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章 術前的忐忑
- 我的腰椎手術
- 奇趴
- 2474字
- 2020-12-30 11:34:18
因為疼痛和對未來的擔憂,哪怕倔強如我,也不得不向生活低頭,考慮手術的事情。
無論網上,還是親戚朋友,似乎對保守治療有著更高的呼聲。還有很多人用親身經歷告誡人們,手術風險太大,手術后重則癱瘓、輕則依舊雙腿麻木等情況不在少數。這更增添了我對手術的恐懼和家人對手術的擔憂。
畢竟我還年輕,還有大把的生命,事業也正在上升期;我身上的負擔又很重,家中頂梁柱,上有老下有小。一旦手術失敗,我的人生、事業、家庭將陷入一個十分苦難的境地。
但是,不做手術情況似乎也不容樂觀,此時的我幾乎失去了自我行動的能力,坐臥立行,每一個簡單的動作都會引來錐心的疼痛。無一刻不遭受疼痛和心理的雙重打擊。但是正骨醫院的醫生警告過我,我的
經親戚介紹,我被同事送到了我們這個城市的解放軍某醫院。
這個醫院在我們的城市名不見經傳,遠不如其他三家醫院有名氣,親戚所介紹的專家,我也不曾聽聞,所以心中忐忑。
不過我還算幸運,今天正好是該專家坐診之日。
到了醫院,心中有些凄涼。這個老城邊緣的醫院,遠不如其他醫院門庭若市,我們絲毫不用尋找車位,更不用吃排隊的苦頭。掛號之后就被叫號,在一個破舊的辦公室里見到了這位專家。
專家人到中年,個頭不高,留著平頭,目光矍鑠,身板筆直,面容嚴肅,帶著軍人的氣質,據親戚說他還是一位軍人,雖然名聲不顯,但是在業內卻十分有名,以嚴禁、務實、仔細著稱。
因為親戚提前把我的情況和片子給這位專家看過,所以對我的病情有了初步了解,所以三言五語就對我的病情了解了一個大概。最終的結論,依舊是要盡快手術。為了讓我安心,他加了一句找幾個醫生研究一下做一個微創手術,無需全麻,只要在后腰開一個小洞,將里邊的增生取出來就可以。如果順利的話,當天就可以下床,一周之后基本痊愈了。這更讓我心安不少。
只是理想很豐滿,現實很骨感。之后,我才知道,我的病情嚴重,做不了微創。
我的心情依舊忐忑,問了他三個問題,一是手術風險有多大;二是保守治療恢復的幾率多大;三是我腰間盤突出壓迫椎管如此嚴重,為何以前沒有任何癥狀。
專家并沒有給我一個準確的答復,只告訴我,這種手術在他們醫院不算大手術,他每年都親自或者參與類似的手術幾十臺,算得上日常手術,風險會有,但還是可控的幾率更大,誰也不敢保百分之百成功,他目前沒有失敗的案例。保守治療可以減輕痛苦,只能緩解,不能根治,椎管狹窄問題好解決,但是腰椎錯位的問題很難,尤其對我這種體重和性格的人,很難熬過三到五年的靜養,而且這期間會反復發作。第三個問題不好說,這個跟工作性質有關,腰椎有狹裂還有碎骨,顯然腰椎有舊傷。腰椎增生很可能在幾年之前就有,只是長時間保持運動,經絡通常,腰部筋肉結實能夠牢牢控住腰椎,所以相安無事。
這次的疼痛,真正的誘因是腰椎錯位引起的,可能長久不運動,要不肌肉和韌帶松散,不能對腰椎形成很好的約束,所以在運動和負重、搬運物品的時候,腰椎錯位引起炎癥,壓迫椎管引起的急性疼痛,所有的隱患也就爆發了。
幾位醫生的診斷都相差無幾,心中明白了,對手術的恐懼也就減輕了很多,但畢竟手術有風險,還有那么多失敗的案例,我和家人的心依舊懸著。
當天中午,在同事的幫助下,辦理了住院手續。核酸檢測、驗血、拍片、血壓等等一系列的常規檢查。因為這里的一部分護士出去拉練了,所以這些手續辦理起來非常繁瑣。住院的條件也不是很好,病房的裝修、病床等依舊是八九十年代的風格,顯得有些破舊。床單、被套雖然看起來白凈,卻也是有些破洞,病號服已經洗成了白色,穿起來也很不合身。
面對這樣的醫療條件,心中更加沒底了。好在墻上掛著腰椎微創手術的宣傳資料,我也查了一下專家的基本情況,正如我的親戚所說,專家在業內無論是資歷還是口碑都不錯的,他還是膠東地區腰椎微創手術的發起者,還是我們當地一所醫學院的教授。之所以在外界名聲不大,主要是為人低調,所在醫院的條件和在當地的名聲并不大。
我和妻子相互鼓勵打氣,不過也是自欺欺人,不讓自己緊張罷了。
到了下午才知道,那專家主任只是我的主刀醫生,我的主治醫師卻是另有其人。一個年輕的小伙,娃娃臉,還略顯稚氣。
傍晚的時候,年輕的主治醫生來到病房,給我和妻子講了手術的注意事項,又怕說不明白,又把我們帶到了醫生辦公室,拿出一節脊椎骨給我們講解基本方案。
先解釋了下病理,我的主要癥狀是L2和L3之間腰椎增生嚴重,椎管狹窄壓迫神經,形成了麻尾癥。還有一段腰椎狹裂,不過是舊傷,可以暫時不動。
手術方案就是在后背開一個十厘米左右的口子,用工具將腰椎里的增生和腰間盤取出來,用一個融合器代替原來的椎間盤,之后就是在兩節腰椎上打上鋼釘固定,縫合就可以了。
這幾個步驟看起來輕描淡寫,但是當他拿出一堆文件,講解注意事項并由家屬簽字的時候,我們的心頓時暗淡了下來。這一堆堆的文件,每一項都有著風險告知書、緊急搶救授權協議等等,還有病危通知書的樣本。
“不是做微創手術嗎?”我和妻子都十分擔心的問,這跟專家主任的說法有出入。
年輕的醫生告訴我,下午他們開了會研究了一下,微創手術很可能無法將增生清理干凈,誘發后續的風險。為了保險起見,還是選擇傳統手術,不過他們會選擇將傷口控制在最小。
傳統手術意味著要做全麻,更長的手術時間和更大的風險。
風險有將近二十條,歸納起來,風險主要有四個,一是手術感染風險,畢竟是腰椎,輕則引發中樞神經炎癥,重則造成癱瘓。二是脊髓膜撕裂風險,增生嚴重,已經與脊髓膜融合,手術中難免會破壞脊髓膜,脊髓膜受損難免引起脊髓液外漏,雖然脊髓膜修復能力很強,但依舊有著一定的風險。三是術后感染,畢竟手術在腰椎上,為了讓凹陷的脊髓膜恢復和防止腫脹,要采取仰臥的方式恢復,大面積出汗、褥瘡等等都可能引起傷口感染,如果感染到了腰椎,那必須清理腐肉,并將傷口重新切開、消毒、殺菌。四是鋼釘斷裂和融合器脫落的風險,如果手術后負重、彎腰、勞累都可能造成鋼釘斷裂、融合器脫落的風險,一旦發生也得重新手術。
聽過風險之后,整個人頓時不好了。無數種意外在腦海翻滾,每一種都是我無法承受的。
夜間,輾轉反側,難以入眠,可能是因為疼痛,也可能是因為焦慮。
十點以后就不允許飲食了,干渴也成為失眠的幫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