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第18章 中元節

  • 天門玄棺
  • 演牛
  • 3007字
  • 2020-10-13 00:37:12

頭七,一種中華民族的喪殯習俗。習慣上認為“頭七”指的是人去世后的第七日。一般都認為,死者魂魄會于“頭七”返家,家人應該于魂魄回來前,給死者魂魄預備一頓飯,之后必須回避,最好的方法就是睡覺,睡不著也應該要躲入被窩;如果讓死者魂魄看見家人,會令他記掛,便影響他投胎再世為人。亦有說認為到了“頭七”當天的子時回家,家人應于家中燒一個梯子形狀的東西,讓魂魄順著這趟“天梯”到天上。

但是不同的地區習俗也有著不同,從死者卒日算起,喪家每隔七天就要舉行一次燒紙祭奠,共有7次,俗謂“燒七”。

一般是“三七”、“五七”比較重要,親朋也要送來些紙、燭。此中還有一個“回煞”(又名“回殃”)儀式。

舊俗以為人死后其魂魄猶存,在七七四十九天前,死者的陰魂要回家一次,具體時間由道士推算。

屆時,喪家把香燭酒食擺好,在地上鋪一層炭灰或草木灰,用以檢驗死者回來的足跡。用一竹竿一根,隔一尺貼紙錢一張,立在門口臺階上或插于死者落氣之屋的房檐下,據說陰魂見此就會進屋。用土罐裝一煮熟了的雞蛋置于房屋角,以此賄賂殃神(俗稱雞腳神),讓死者鬼魂在家里多待一會兒。

這時,一家老少躲得遠遠的,待規定的時間過去之后,先將一串爆竹丟進屋內,爆完才可以進家。

滿百日和周年時,還要燒紙祭奠。在人死后的半年或一年時,再給死者做一次道場。

“燒七”就是從死者去世之日算起,每七天為一個祭日,稱為“頭七”、“二七”、“三七”、“四七”、“五七”、“六七”、“末七”,共計49天。

民間傳說人有三魂七魄,死后一年去一魂,七天去一魄,三年魂盡,七滿魄盡,所以要過“七期”和三周年。民間還有另外一種說法,據說死者從去世之日起,在49天內,每隔七天閻王要審問亡魂一次,故“七期”又稱“過七災”。

在燒七時,喪家要在大門口掛白紙燈籠,表示家有重孝。

頭七在家設靈牌,焚香明燭,供獻酒肴祭奠,下余六七都到墳地化紙錢。

一般以一、三、五等單七祭札較隆重,親友皆至,孝子要哭靈;二、四、六等雙七,親友不來。孝子只燒紙、不哭靈,稱為“空七”。

尤以“三七”和“末七”最重要,每逢這兩個“七”日,親友都要到墳上燒紙祭奠,孝子也要大哭一場。

“末七”又稱“盡七”,喪家大都要誦經禮懺,親友也要送冥幣、香、紙、大蠟、金銀斗等祭奠。“燒七”若與夏歷的初七、十七、二十七相逢,謂之“沖七”或“犯七”,認為亡魂“逢七有災,沖七有難”。

十八相逢也是忌期,俗云:“逢七逢八,銅錘鐵釵;燒七燒九,閻王請吃酒”。認為燒七遇到七和八的日子,閻王要拷打亡魂,遇到這種情況,要提前或推遲一天祭奠。

一些農村,遇到“沖七”時,孝子要給死者墳頂插紙傘,意在協助亡魂躲避災難。在“沖七”的先一天下午就要剪若干白紙旗,由子女、兒媳從家門口沿途插到墳前,將亡靈請回家中祭奠,以避過災劫。插白旗意在引路,據說亡魂如果來不及回家,可藏于白旗下躲難。

各地農村還有一種極端迷信鬼神的“出煞”陋習。“出煞”又稱“回煞”,據說人死后陰魂還留在家里,“出煞”就是閻王在七七四十九天內的某個時辰,要差鬼卒勾取魂魄去陰曹地府;還有一種說法,就是死者的亡魂要在某一時辰回家辭灶。“出煞”的日期和時辰,由陰陽先生根據死者的生辰和死亡時間算定。

農村方言一般俗稱‘頭七’,其實也就是書面語的‘回魂夜’。

高慶聽到今晚是陳靜的頭七,面對著豐盛的烤魚也是食之無味,藍藍盯著高慶,不知道到底在想什么,而高慶卻是在想著司機的話,去廟里,對,現在就去廟里,可是自己為什么要去廟里呢?陳靜回魂和自己有什么關系呢?是不是想多了?高慶想到這里,哪里還記得司機在福康街的種種嫌疑?

吃完飯后,高慶和藍藍分開,各自往自己的住房走去,藍藍卻有點為難的看著高慶,高慶不解的問道,“怎么了?”

“我一個人不敢回去,而且今天還是陳靜的頭七,我怕。”藍藍緊張的說道。是啊,就連自己都差點要去廟里了,藍藍一個女孩子怎么會不怕呢?難怪剛才吃飯的時候一聲不吭,原來是擔心晚上怎么辦。高慶一副為難的樣子,怎么辦?難不成帶回自己的房里?自己當然是沒有多大意見,可是藍藍會愿意嗎?

