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前言

2003年因工作需要,我從一名語文教師轉變為區級語文教研員。第一天上班,領導對我說:“從現在起,你首先要調整好自己的工作定位。”那年的教師節,區里表彰優秀教師,我和一位老教研員坐在臺下,他對我說:“你以后要從臺前走到臺后。”這17年的教研工作,我時時會想起這兩句話。教研員的定位是什么?以自我的興趣、偏愛或擅長為教學研究的重點嗎?以這種“特殊”的既專業又行政的工作性質定位嗎?還是以一種“學術權威”的身份定位嗎?我想這些都不是!最基本的定位是那位老教研的話:“從臺前走到臺后。”作為一位區域教研員,教研工作的定位應該是從區域的教育發展的視角出發,服務于學校、教師、學生。教研員應該擁有一份“站在幕后,為臺前的教師搖旗吶喊”的情懷。

作為教研員,每年要聽很多節課。在這些眾多的課中可以發現教學中存在的共性問題和個性問題。在下校視導的過程中,會發現一線教師的專業發展需求,學校對學科教學的需求。對于一個地區的教育來說,教師強,則教育強。教師的高度直接影響著這個區域教育的高度。教研工作的職責,其中一項便是教師培訓。這個培訓不能是紙上談兵,不能是空中樓閣,而是農夫一樣春耕、夏耘、秋獲。于是我將把教研工作的重點定位在如何改進課堂教學,如何通過教學研究課、課題項目研究來開展教師培訓,促進教師的專業水平提升,滿足學校、教師的需求。通過行動研究,轉變教研的供給側需求,采用“團隊發展+項目推進”模式,以課堂教學問題為突破口,進行教研課程的設計,開展一系列的教學實踐研究,有了一些收獲。

本書的主要內容是2015年新一輪課改后,我在信息技術與學科融合、學習任務群的設計與實施、語文教學作為母語教育的思考、閱讀和寫作教學的思考等方面的研究、思考和見解,以及團隊中12位教師的教學課例。這些教學設計和課堂實錄都來自真實課堂、真實教學環境、真實教研氛圍,呈現真實的教學活動和真實的教學軌跡,反映了我和教師們對高中語文課程改革、教學改革理念的理解、認識和實踐,呈現了一線語文教師的探索足跡、成長足跡,其中不乏教師們的真知灼見和獨特的教學藝術。

從“設計”二字看,教師如同藝術家、工匠。優秀的教學設計猶如藝術作品,需要藝術家的靈感,工匠的研磨、雕琢。每學期我和工作室的老師們都要一起備課、研課、上課、評課,完成幾件“教學作品”,這成為工作室的常態。在這些教學設計和課堂教學中,我們致力于培養學生良好的閱讀和寫作習慣、良好的思維方式,教給學生如何建構知識體系,引導學生樹立正確的價值觀、人生觀和世界觀,將語文教學從功利教育回歸其本源,堅守語文教育的“本心”,即語文教育是母語學習,語文課程是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統一,語文教學要立德樹人,要從語言、思維、文化以及審美等方面對學生進行語文核心素養的培養。

作為一名語文教研員,每次與教師共同完成一個優秀教學設計、一堂優秀研究課,如同手捧一個藝術作品,每每講起這些教學設計和課例時,如同“把玩”一件藝術珍品,思之琢之品之喜之,這可能就是一種生活,一種人生的狀態。

當整理完這些研究成果時,掩卷放于案頭,想起泰戈爾的一句詩:“小草呀,你的足步雖小,但是你擁有你足下的土地。”

本書得以出版,要感謝通州區“運河人才”計劃項目的支持,要感謝通州區各高中學校為我們團隊提供教學研究的便宜,要感謝多年來在我們團隊建設和發展中給予政策、理論、思想、實踐指導的領導和專家們,對他們深表謝忱,要感謝我們團隊中在語文這片土地上努力耕耘的老師們,正是他們對語文的熱愛、對語文的執著,鼓舞、激勵著我在語文教學的道路上,繼續前行。

主站蜘蛛池模板: 余江县| 安吉县| 永登县| 武宁县| 湘潭县| 高州市| 岳池县| 井陉县| 芮城县| 鄂尔多斯市| 上蔡县| 鹤岗市| 庆阳市| 景德镇市| 镇赉县| 米泉市| 吉林省| 兴文县| 平陆县| 利辛县| 靖州| 乐东| 江北区| 昂仁县| 乃东县| 昌都县| 乐都县| 兴义市| 襄汾县| 基隆市| 自治县| 广饶县| 永靖县| 太仆寺旗| 承德市| 绥化市| 临夏市| 宜兰县| 突泉县| 曲阜市| 民勤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