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第1章 序:永不消逝的鄉愁

  • 小欖老街
  • 何永成
  • 2389字
  • 2020-10-28 15:18:18

近幾年,鄉土作家何永成陸陸續續創作了《老街拾夢》《讓夢想飛翔》《水鄉尋夢》三本文集,不少文章還登載在《YOU 生活》《菊城報》,傳閱坊間,深受歡迎,人們稱為“追夢三部曲”。他獨具特色的文章,如水鄉畫一樣,已成為小欖一個鮮明的“水鄉文化”符號。

2010年,何永成來到久違了的母校——建斌中學。校園內盤根錯節的老榕樹,清香飄溢的玉蘭樹,綠羽搖曳的鳳凰樹,依然那么熟悉。他努力尋找著讀書時的景物,然而映入眼中的卻是另一番景象。昔日的課室已成了一間間各具面目的藝術店鋪,這里已改造為小欖文化藝術品產業基地。放眼園區,翠擁層樓,書香濃郁,當時小欖美協正開展“追尋水鄉二十載”、“水色匝印象”的藝術活動,《夏日清風》《金鳳花開欖鄉情》《水色匝》等一幅幅田園水鄉作品,將他帶回到童年時代。走入正義路的古玩街,麻石路面的街道,青磚黛瓦的房屋,蠔殼墻、鑊耳屋、舊祠堂、古玩鋪等,無不撩動他的思緒,使他仿佛想起童年時生活在藍田老街的樣子。

他讀書時十分喜歡文學,作文經常受到老師表揚。走入社會后,日夕奔波,寫作慢慢就擱下來。而今又被眼前的景物觸動情感,打算重拾愛好,很想有空寫寫兒時的故事。作為《菊城報》的編輯,我特別高興,這方面的稿子實在是太少了。當時他還給了我一篇有關旅游的文章,文筆精煉流暢,寫得很好,我馬上安排在當期《菊城報》發表了。此后一年,何永成的一篇篇老街懷舊文章就在小欖的媒體上不斷發表。

藍田街是小欖鎮最古老的一條街道,古時候通過雙美橋連通大小二欖,百業匯聚,店鋪林立。何永成自少生活在此,那里的一草一木,一店一鋪,滄桑歲月,榮枯變幻,他再熟悉不過。石板路、古榕樹、小橋流水、桑基魚塘等景物,捉迷藏、打野戰、斗蟋蟀、摸魚蝦的玩耍日子,這些生活碎片給他留下了不可磨滅的印象。他以優美的文筆,淋漓盡致地將這些田園生態、古韻沉淀、鄉風習俗、人情世故以及自己青澀的夢境一一呈現在讀者面前。何永成的文章沒有高調的說理、概念化的語言,沒有華麗的辭藻、刻意添加的情節,只有原汁原味的描述,是“原生態心境”的寫作風格。他運用講故事的形式,將坊間舊事、風情習俗,如數家珍,一一娓娓道來,把讀者的思緒帶進時光隧道中去。篇篇讀來,如品香醇美酒,韻味濃郁,鄉土氣息如縷縷清風,撲面而來。這些文章后來在《YOU 生活》專欄連載,廣受歡迎,他的文章成為小欖文學的一抹亮光。

在一些朋友建議下,何永成將發表的文章匯篇為《老街拾夢》。為使圖文并茂,他還特意專程到石岐找資深的畫家梁欣基畫插圖。何永成的作品深深打動了這位田園水鄉畫家,撩起了畫家對昔日家鄉美好的回憶,他欣然應允,并抽空返鄉到藍田街寫生,精心創作了多幅老街巷陌舊跡的插圖。他還到廣州請著名小欖籍漫畫家方唐題寫書名。

八百多年歷史的小欖,自然條件得天獨厚,河道縱橫,物產豐富,占盡地利,使古越文化與中原文化在此得以融合,中西文化得以交流。小欖自古就是珠三角一個商貿集散地,手工業興盛,百姓商品意識特別濃厚,很早就形成了“三圩六市”、商賈云集的格局,是一個文化多元交集的地方。小欖的歲時風俗、百業民情多姿多彩,活潑明快,相關的文化娛樂飲食交通等及與百姓生活息息相關的行業各有特色。這些小欖歷史人文特色,何永成是深有了解和感悟的。

懷舊之情,人皆有之。何永成自寫《老街拾夢》后,更開啟了他的文思,他的文字走出藍田街,去尋找小欖舊日的故事。他首先將視野放在藍田街口的新市路一帶,那里過去是小欖一條十分繁華的商業主路,商鋪鱗次櫛比,集合了日用百貨、陶瓷、山貨、藥材、鞋帽、布匹、紙品、印刷、旅店、茶樓、蔬果、魚蝦、家禽等行業。這些消失了的行業和事物,何永成十分熟悉,并進一步通過采訪當事人和老街坊,深入挖掘整理,陸續寫有“新市與婚宴”、“舊時過大節”等百姓生活習俗;“大富貴茶樓”、“真真影像鋪”、“允利酒莊”等行業歷史軌跡;“沙口河渡輪”、“一洞梅花十二橋”、“香飄蜆仔社”、“輝煌的燈光球場”等地方人文風物。何永成將這些親歷、親聞、親見的往事寫得細致、生動、有趣,如回放一出出粵語舊片,讀之令人饒有興味,鄉心縈懷。

