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章 朝堂之事
- 紅樓小侯爺
- 脊椎不好的人
- 2660字
- 2020-12-02 18:05:26
賈寶玉悶悶不樂得走了進來,給賈母請安“給老祖宗請安”。
賈母呼喊了聲“寶玉”便招手讓他快過去,賈寶玉徑直坐到賈母另一邊,一頭栽進了賈母懷里。
賈母見他這般情形,便問他:“你今日這是怎么了?你爹又罵你了?”
賈寶玉想賈母告狀:“今日父親把我叫過去考較了學問,我答不上來,便把我罵了一頓,還說以后不許我再出去玩,要把我關在家里。”
說完又把頭埋進了賈母懷里。
賈母:“你父親也是為了你好,你這段時間就在家里玩吧,多來陪我說說話,等過一陣子再出去玩,啊。”
賈寶玉郁悶得“嗯”了一聲。
賈母:“對了,你父親為何突然要考你,還這么大得脾氣。”
賈寶玉更郁悶了,抬起頭來說:“還不是那林夫子,當日他在私塾里考我們的功課,我沒背好,可環哥兒將“三字經,百家姓,千字文”都背了出來,還說要好好讀書考取功名。
林夫子便在父親面前說了此事,父親覺得我貪玩,還沒環哥兒學的好,就教訓了我一頓。”
賈寶玉說完后,臉色略帶不愉的又說道:“那環哥兒也不知道中了什么邪,病好以后居然熱衷起功名來了,做什么不好偏要去做一個祿蟲。”
眾人:........
賈環:........
沒誰計較賈寶玉所說的話,也沒人糾正,都知道他是個怎樣的性子,不過仗著有賈母喜愛,別人不太好說罷了,因多管閑事而惡了賈母那才劃不來呢。
賈探春悄悄另眼看向賈環,見賈環在那“眼觀鼻,鼻觀心,”似乎不是在說自己一般,越發的好奇,難道自己這弟弟真長進了?
想到這里探春心里很高興,他一直明哲保身,不與趙姨娘親近,一是想要日后有個好一點的前程。
畢竟這嫡母可以決定自己的婚姻大事,二是趙姨娘與賈環以前確實不自重,整日里鬧的雞飛狗跳的討人嫌,連下人都不尊重,這讓她感到很屈辱。
賈環要是真變好了,那就太好了,她也希望他能有點出息,畢竟是一個娘胎里出來的兄弟,打斷骨頭還連著筋。
其他人也看著賈環,都偷偷的好奇著。
賈母不說話,她不好在小輩們面前說賈政如何,也不好說賈環畢竟他想上進算是好事,也只能在那安慰賈寶玉。
賈寶玉見眾姐妹都不來安慰自己,而是一齊看著另一個地方,他也看過去,便看見賈環也在那里,頓時覺得有點尷尬..
他一進來就直奔賈母懷里,也沒看其他人,一般情況下賈環是不會在這里久待的,平常請完安就回去了,怎么會在這里。
不過賈環可不這么覺得,一是沒有人提醒他,他不知道。
二是就算他知道了,估計也不會想離開,第一次見到這么多神仙似的金釵們,他可不想那么早就走,這可都是從畫上飄下來的人物啊,怎能浪費這種福利呢?
他對這些人神交已久,所以剛才才會主動找惜春搭話。
但是,賈寶玉來了,他就不是很想在這里待了,這人是有些瘋魔的,自己現在可惹不起他,還是遠離的好。
起身向賈母告辭:“老祖宗,我等下還要去上課,便先告辭了,來日再來給您老請安。”
賈母也不在意,揮揮手“去吧”。賈環拿著賈母給的玉簫起身離開。
而還未等賈環離開堂內,探春也起身告退,賈母應允后也隨即離開。
等到了院外,賈環打算去私塾時,探春追了上去,“環哥兒!”
賈環一看是探春,心里疑惑她有何事,上前見禮道:“見過三姐姐,找我何事?”
探春頓時一噎,但平常確實沒怎么親近過賈環,連賈環病了也不曾去看望。
想到這里賈探春也很羞愧,但更想和賈環修復關系了,便扭捏得跟賈環說:“我聽你那曲藝,功底極深,這曲子也極好,但從來沒聽過,不知你是從哪里學來的,來日可還能再讓我聽一回?”
