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司導航:從創業到企業傳承的法律指引
- 孫峰
- 1462字
- 2020-11-15 12:15:07
第一節 公司的起源
孟德斯鳩在《論法的精神》中說, 在民法慈母般的眼神中, 每個人就是整個國家。傳統民法奠定了所有權絕對、契約自由、過錯責任三大原則, 成為市民社會和商品經濟運行的基本規范, 而民法起源于羅馬法。古羅馬時期的商業組織主要是個人合伙, 在亞里士多德生活的年代, 所有權的觀念漸漸深入人心, 保護私有財產被寫入法律, 這成為市場交易日漸繁榮的重要前提。
在海洋時代到來之前, 地中海沿岸就已經成為人類文明的發祥地之一。這里孕育了古埃及、古巴比倫、波斯帝國還有古羅馬、古希臘燦若繁星的文明之光。中世紀, 地中海沿岸是全球最發達的貿易區與商業區。 13世紀末, 亞平寧半島開始出現了資本主義萌芽, 佛羅倫薩成為意大利文藝復興的中心, 那些如雷貫耳的藝術大師與這座城市有著千絲萬縷的聯系。人類思想的進一步解放, 讓自由、平等的觀念得到發展。
中世紀, 地中海沿岸出現了資本家與航海者之間的經營組織, 資本家將資金或商品委托給航海者, 具備航海經驗和航海技術而缺乏資金的受托人以自己的名義駕船出海, 從事海上貿易, 獲利后依據事前訂立的契約進行分配。資本家只就投入的資金或貨物負有限責任, 從事航海經營的航海者對營業負無限責任。[1] 這種叫作“康孟達”的組織打破了家族經營的束縛, 使資本與技能的結合出現新的形式, 成為股東有限責任的雛形。 “欠錢可以不還”這一石破天驚的想法, 讓資本家的野心和欲望進一步膨脹。
經過一段時間的發展,“康孟達”契約發展成為兩合公司, 普通合伙發展為無限公司, 這兩種組織形式促進了自由資本主義的發展。在這里還出現了梅第奇家族和梅第奇銀行, 以銀行業為代表的金融業, 將在人類商業史上扮演重要的角色。
來自大西洋的海風, 吹拂著歐亞大陸最西端的羅卡角。在這里寫著葡萄牙詩人卡蒙斯的一句著名詩: “陸地從這里終止, 大海從這里開始。” 15世紀, 葡萄牙和西班牙形成了統一的封建集權國家, 他們開始發展海上貿易, 希望找到通往東方的新航線。 1488年, 葡萄牙航海家迪亞士, 越過非洲最南端的好望角, 實現了尋找新航線的重大突破。
1492年10月12日, 西班牙王室派遣的意大利籍航海家哥倫布發現了美洲新大陸, 震驚世界。當夕陽的余暉略過伊比利亞半島, 人們帶著對新世紀的憧憬告別了15世紀的最后一個日落。此后, 歐洲強國紛紛走上海上貿易和殖民擴張道路。 17世紀, 一群投資者組建了東印度公司, 英國王室授予他們皇家許可狀,使他們由此取得對印度的貿易壟斷權。此后, 英國東印度公司劈波斬浪, 開啟了一次次充滿欲望的航行。
17世紀, 荷蘭發展達到鼎盛時期, 成為“海上馬車夫” 。在荷蘭, 商人階層掌握了國家的政治權利。荷蘭東印度公司面向市民公開發行股票, 成為世界上第一家上市公司。荷蘭人第一次將證券市場、銀行、公司組成一個相互聯系的整體, 形成現代金融和商業體系。
那時的公司不只是股東賺錢的工具, 更承載了殖民掠奪和開拓疆土的使命。
1855年英國頒布《有限責任法》 , 該法規定具備法定條件的公司注冊完畢后, 股東只承擔有限責任, 責任的限度為股東所持股份的價值, 并要求公司名稱中必須反映“有限”二字。此后德國頒布《有限責任公司法》, 法國、日本等國家相繼頒布《有限公司法》。公司作為獨立的法人能夠獨立地承擔責任, 股東除繳納出資外無須負擔任何責任, 這意味著完整意義上的股東有限責任制度的最終確立。
經過幾百年的發展, 公司制度日漸完善, 得益于工業革命和公司化的管理運作, 資本主義經歷了飛速發展的黃金時期。
公司是企業的一種形式, 是一種以法人財產制度為核心, 具備法人獨立人格和股東有限責任的特征, 以科學規范的法人治理結構為基礎, 從事大規模生產經營活動的經濟組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