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青少年悅讀系列:三國演義
- (明)羅貫中著 崇賢書院整理
- 3788字
- 2020-09-03 14:58:46
第三十一回 曹操倉亭破本初 玄德荊州依劉表
曹操趁著袁紹失敗之際,重整人馬,緊追不舍。袁紹幅巾單衣,帶領八百多騎兵,直奔黎陽北岸,大將蔣義渠出寨迎接。袁紹把事情說了一遍。義渠于是召集離散之眾,大家聽說袁紹來了,于是又聚集起來,商議返回冀州。一天夜里,在荒山上休息。袁紹在帳中聽到有隱隱的哭聲,于是悄悄過去聽。原來是敗軍聚在一起,哭訴喪失親友的悲苦,各個哭得捶胸頓足,皆曰:“要是聽從田豐的話,我們哪至于遭此禍!”袁紹也悔不當初:“我沒有采納田豐的建議,落得如此下場;如今還有什么臉面回去見他!”第二天,逢紀引軍來接,誹謗說田豐在獄中聽說大軍戰敗的消息后,撫掌大笑。袁紹便命使者去殺田豐。
一天,獄吏來見田豐,向他賀喜。田豐問:“有什么喜事?”獄吏曰:“袁將軍大敗而歸,您一定會被重用。”田豐笑著說:“我的死期到了!”獄吏覺得很奇怪,便問原因。田豐曰:“袁將軍并非胸襟寬廣之人。要是他獲勝了,尚且能寬赦我;如今他戰敗了,我自然沒有生的希望了。”獄吏并不相信。這時使者已經奉命來取田豐之首,獄吏十分震驚。田豐在獄中自刎。
袁紹回到冀州后,十分郁悶,不理政事。他的妻子劉氏勸他立后嗣。袁紹有三個兒子:長子袁譚字顯思,出守青州;次子袁熙字顯奕,出守幽州;三子袁尚字顯甫,是紹后妻劉氏所生,相貌堂堂,很受袁紹喜愛,所以留在身邊。官渡兵敗之后,劉氏一直勸袁紹將袁尚立為后嗣,袁紹和審配、逢紀、辛評、郭圖四人商量。審配、逢紀一向輔佐袁尚;辛評、郭圖一向輔佐袁譚。袁紹對四人說:“如今外患未平,內事不可不早定,我想要立后嗣:袁譚性剛好殺;袁熙柔懦難成;袁尚有英雄之表,禮賢敬士,我想要立他。各位怎么看?”郭圖主張依從長幼順序立袁譚,袁紹遲疑未定。突然聽說袁熙帶領六萬人馬從幽州來;袁譚帶領五萬人馬從青州來;外甥高干也帶領五萬人馬從并州來:他們都是到冀州助戰來了。袁紹大喜,整頓人馬來戰曹操。
當時曹操引領得勝之兵,陳列于河上,當地百姓給他們送來食物。曹操看到有幾位老人頭發胡須都白了,問了之后才知道幾位老人將近百歲了。曹操取酒食絹帛作為回報送給老人并把他們送回去。號令三軍:“要是有人下鄉殺人家雞犬的,如殺人之罪!”于是軍民震服。
曹操得知袁紹聚四州之兵,共計二三十萬,來到倉亭下寨。曹操率軍前進,安營扎寨。第二天,兩軍對陣。曹操率諸將出陣,袁紹也帶領三個兒子和外甥以及各員大將來到陣前。曹操說:“本初計窮力盡,為什么還不投降?”袁紹震怒,回頭對眾將說:“誰敢出馬?”袁尚想在父親面前逞能,于是應聲而出,曹操問了才知此人是袁尚。曹操軍中徐晃部將史渙挺槍出陣。兩騎相交,不到三個回合,袁尚退走。史渙去追,卻被袁尚射中左眼,墜馬而死。袁紹看到袁尚獲勝,揮鞭一指,大隊人馬一擁而上,混戰大殺一場,各自鳴金收軍。