“要不,今晚睡我哪里吧?”高慶詢問著,藍藍的臉蛋刷的一下就紅了,胸口更是跳動的厲害,高慶知道她肯定是誤會自己了,連連解釋道。“不要誤會,我只是讓你睡,我一晚上不睡沒有關系的。”藍藍看著高慶的動作和無力的解釋。

噗嗤一聲笑了出來,“我又沒有說什么,你干嘛那么緊張?”高慶難為情的走到藍藍的面前,拉起對方的手,“走吧。”

很快,兩個來到了高慶的宿舍,高慶是一個人住的,其他人都搬出去了,不是有錢的就是和自己的小女朋友鬼混去了,為了這事,高慶沒少罵他們沒有義氣。

有壞處也有好處,一個人住干凈而空氣清新,他們幾個在,一堆汗臭味的衣服堆在墻角半個月不洗,香港腳一個比一個厲害,煙霧從來沒有散盡過,不知道的人還以為是來到了仙界,或者是火葬場。

雖然現在是高慶自己一個人住,但是今天下午和做噩夢換下的衣服也是堆在墻角,藍藍進門捂著嘴,一臉憤怒的看著高慶,高慶無奈的攤了攤手,意思很明顯,‘一個人孤單的男人都是這樣的。’藍藍無奈的搖了搖頭,走進洗手間拿出桶,把墻角的臟衣服放在桶里,又走進了洗手間,高慶就這樣站在洗手間的門口,看著洗手間里忙碌的單薄身影,不由得心中一暖,從小到大,估計只要自己老娘這樣對過自己吧?

就在高慶一陣回憶中,洗手間里傳來聲音,“高慶,你知道今天是什么日子嗎?”高慶回過神來,疑惑的看著藍藍。

“今天不是陳靜的頭七嗎?怎么了?”

“其實今天不光是陳靜的頭七,而且還是中元節。”藍藍白了高慶一眼,真不知道這家伙是真傻還是裝傻。

“中元節?”高慶疑惑的搖了搖頭。

“就是鬼節。”

“鬼節?你說今天是鬼節?”高慶感覺自己不能平靜了,怎么不好的事兒一件接一件。

中元節,俗稱‘鬼節’,七月半,佛教稱為盂蘭盆節,鬼節一般分為‘上元’、‘中元’和‘下元’。

正月十五日漢族稱上元佳節,乃慶元宵,古已有之;七月十五日漢族稱中元節,祭祀先人;十月十五日漢族稱下元節,乃食寒食,紀念賢人。

中元節在農歷七月十五日,部分在七月十四日。原是小秋,有若干農作物成熟,民間按例要祀祖,用新米等祭供,向祖先報告秋成。因此每到中元節,家家祭祀祖先,供奉時行禮如儀。七月十五上墳掃墓,祭拜祖先。

東漢時道教定下三會五臘日,其中七月七日為道德臘,又是中會即固定的道民到治所接受考校的日子。七月的這一祭祖日期后來隨著道教將中元地官的生日和相應祭祀日期定于七月十五日,而固定于這一天。

傳說該日地府放出全部鬼魂,民間普遍進行祭祀鬼魂的活動。凡有新喪的人家,例要上新墳,而一般在地方上都要祭孤魂野鬼,所以,它整個兒是以祀鬼為中心的節日,系中國民間最大的祭祀節日之一。

著名的‘中元節’詩歌更好的解釋了這一天的重要性。

月是 情人 和鬼的魂魄,月色冰冰;

燃一盞青焰的長明燈;

中元夜,鬼也醒著,人也醒著;

人在橋上怔怔地出神;

伸冷冷的白臂,橋欄攔我;

攔我撈李白的月亮;

月亮是幻,水中月是幻中幻,何況

今夕是中元,人和鬼一樣可憐

可憐,可憐七夕是碧落的神話

落在人間。中秋是人間的希望

寄在碧落。而中元

中元屬于黃泉,另一度空間

如果你玄衣飄飄上橋來,如果

你哭,在奈何橋上你哭

如果你笑,在鵲橋上在你笑

我們是鬼故事,還是神話的主角?

終是太陽浸侵,幽光柔若無棱

飄過來云,飄過去云

恰似青煙繚繞著佛燈

橋下粼粼,橋上粼粼,我的眸想亦粼粼

月是盜夢的怪精,今夕,回不回去?

彼岸魂擠,此岸魂擠

回去的路上魂魄在 游行

而水,在橋下流著,淚,在橋上流。

主站蜘蛛池模板: 长泰县| 怀化市| 滨州市| 济阳县| 江北区| 怀远县| 北海市| 昌平区| 平湖市| 瓦房店市| 焦作市| 英吉沙县| 滦平县| 西和县| 集安市| 普格县| 新余市| 嘉祥县| 怀远县| 固镇县| 康平县| 迁西县| 仪陇县| 汾西县| 吕梁市| 桓台县| 河东区| 彭水| 泾阳县| 康乐县| 灵台县| 黄陵县| 郁南县| 宜阳县| 宜丰县| 和平区| 沙河市| 东兰县| 会昌县| 壤塘县| 瑞安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