何永成的“追夢三部曲”如此受歡迎,一是由于文章接地氣,內容正好擊中了讀者的心扉。這類作品比較少,鮮有人去寫,有經歷的人又并非寫文章的人,而能寫的人又沒此生活經歷,即使寫來亦缺乏真實細節的描述,浮光掠影,泛泛而談,猶如隔靴搔癢,感染力就不足,這就形成這方面文章缺少的主要原因。土生土長文化回歸的何永成,其興趣加文學自覺彌補了這方面的遺憾。

二是其文風質樸,通俗易懂,語言生動流暢,真摯親切,字句清新脫俗,寫景狀物,情景交融。讀了他的文章,上了年紀的人猶如置身故事之中,重溫童真、少年、青春的夢境,直堪回味。而對于年青人來說,一些遠去的事物,他們或者未及接觸或感受不深,今天讀來無不興趣盎然。如果說永成是屬中年一代,那么其一篇篇優美的散文剛好將老中青三代人的鄉愁通過田園水鄉之美來緊緊牽引,點燃著熾熱的情愫,這就是其文章吸引人的原因。時有異國他鄉赤子,港澳臺胞回來,得一文集,如獲珍貴之家鄉精神手信。

何永成二十幾年商海拼搏,風雨歷練,開創了自己的事業。2010年,他急流勇退,一個華麗的轉身,活躍于文化圈中,從創造物質財富領域轉到創造精神文化領域。采風行業,尋韻鄉間,筆耕勤奮,成為菊城文學社的骨干,開創了另一個人生軌跡。

駱建華在一次小欖書法展覽開幕式上說:“新千年后的十年,一大批青年才俊文化回歸,令小欖文藝大復興,詩文、書畫、篆刻、收藏、武術、曲藝發展全面開花,筑成了小欖開埠八百多年來的歷史高峰。”

何永成就是這批才俊中的一員,他“入得廠房,出得文場”,能商能文,人生何其寫意。

小欖是一個美麗的菊城,她迷人的風采,蘊藏著豐富的藝術創作素材。文學創作需要細水長流的積累,耐得寂寞的堅持,文化弘揚的擔當,期望今后更多的人士創作更多的作品,為水鄉文化增添姿彩!

菊城文學社社長 伍漢文

2017年6月

為你推薦
明朝那些事兒(全集)
會員

《明朝那些事兒》主要講述的是從1344年到1644年這三百年間關于明朝的一些故事。以史料為基礎,以年代和具體人物為主線,并加入了小說的筆法,語言幽默風趣。對明朝十七帝和其他王公權貴和小人物的命運進行全景展示,尤其對官場政治、戰爭、帝王心術著墨最多,并加入對當時政治經濟制度、人倫道德的演義。它以一種網絡語言向讀者娓娓道出明朝三百多年的歷史故事、人物。其中原本在歷史中陌生、模糊的歷史人物在書中一個個變得鮮活起來。《明朝那些事兒》為我們解讀歷史中的另一面,讓歷史變成一部活生生的生活故事。

當年明月 275萬讀過
麻衣神算子
會員

爺爺教了我一身算命的本事,卻在我幫人算了三次命后,離開了我。從此之后,我不光給活人看命,還要給死人看,更要給……

騎馬釣魚 738萬讀過
龍族Ⅴ:悼亡者的歸來
會員

熱血龍族,少年歸來!這是地獄中的魔王們相互撕咬。鐵劍和利爪撕裂空氣,留下霜凍和火焰的痕跡,血液剛剛飛濺出來,就被高溫化作血紅色的蒸汽,沖擊波在長長的走廊上來來去去,早已沒有任何完整的玻璃,連這座建筑物都搖搖欲墜。

江南 3420萬讀過
棺香美人
會員

我出生的時候,江水上漲,沖了一口棺材進了我家。十五年后,棺材打開,里面有個她……風水,命理……寫不盡的民間傳說,訴不完的光怪陸離。

鉚釘 6.5萬讀過
三體全集(全三冊)
會員

【榮獲世界科幻大獎“雨果獎”長篇小說獎,約翰·坎貝爾紀念獎,銀河獎特別獎】套裝共三冊,包含:《三體I》《三體II:黑暗森林》《三體III:死神永生》對科幻愛好者而言,“三體”系列是繞不開的經典之作。這三部曲的閱讀體驗和文字背后的深刻思想配得上它所受的任何贊譽。

劉慈欣 213萬讀過
主站蜘蛛池模板: 滕州市| 鄯善县| 仁怀市| 通辽市| 玉林市| 富蕴县| 微山县| 荔波县| 平谷区| 福清市| 靖江市| 平谷区| 曲阳县| 伊春市| 平果县| 西充县| 巴里| 广州市| 天水市| 通榆县| 呼玛县| 三都| 江源县| 公主岭市| 内乡县| 教育| 万荣县| 监利县| 饶河县| 探索| 米林县| 永川市| 石首市| 来安县| 平顺县| 温宿县| 天长市| 门头沟区| 广水市| 巴马| 麦盖提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