標準如表1-1所示。
表1-1 中、小、微型企業劃型標準


二、小企業執行的會計標準
會計標準,是會計人員從事會計工作必須遵循的基本原則,是會計行為規范化的要求,其表現形式主要為會計準則體系。我國目前的企業會計準則體系主要包括《企業會計準則》和《小企業會計準則》。符合《中小企業劃型標準規定》中所規定的小型企業,可以執行《小企業會計準則》,也可以執行《企業會計準則》。同時,需要說明的是:
(1)執行《小企業會計準則》的小企業,發生的交易或事項,《小企業會計準則》未做規范的,可以參照《企業會計準則》中的相關規定進行處理;
(2)執行《小企業會計準則》的小企業,不得在執行《小企業會計準則》的同時,選擇執行《企業會計準則》;
(3)執行《小企業會計準則》的小企業公開發行股票或債券的,應當轉為執行《企業會計準則》;因經營規模或企業性質變化導致不符合小企業標準而成為大中型或金融企業的,應當從次年1月1日起轉為執行《企業會計準則》;
(4)已執行《企業會計準則》的上市公司、大中型企業和小企業,不得轉為執行《小企業會計準則》;
(5)執行《小企業會計準則》的小企業轉為執行《企業會計準則》時,應當按照《企業會計準則第38號——首次執行企業會計準則》等相關規定進行會計處理。
【小貼士】
小企業在首次執行《企業會計準則》或由本準則轉為執行《企業會計準則》時,應當按照《企業會計準則第38號——首次執行企業會計準則》(財會〔2006〕13號)和《企業會計準則解釋第1號》(財會〔2007〕14號)的規定做好新舊銜接轉換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