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章 瀘州城內有精兵
書名: 明末總兵官作者名: 漢鷹本章字數: 5908字更新時間: 2020-09-13 10:08:31
“您是……您是先生!”楊林驚喜的叫道。他已經認出這個人是誰了。這人正是當年在小樹林中夸贊自己那首《吾輩從軍行》的中年人。他急忙上前施禮道:“晚輩見過先生!”
中年人身穿巡撫官服,依然是一身儒雅之氣。樣子雖然沒改變多少,但鬢邊卻多了幾許白發。
“楊林楊公子,你終于為國效力了!好啊,不枉本官當年對你的厚望。你那首《吾輩從軍行》每每讓本官想起來就熱血沸騰不已,總想找機會到府上叨擾一番。想不到今日你我竟然在這里重逢。天道有緣啊!”中年人笑呵呵的望著楊林道。
“大人,你們原來認識?”王世權驚異的看著倆人道。
中年人一笑道:“一面之緣!那時本官奉命赴京上任,途中偶遇楊守備吟誦自作的《吾輩從軍行》詞賦,讓本官大為驚奇。楊守備那年不過是一位十六七歲的少年郎,但那首《吾輩從軍行》卻飽含男兒報國之志。即便現在,我大明上下也未必能有幾人作出那等豪情萬丈的詞賦。”
楊林在旁邊聽得老臉一紅,暗說原來這位是朝廷官員啊,怪不得他那時會說那么多莫名其妙的話。急忙上前道:“卑職那時年少無知,未請教大人名諱便在大人面前賣弄文采,讓大人見笑了!失禮之處還望大人海涵!”
“呵呵,不知者不怪。那時本官著急上任,也忘了告訴你名諱。本官姓傅名宗龍,字仲倫,云南昆明人士。現奉皇命任貴州巡撫,并兼川黔兩省監軍之職。”
在歷史上,傅宗龍是在天啟四年接替王三善任貴州巡撫和監軍之職。但因為歷史發生變動,傅宗龍提前來到川黔。
楊林一聽這中年人是傅宗龍,心說這可是厲害人物。上前重新施禮道:“卑職見過監軍大人!”
“楊守備不要多禮。你率部截殺奢崇明,皇上聞之龍顏大悅。親口說你是大明后起之秀、名將之花,你可不要因此心生驕傲。畢竟奢逆叛亂未平,而安逆又在圍困貴陽。你還需繼續為今后的平叛盡心竭力!”
“是,大人!卑職不敢懈怠,一定盡心竭力報效朝廷。更不辜負陛下對卑職的厚愛!”楊林言辭誠懇的道。
傅宗龍聽罷又勉勵了楊林幾句,接著便和王世權等人隨楊林去府衙。
路過城中大營時,傅宗龍見營中士卒正在訓練,而訓練方式與其他明軍不同,不禁好奇心大起。便在楊林引領下與眾人來到營中。只見演武場上旗幟飛揚,士卒訓練的口號聲此起彼伏。
“楊守備,那些軍士所訓練內容怎么沒見過啊?能否給本官講解一二。”傅宗龍指著前方不遠處的一隊士兵道。
王世權、秦翼明和秦拱明等人也是好奇心大起,心說看看這支轉戰千里屢建戰功的隊伍究竟是如何訓練的。尤其是秦翼明和秦拱明倆人,自認麾下的白桿兵乃天下精銳,訓練和治軍之法舉世無雙,連建虜見了都要忌憚三分。如果被友軍比了下去豈不是大失面子。所以倆人極為專注的聽楊林怎么說。
“大人,這隊士卒所練科目叫五百步障礙跑。士卒要在規定的極短時間內連續越過深坑、高墻、土臺、獨木橋、攀索、荊棘網等等障礙。”楊林指點著道:“川滇黔三省山高林密路險水深,所以此訓練方法是針對行軍途中所遇各種情況而設。好處是可以增加士卒耐力、敏捷和反應能力。”
“嗯,不錯!”傅宗龍與眾人點點頭,心說好有新意的訓練方法。然后又走向另一隊士兵,很驚異的向楊林道:“這又是什么訓練科目?”
“大人,這訓練科目叫單打獨斗,也可稱為擒拿格斗。是增強士卒個人武力的訓練方式之一,好處極多。”楊林說到這向組織這隊士兵訓練的隊官道:“哈木,你挑幾名弟兄給大人他們演示演示你們所訓練的內容。”
“是,大人!”哈木是一名因功提拔上來的彝族軍官,眼睛中充滿了彪悍尚武之色。拱手施禮后向身后的一群士兵逐個指點道:“你、你、你、還有你,出列!”
