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第49章 一年冬至

  • 魏虎將
  • 長坂劍圣
  • 3000字
  • 2020-10-10 07:00:00

從赤壁之戰開始,水戰一直都是魏軍的短板。

夏侯稱在荊襄時曾經問過曹仁,魏軍和吳軍的水軍究竟差在哪里。

曹仁的回復是“戰艦”,魏國的水軍主要由“油船”、“輕船”,而吳軍則是“樓船”、“艨艟”、“斗艦”。

雖說在樓船的建造上,魏吳兩國的差距比較大,但是艨沖和斗艦魏國是有能力生產的。

夏侯稱在洛陽時就為了彌補戰艦上的差距,研究出了更為平穩的王濬版樓船。

雖然沒有吳軍的樓船那么高,也沒他們的大,但是勝在平穩,更適合水性不好的北方士卒。

更是在樓船上加上了拍竿,讓這艘樓船在十七米的范圍內,可以擊碎任何一艘敵艦。

魏軍一直拿長江天險沒辦法,并不是簡單的因為他們不習水戰,更重要的因素是,魏軍無法將成規模的大船開進長江。

魏國水軍想要進入長江,在沒有拿下益州之前,只有兩條路。

一是沿漢水進入長江。

二是走合肥水道進入長江。

三是沿淮河從中瀆水進入長江。

第一條路也是曹老板當年選擇的道路,南陽這個地方作為東漢的發源地,非常富庶,人口也多,魏國大軍可以從南陽補充物資,順漢水進入長江也是順流,可以極大減輕運輸壓力。

但是這條路現在被東吳看到死死的,孫權將都城移到武昌就是為了盯死這條水道。

第二條路是現在的皇帝曹丕選擇的道路,這條路最難的一點就是濡須口,拿下濡須口才可以進入長江,前任濡須口守將周泰,那是一個在水上摸打滾爬一輩子的猛將,而現任的守將朱桓,雖然在魏國名聲不顯,但是其人確實一個善于用兵之人。

同樣這條道路對于東吳來說也是至關重要的,孫權多次從合肥水道攻魏,正是因為這條水道暢通無阻,而且拿下壽春后,可以進而取下整個中原。

張遼建造合肥新城,就是為了堵住吳軍北上的道路,終孫權一生也沒有突破合肥城,而后面幾任合肥守將都是魏國百戰宿將,就連總督徐揚一帶的軍政的宗室,也都選用身負軍功,會打仗的宗室。

最后這條中瀆水,理論上可以從廣陵直入長江,但是中瀆水道有個問題,中瀆水道航道有點淺,很容易淤塞,所以夏侯稱拿下廣陵南部后,做的第一件事就是疏通河床淤泥,同時拓寬航道,讓魏軍的大船可以從高郵直達長江。

而且由于中瀆水附近的百姓并不多,夏侯稱甚至從周圍的郡縣,調集民夫前往中瀆水道。

不過,理想很豐滿,現實很骨感,十一月中,僅僅持續了一個多月的工程就被迫停工了,中瀆水道結冰了。

這也是夏侯稱未曾想到的,單從地圖上來看,從中瀆水進入長江是可行的,只需要拓寬水道,清理河床淤泥,沒想到的是地處后世江蘇一帶的中瀆水,竟然會在冬日里冰封。

夏侯稱只能遣散民夫,只留下水道附近的民夫繼續拓寬水道。

這給了夏侯稱一個大大的難題,冬季氣候干燥,適合來自北方的魏軍,正是如此,每當魏國出兵伐吳總喜歡選擇冬季。

而春夏時期雖然水位高、暖和,但是不利于魏軍出動,無論是身上的重甲還是戰馬都不能適應南方炎熱的天氣。

留給夏侯稱最好的出兵時機只有秋季,趕在水道冰封之前抵達長江,駐扎在岸邊。

待冬季降臨后,滿載士卒進攻江東,屆時吳軍多條水道、湖泊也會受到季節影響,水位降低,可以在長江上航行的水軍將會減少。

不過這留給夏侯稱的時間非常緊迫,如果不能再開春前把軍隊撤回來,等春潮一至,對岸的魏軍將會變成一只孤軍,除非可以全取江東,否則只能原地困守。

夏侯稱專程跑去江邊視察地形,眼下取得廣陵舊城之后,長江的北岸算是落入魏國手中,夏侯稱正是要看看中瀆水道的入江口,能不能讓魏軍的樓船平穩入江。

現在的船只不像后世,龍骨還沒有發明出來,夏侯稱也不是專業人士,只是按照后世人對龍骨的影響,安了幾根作為支撐船體的骨架。

具體堅不堅固,能不能擋的住風浪,那還是兩說。

現在的船體底部都是扁平的,這樣的船在河道里可以更加穩固,但是缺點就是容易傾覆,一旦風大浪大,船只有傾覆的危險。

得知工程停工的時候后,夏侯稱先是帶著親衛快馬趕去中瀆水道慰問民夫,然后順著河道去看看入江口。

確認了入江口在冬季的水流并不湍急,夏侯稱才放下了那顆懸著的心。

視察完之后,當夏侯稱回到下邳,時節已經進入到了冬至。

天氣開始入冬,夏侯稱已經換上了妻子昭君準備的冬衣,這個時代可沒有棉花,冬天寒冷只能一層一層的披上稍厚的衣裳。

好在有一種特殊的食物“驅寒嬌耳湯”

