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第四節 項韌帶勞損與鈣化

項韌帶勞損與鈣化是臨床常見病,也是項背部疼痛的常見原因之一。項韌帶屬于棘上韌帶的一部分,因其特別粗大、肥厚,故稱其為項韌帶。起于枕外粗隆,向下延續至第7頸椎棘突。項韌帶的主要功能是維持頸椎的穩定和牽拉頭部由屈變伸。
【診斷要點】
1.有長期低頭工作史,或頸項部外傷史。
2.頸項部疼痛、酸脹,頸部屈伸時疼痛加重,抬頭或頸后伸時疼痛減輕。
3.檢查:頸椎棘突尖壓痛,有時在病變的局部可觸及硬結或條索狀物。X線片檢查可見病變部位項韌帶鈣化影。
【病因病機】
長期的長時間低頭工作,因頭頸部屈曲而使項韌帶拉緊,久而久之則項韌帶自其附著點牽拉,部分韌帶纖維撕裂,或從項韌帶附著點掀起,產生損傷與勞損。損傷后局部出血,組織液滲出,之后發生機化和鈣鹽沉積,使勞損的項韌帶鈣化。
中醫認為勞傷氣血,頸項筋骨失于氣血濡養則筋肉攣縮,氣血運行受阻,導致絡脈瘀血阻滯,久之則瘀血凝結成塊;或衛外不固,復感風邪,加重了病情的發展。
【辨證與治療】
主癥:頸項部疼痛、酸脹、僵硬,頸項活動時疼痛,可伴有響聲,觸摸有壓痛。舌質黯,脈弦細。
治則:養血柔筋,活絡止痛。
處方:天柱、阿是穴、風府、后溪、承漿、心俞。
操作法:阿是穴針刺捻轉瀉法,天柱、風府、承漿、后溪龍虎交戰手法,心俞針刺補法,天柱針刺后加用灸法。
方義:本病隸屬于督脈,故治療以督脈經穴為主,風府是督脈與陽維脈的交會穴,既可疏通督脈,又可散風通絡,主治頸項疼痛,正如《素問·骨空論》所說“頸項痛,刺風府”。承漿是任脈與手足陽明經的交會穴,又是任脈與督脈的連接穴,陽明經多氣多血,任脈納五臟之精血,故承漿可調任、督脈的氣血,濡養督脈之經筋。承漿與風府配合,可加強頸項痛的治療,《玉龍歌》“頭項強痛難回顧,牙痛并作一般看,先向承漿明補瀉,后針風府即時安。”即是這一組合的明證。后溪是八脈交會穴之一,通于督脈,又是治療頸項痛的特效穴,是治療本病的主穴,本穴與天柱相配,局部與遠端結合,有利于舒筋通脈。補心俞可調血柔筋,疏解攣縮。
主站蜘蛛池模板: 惠来县| 达孜县| 拉萨市| 甘德县| 太谷县| 大厂| 威海市| 扬中市| 泰州市| 通榆县| 水城县| 诸暨市| 北宁市| 思茅市| 西乌珠穆沁旗| 鄂温| 延寿县| 渭源县| 本溪市| 陵川县| 航空| 金阳县| 长葛市| 庆城县| 青岛市| 济源市| 柯坪县| 大足县| 虞城县| 志丹县| 南岸区| 河津市| 沿河| 富宁县| 德保县| 电白县| 闵行区| 河源市| 霍州市| 乐业县| 玉环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