四名士卒聞令向前一步,身姿挺拔的站在眾人面前。隨后在哈木的口令下帶上棉制手套和護具開始近身格斗。四個人沒有分組,按哈木的命令是四個人中只能有一個人是勝利者。也就是說誰要想勝利,就必須將其他三個人打倒。
四個人瞬間變成了兇猛的野獸,拳腳相加無所不用其極,什么肘擊、膝擊都用上了。四人當中不時的有鼻血飛濺出來,但依然堅持不讓自己倒下。開玩笑啊,誰倒下誰就得全副武裝繞著演武場跑三十圈。三十圈就是三十里地,不跑完不讓吃飯。不讓吃飯比任何刑罰都厲害,那滋味是真難熬啊。
望著猶如實戰的搏斗,傅宗龍和眾人看得是大開眼界。軍中一般都注重體力、耐力、集體和陣法的訓練,個人的武力倒是在其次。沒想到楊林的部隊竟然反其道而行之,這樣大力訓練士卒個人的作戰能力。
“大人,這樣的訓練方法雖然看著殘酷野蠻,但只有平時多流汗,戰時才能少流血。只有提高他們個人的武力,才能在戰場上應對各種情況。不管是負傷掉隊還是身陷重圍,士卒們才有能力活下來。”楊林見傅宗龍臉上有不忍之色,便解釋道。
“平時多流汗,戰時才能少流血?”傅宗龍、王世權等人細細品味著這句話,別說這小子說的還真有道理。傅宗龍道:“可是這樣容易讓士卒們產生嫌隙啊,若是在戰場上挾私報復或見死不救,那樣豈不是事與愿違嗎?”
“大人放心。正因為這樣的訓練才能讓士卒們體會到什么是同袍之情,知道彼此的弱點和優點后才能在戰場上彌補各自的不足,更容易發揮集體的力量。”
這時一旁的秦翼明道:“楊守備的練兵之法真是與眾不同。看來我等回去也要改進我們的練兵方法了。”
楊林聞言笑道:“秦將軍言重了。我這練兵法子在各位大人和將軍面前是班門弄斧了。”
“小子,你別謙虛了。”王世權一拍楊林的肩頭,指著不遠處正在演練攻防的兩隊士卒道:“他們在練什么?那個陣法怎么那么奇怪?而且怎么人人背負竹槍?”
楊林看看道:“回稟大人,那兩隊士卒正在訓練攻防之陣。他們所列的隊形叫‘龜甲陣’。”
“哦,何為龜甲陣?”王世權滿面驚異的道:“兵書上可從未有過這陣法的名字。不過我看著好象是魚鱗陣。”
“大人真是行家,此陣確實與魚鱗陣相似,但又有所不同。此陣是西洋大秦國(古羅馬)軍隊常用陣法,曾經打遍天下無敵手。經卑職改進后又結合我軍特點而成。大人請移步到近前就看得更詳細了。”
楊林引著傅宗龍、王世權等人來到那兩隊士卒前道:“諸位大人和將軍請看,兩隊士卒每人皆持大盾,遇箭矢襲來時半蹲于地,四周和頭頂以盾牌層層相連進行防御,這樣可以減少傷亡。與敵軍接戰時先以竹槍拋射,然后再沖鋒廝殺。士卒之間每人相隔三至五步不等,這樣可以充分發揮手中武器威力而不至于傷到別人。當前隊傷亡過大或是疲憊時,通過這些間隙又可讓后隊將他們替換下來。”
“可是這樣就要求士卒紀律和素質極高。如果敵軍趁機以弓弩和騎兵襲擾,那么不是被動挨打嗎?”秦拱明一眼就看穿了這種隊形的弱點。
“秦將軍有所不知。在此陣之前或是之后,我皆安排弓弩手和長槍手防衛。如不是現在條件所限,我還要安排火槍手、佛郎機、車弩、投石車、騎兵、火炮等等在周圍。如果敵軍大隊來襲或是派騎兵襲擾,那么他們要先闖過這些遠程拋射兵器的攔阻再說。即使沖到近前,我還有更厲害的殺招等著他們。”
楊林拿過一支竹槍道:“請看他們背負的竹槍。它長四尺,用桐油浸泡和火焰燒烤過,不僅柔韌而且重量偏輕,一名士卒可以攜帶多支。竹槍頂端再配以這種鋒利的三棱形槍頭,極具殺傷力和破甲效果。再看上面的這個木制插銷,當竹槍命中目標時候,這個插銷會折斷,讓槍頭與槍身分離,可以防止敵軍撿起竹槍反擊我們。這種竹槍雖然只能投射四五十步的距離,但是威力極大。而且士卒較為容易掌握練習,所以實乃近戰利器。戰后還可以收集重復利用。我記得兩宋時期和當年戚帥就以此法練過兵。所以我只不過是將前人的法子改進一下而已。”
傅宗龍聽楊林說完拿過一支竹槍反復看了看,道:“楊守備真是有心人。不知這竹槍何名?效果如何?”