這在中原非常流行,冬天到了家里要吃驅寒嬌耳湯。

這個冬至,何晏特意在下邳準備了一場聚會,包括新加入的文欽和凌統,就連在中瀆水道負責監工的屈晃也抽空趕了過來,眾人齊聚下邳郡府。

當何晏準備好一大壺嬌耳湯,招待夏侯稱等人的時候,夏侯稱才發現,這驅寒嬌耳湯居然就是后世的餃子。

何晏看見夏侯稱居然不知道月牙餛飩,開始賣弄著學識,給大家講起這驅寒嬌耳湯的故事。

南方有一個名醫,名叫張仲景,張仲景本來是長沙郡的太守。

但是面對漢王朝的動蕩不安,張仲景毅然辭官回鄉,為鄉鄰治病。

正值寒刺骨、大雪紛飛的冬天,他看見南陽白河兩岸的鄉親面黃肌瘦、衣不遮體,不少人的耳朵都凍爛了。

原來,當時傷寒流行,病死的人很多。張仲景決心救治他們。

于是,他仿照在長沙的辦法,吩咐弟子往南陽東關的一塊空地上搭起醫棚,支起大鍋,在冬至那天開張,向鄉親們舍“驅寒姣耳湯”治病。

這種湯的做法是:把羊肉和一些祛寒藥材放在鍋里熬煮,煮好后再把羊肉、藥物撈出來切碎,用面皮包成耳朵狀的“嬌耳”,下鍋煮熟后,分給來求藥的人每人兩只“嬌耳”和一大碗湯。每個人吃下去后,都覺得渾身發熱、血液通暢、兩耳變暖。張仲景舍藥一直持續到大年三十,大年初一慶祝新年時,每個人凍傷的耳朵都被治好了。

后來,每逢冬至這天,不論貧富,人們便仿照“嬌耳”的樣子做成過年的食物,并在冬至中午、三十晚上和初一早上吃。

現在夏侯稱等人吃的這碗驅寒嬌耳湯便是可以保護耳朵的神器。

不過也只有夏侯稱和何晏這樣的世家大族才吃的起原版的驅寒嬌耳湯。

老百姓只是將食物做成嬌耳的樣子,里面放上一些具有祛寒功效的食材,但卻沒有錢財去買驅寒的藥物煮湯。

故事說完,眾人被張仲景的愛民之心深深感動,也對他的醫術感到震驚。

“張長沙真不愧一代名醫。”這是王濬稱贊的。

“有如此愛民如子的太守,何愁天下不安定。”這是夏侯稱感嘆的。

“我也要像張長沙一樣,愛民如子。”這是夏侯威說的。

“咳咳,不知道這驅寒嬌耳湯,可否醫治我這寒疾。”凌統一邊咳一邊說話。

何晏在一旁默默的聽眾人拍完彩虹屁之后,終于繃不住,笑了出來。

“此事乃民間傳言,實則民間早已有嬌耳,張長沙不過將其改進,加入幾味藥材,使其更具祛寒之功效,然真正的嬌耳來源于餛飩。”

餛飩和餃子在夏侯稱前世差別還是蠻大的,沒想到餃子居然是脫胎于餛飩,夏侯稱示意何晏接著介紹。

“所謂餛飩,餅也,餅,謂之飩,或謂之倀餛,將其兩段捏成彎曲狀,形似耳,以熱湯食之,可暖身,故曰嬌耳。”

何晏這一大通介紹,眾人才明白了這嬌耳的來源。

雖然平時何晏總是不著調,但是肚子里的學問倒是實打實的。

夏侯稱忍不住夸贊了何晏有學問,并且表示現在自己已經是東莞侯了,可以認下何晏做東莞仔了,說完夏侯稱拔腿就跑,以這宴上諸人為墻,躲避何晏的“追殺”。

像文欽和凌統這樣新加入的人,也在第一時間被眾人科普了這個東莞仔的梗,加入了其樂融融的大家庭。

這一句調侃引的眾人哄堂大笑,看著何晏和夏侯稱你來我往,打著嘴炮,漸漸的忘記了冬日的寒冷,這也是大家在徐州過的第一個冬天。

再過不久,夏侯稱就要帶著夏侯威回洛陽了,其他人還要留在徐州處理諸多事務,很難聚的像冬至這么齊了。

這頓驅寒嬌耳湯也是為夏侯兄弟送行了,也包含了大家對夏侯威新婚的祝賀。

幾日后,在安排好州內各事務后,夏侯稱帶著弟弟向洛陽出發。

主站蜘蛛池模板: 马龙县| 夏邑县| 县级市| 和顺县| 常宁市| 黔西县| 岳池县| 泉州市| 敖汉旗| 安溪县| 合肥市| 牙克石市| 上思县| 磐安县| 遂川县| 抚松县| 扎鲁特旗| 秭归县| 西吉县| 沛县| 巴南区| 四川省| 潮州市| 江川县| 长阳| 绵阳市| 绥阳县| 东光县| 澎湖县| 贡嘎县| 大渡口区| 黄石市| 杭锦旗| 大埔区| 永修县| 卓尼县| 铜川市| 无棣县| 陇西县| 石柱| 荆州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