賈環:“這簫藝我一直都有學,這曲子是我一時之間偶爾得之,至于三姐姐想聽,這有何難,來日再為三姐姐演奏就是。”
探春高興道:“可是真的?那今天下午你可方便?”
賈環笑道:“自然是真的,難道我還哄騙三姐姐不成,今日下午我本也無事,便答應三姐姐了。”
探春頗為高興,但同時也為賈環這種禮貌中帶著疏遠的行為感到有些許別扭,不過兩人本就不親近,他既答應,那便是好的,見賈環如今確實變樣了,也對賈環另眼相看了不少。
兩人約定好下午去探春院里給他演奏之后,就分開了,賈環去了私塾,探春則回了賈母院子那座小抱廈里。
到私塾里的賈環,看見賈蘭早已在座位前坐好,跟他打了聲招呼,賈蘭則恭敬的行了個禮,兩人這才坐下來。
賈寶玉看來今天是不打算過來了,要在林妹妹那里求安慰去了,撫慰他那受傷的心靈去了。
不過一會兒,林夫子便也過來了,開始講課,講的是三字經。
講了一上午,賈環也聽了一上午,無非就是講解三字經表達的意思以及其中的大道理。
其實三字經本就通俗易懂,賈環現在已經可以不用學了,不過顧及賈蘭,畢竟像賈環這樣的妖孽還是很少的。
林夫子也看出來了賈環的意思,等下課后便叫賈環留下,準備和他談一談。
等到兩人坐下后,賈環向林夫子開口道:“夫子,相信您也看出來了,三字經這種啟蒙讀物對我而言,已經不適應了”。
林夫子笑道:“那你想學什么?”
賈環:“學生不知,還請夫子指教。”
林夫子扶額頭說道:“你既聰慧又勤奮,實屬少見。
也罷!今后你便開始讀四書五經吧,原想過段時間再教你的,既然你主動提出來了,那就隨你吧,有什么不懂的可來問我。”
賈環滿意的點了點頭,又憂郁了一會說:“謝過夫子,另外還有一事想請夫子指教。”
林夫子:“嗯?你盡管說來。”
賈環:“不知夫子對當今朝堂可曾了解?”
林夫子差點連手里的茶杯都摔掉了,震驚道:“你問這些做什么?怎么,那么早就準備好當官了?
賈環尷尬的笑了笑,他早就料到會這樣,不過他還是說:“學生有“青云之志”,做官做人,都想去學著點,早日清楚些,日后便不會出什么岔子。”
林夫子疑惑的看了一眼賈環,閉眼考慮了一會兒,還是對這個頗有天賦的學生說:“如今朝堂之上的事我也不是很清楚。
不過,自當今天子即位以來,天下便不太平,遼東建奴作亂禍害遼東百姓,關內連年旱災,百姓流離失所,大片流民無處可去,朝堂之上黨爭更是由來已久。
據我所知,朝廷如今但凡提出一個政策往往要爭個你死我活的才能施行下去,朝臣互相攻訐,地方上更是貪污成風,軍隊也沒什么士氣了,那些吃空餉,喝兵血的,比比皆是,若非如此,也不至于連關外蠻人都打不過了,唉!國事堪憂啊!”
說起這些,林夫子也是頗為無奈。
賈環也是一驚,心想“果真和明末一膜一樣啊,既然如此,想必那朝堂上也是烏煙瘴氣的,黨爭不斷,我以后要是做官了,豈不是也要卷入這其中來?
要是皇帝也跟崇禎一樣,那自己這顆腦袋可不好保啊。”
想到這里,賈環憂心忡忡的,面帶不悅眉頭緊皺。
林夫子見之,以為其是在憂國憂民,感到安慰,勸解道:“這些事情現在還輪不到你來操心,朝堂上也還是有幾位正直的大臣的,你若是也想為國家出一份力,上報天恩,下撫黎民,還是先用功讀書,等考上功名再說吧。”
賈環略感詫異,不過很快就反應過來林夫子說的是什么,便拱手對林夫子道:“夫子說的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