“回大人,這竹槍名曰三棱投槍,步騎兵均可使用。是卑職依據西洋大秦軍隊常備軍械和兩宋時期留下來的圖樣而制。至于效果如何,大人一看便知。”楊林說罷將兩隊士卒的隊官叫過來。
“阿力曲比、劉坤,你們組織弟兄們進行投槍訓練。”
“是,大人!”阿力曲比和劉坤領命后轉身回到各自隊中,然后開始演練。
先是阿力曲比隊演示,只見他將全隊列成兩列,面向一方站好。這時早有人將十幾個身穿甲胄的草人放到幾十步外作為標靶。隨后阿力曲比拔出腰刀大喝一聲:“投槍預備——!”
一百名官兵聞令齊刷刷將投槍高舉過頂做好投擲準備,這時阿力曲比又是一聲大喊:“全隊齊射,放!”
阿力曲比話音剛落,上百支投槍迅疾以拋物線的角度齊齊向那些草人飛去。眨眼間,眾人只聽得一陣“噗噗噗”聲響。再看那些草人七倒八歪翻倒在地,身上插滿了密集的投槍。隨后一百名官兵一聲吶喊,沖上前去把那些草人砍了個稀巴爛。
這時輪到劉坤隊演練。他把官兵們分成三列,沖著重新擺好的草人方向大聲下令道:“全隊投槍預備!三段射,放——!”
只見第一列官兵將投槍狠狠拋出后伏下身子,隨后第二列官兵將手中投槍投出后也伏下身子,直到第三列官兵投完投槍后,全隊官兵才一聲吶喊沖向那些草人。
此時傅宗龍、王世權等人把眼睛都看直了。他們上前檢查投槍的效果,發現投槍果然威力巨大,竟然穿透了數層甲胄。秦翼明和秦拱明暗自驚訝,這個楊林年紀不大竟會如此練兵,若假以時日,那么白桿兵天下精銳的稱號能不能保住還真不好說。
楊林見眾人看完投槍演示后臉現驚訝之色,忙對傅宗龍和王世權道:“二位大人,營中俱是匹夫之輩,接下來也無甚好看的了。二位大人一路車馬勞頓,卑職特在府衙中備了酒宴,請二位大人移步到府衙歇息。”
“不行!“王世權道:“你小子想藏私?老子今天不看個清楚是不會吃你那酒宴的。”
傅宗龍也道:“楊守備練兵練得好,怎可說營中俱是匹夫之輩?那樣豈不是把王副總兵也算進去了?”
楊林一聽差點沒抽自己一個嘴巴子,心說說話怎么這么不小心呢,忙道:“請大人不要誤會,卑職不是那個意思。”
“嗯?那些士卒在干什么?”傅宗龍看見遠處一隊士卒蒙著眼睛在向墻上和樹上拋擲錨鉤。他也不待楊林回話,問完就向那邊走去。心說這個楊林怎么盡是些沒見過的練兵法子,自己今日真是大開了眼界。
待來到近處,楊林向傅宗龍等人解釋道:“大人,這些人是卑職麾下的斥候。正在練習在看不見的情況下拋擲鉤錨的能力。卑職率部一路轉戰,免不得時常在夜間行軍。而途中遇有溝壑懸崖等險阻,就要派人先拋擲鉤錨過去查探路線或是架設便橋。同時也可成為攻城拔寨時的一種手段來用。”
傅宗龍點點頭,暗道什么叫查探路線?你小子說的好聽,這一路下來沒少干這種利用鉤錨進人家院子的事。要不然那些城池的守將你是怎么擒下來的?
這時王世權看見一大隊士卒手持三四丈長的竹槍走過,那陣型也是不曾看過,不禁指著道:“說你小子藏私真沒冤枉你!你給我說說這是怎么回事?什么陣法?”
