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6年12月,松下電器被指定為“限制公司”,限制其發展,并要求旗下的30余個子公司分離獨立。次年7月,日本又根據盟軍的方針,提出了“排除經濟集中法案”,松下電器公司亦受到此種處分。這就是說,不僅松下公司的子公司要分離獨立,就連松下電器本身也要解體了。根據這種形勢,松下幸之助一邊安排各子公司、制造廠、營業所的獨立經營體制,金融關系上也作出交割,一邊積極計劃解散事宜。
1948年2月,松...
上QQ閱讀APP看后續精彩內容
登錄訂閱本章 >
1946年12月,松下電器被指定為“限制公司”,限制其發展,并要求旗下的30余個子公司分離獨立。次年7月,日本又根據盟軍的方針,提出了“排除經濟集中法案”,松下電器公司亦受到此種處分。這就是說,不僅松下公司的子公司要分離獨立,就連松下電器本身也要解體了。根據這種形勢,松下幸之助一邊安排各子公司、制造廠、營業所的獨立經營體制,金融關系上也作出交割,一邊積極計劃解散事宜。
1948年2月,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