“回大人,這種陣法名曰‘馬其頓’方陣。也是卑職仿西洋國家軍隊的陣型而來。在正面對敵時,這種方陣無堅不摧。唯一的缺點就是側翼和背后薄弱,所以卑職做了些改進。最前面和兩翼的士卒均裝備盾牌和近戰兵器,在他們后四排的士卒則手拿這種幾丈長的竹槍,主要用來阻擋敵軍騎兵沖鋒和撕開敵軍正面防線。后幾排士卒則裝備弓弩和投槍,以防敵軍近戰和弓弩騷擾。同時也可接替前排傷亡士卒的位置。只是訓練的時間太短,士卒們的熟練度還不高。”
“原來如此!”王世權心中也是對楊林的練兵方法新奇不已,道:“你小子把所有未說的練兵法子一并說出來,省的老子逐個問你。”
楊林見傅宗龍也是一臉期待的看著自己,便道:“大人之命卑職莫不敢從。您看,那邊正在掘地三尺的士卒是卑職的工兵隊。他們正在練習土工作業,也就是挖溝。挖溝的好處極多,既可用來圍城也可阻滯敵人的行動,也可限制敵軍騎兵活動的范圍。更可以讓我們把自己隱藏起來。工兵不僅僅可以用來挖溝,還可以進行爆破、設拒馬、架橋梁、埋設地雷等等。所以與敵作戰,工兵的用處極大。”
“工兵?”傅宗龍等人面面相覬,狐疑的道:“好怪的名字!”
楊林一笑,也不過多解釋,道:“再看那隊身穿花花綠綠衣服的士卒,那是卑職的神射手。人數不多但是用處極大。他們手持強弓勁弩,兩到三人為一組,專門隱藏在戰場上射殺敵軍各級將領和重要人物。為何要兩至三人?分工是頭一人打馬,后一人負責殺人。卑職始終堅信擒賊先擒王這句話。所以兩軍交戰,敵人的各級將領,包括勇猛的士卒都是卑職優先射殺的對象。可惜的是,現在我大明火槍射程和精度不夠,否則卑職必將把神射手的弓弩換成火槍。以求達到一擊斃命的效果。”
王世權、秦翼明和秦拱明等將領聽完就不由自主的看看自己的裝束。娘的,這小子多虧不是敵人,否則就憑他方才說的那些話,自己就有可能死在他這種陰損的招數下。不行,凡事不怕一萬就怕萬一,以后不能再穿這么顯眼的甲胄了。
王世權想到這道:“你小子太陰損了!我等大明將士應該堂堂正正的在戰場上與敵軍一決高下,怎么能用這種下三濫的手段?實在勝之不武也!”
“大人,卑職說一句話您就明白了。”楊林眨巴著眼睛道:“不管是白貓黑貓,只要抓住耗子就是好貓!我等武人只要能取得勝利,其中的過程并不重要!”
秦翼明和秦拱明聽完有些不服氣甚至鄙夷的道:“難道楊守備截殺奢崇明就是用的這種不管白貓還是黑貓,只要抓住耗子就是好貓的手段?”
“是的,二位將軍。只要能獲勝,能減少手下弟兄們的傷亡。我可以采用任何手段,甚至不惜身負罵名。求得就是江山社稷的穩定,百姓們少受戰亂流離之苦!”楊林那能聽不出秦翼明和秦拱明的話。所以非常果決嚴肅的道。
傅宗龍在一旁細細揣摩楊林的那些話,想了片刻道:“楊守備好一個黑貓和白貓的比喻!說的有道理。我等文臣武將一生所求不就是國泰民安嗎?只要能達到目的,過程倒顯得不重要了。也不知楊守備還有何練兵法子沒讓我等見識?”
“回大人,因時間和條件所限,卑職目前就這些練兵的法子,讓大人和各位將軍見笑了!”楊林躬身道。
“不要這么說,只要是為國為民,我等就應齊心協力為君分憂!今日見楊守備練兵之法,本官甚是新奇欣慰。希望楊守備早日練出一支精銳,一舉蕩平奢安之亂!”傅宗龍望著楊林道。
“大人放心,卑職必不負朝廷和皇上厚望!”
“我看你對西洋之事所知甚多,更喜愛用西洋的東西來練軍。不過本官要提醒你,西洋人多為逐利之徒,只會玩弄奇技淫巧之物。你年紀尚輕,萬不可誤入歧途!”傅宗龍言辭懇切的道。
“謝大人關懷抬愛,卑職記下了!”楊林明白傅宗龍的意思,這是怕自己因為采用西洋的東西而遭人詬病。道:“大人,有一句話說得好,師夷之長技而治夷!卑職就是想把西洋人對我大明有用的東西拿過來,然后加以改進超過他們。即使西洋人對我大明有野心,那么我們反過來用他們的東西打他們,天下可沒有什么事情比這更有意思了。”
“歪理邪說!”王世權不屑的道:“你小子先把手里的兵練好再說吧!什么師夷之長技而治夷!就那些西洋人的東西比得過咱們堂堂大明?”
傅宗龍望著楊林,暗道這個年輕人的腦袋里究竟裝了些什么?先是黑貓白貓的比喻,接著是做事只要結果不要過程的話,最后便是這師夷之長技而治夷的調調。不過細細想來,他的這些話還真有道理。
楊林啊楊林,你究竟是個怎樣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