曹操和眾將商量如何攻破袁紹。程昱獻上十面埋伏之計,勸曹操,設下十路伏兵,引誘袁紹追到河上。曹操采納了,于是下令左右各分五隊。左邊分別是:夏侯惇、張遼、李典、樂進、夏侯淵;右邊分別是:曹洪、張郃、徐晃、于禁、高覽。中軍許褚為先鋒。第二天,十路伏兵先行出發,埋伏好。半夜時分,許褚率軍佯攻袁紹大寨。袁紹五寨兵力,一齊來攻,許褚回軍便走。袁紹引軍追趕,快到天亮的時候,追到河上。曹軍無路可走,曹操便大呼:“沒有路可走了,諸軍何不死戰?”于是眾軍回身力戰。許褚一馬當先,斬殺十多名將領,袁軍大亂。袁紹連忙撤軍,曹軍緊追不舍。這時,夏侯淵、高覽從左右兩側沖出,袁紹帶領兒子和外甥拼死沖出去。行不到十里,樂進、于禁又從兩邊殺出,袁軍猝不及防,被殺得尸橫遍野。又行不到數里,李典、徐晃從兩側截殺。袁紹父子如喪家之犬,奔入舊寨。正準備吃飯的時候,張遼、張郃直接沖了過來。袁紹慌忙上馬,直奔倉亭。人困馬乏,想要歇息,可是后面曹操大軍追來,袁紹只能繼續逃。正行之間,曹洪、夏侯惇從兩側沖出,擋住去路。袁紹奮力沖突,逃出重圍。袁熙、高干都中了箭。軍馬幾乎全都死了。袁紹和三個兒子抱在一起痛哭,氣急攻心,昏倒在地。眾人連忙去救,袁紹口吐鮮血,感慨道:“我經歷幾十場戰爭,沒想到如今如此狼狽!這是上天要亡我!你們各自回去,誓與曹賊一決雌雄!”于是命辛評、郭圖隨袁譚前往青州整頓;命袁熙回幽州,高干回并州。各去整頓人馬,以備調用。袁紹帶領袁尚等回冀州養病,命袁尚與審配、逢紀暫時接管軍事。
曹操倉亭大勝后,重賞三軍;令人打探冀州虛實,得知袁紹臥病在床。袁尚、審配緊守城池;袁譚、袁熙、高干都回去了。眾人都勸曹操應趁機發動攻擊,但是曹操并未采納。這時,突然接到荀彧急報,說:“劉備在汝南得到劉辟、龔都數萬之眾。聽說丞相率軍出征河北,劉備留下劉辟守汝南,自己親率大軍來攻許昌。請丞相盡快回軍抵達。”曹操大驚,親率大軍去汝南迎戰劉備。
劉備帶領關羽、張飛、趙云等人想要突襲許都。接近穰山的時候,曹兵殺來,劉備便在穰山下寨,將兵力分為三隊:關羽在東南角屯兵,張飛在西南角屯兵,劉備和趙云在正南立寨。曹操布成陣勢,叫劉備上前說話。一見到劉備,曹操就用鞭子指著罵道:“我將你視為上賓,你為什么忘恩負義?”劉備說:“你托名漢相,實為國賊!我是漢室宗親,奉天子密詔,來討反賊!”于是大聲朗誦衣帶詔。曹操大怒,命許褚出戰。趙云挺槍迎戰,二將交鋒三十回合,難分勝負。忽然喊聲大震,關羽和張飛率軍沖來。三處一齊沖殺,曹軍遠來疲憊,難以抵擋,潰敗而走。劉備得勝回營。
第二天,又派趙云挑戰。曹軍十天都不出戰。劉備又派張飛挑戰,曹軍還是不出。劉備便起了疑。突然聽說龔都運送糧食卻被曹軍圍住,劉備急令張飛去救。又接到軍報稱夏侯惇率軍抄背后直取汝南,劉備大驚,忙派關羽去救。不到一天,就得知夏侯惇已經攻破汝南,劉辟棄城而逃,關羽現被圍困。此時又聽說張飛也被圍住了。劉備想要回兵,又怕曹軍后襲。就在此時,許褚在寨外挑戰。劉備不敢出戰,等到天亮,便讓軍士飽餐,悄悄撤退。劉備等離寨不過數里,轉過土山,無數火把齊明,山頭上大呼:“別讓劉備逃走了!丞相在此專等!”劉備忙找路想逃。趙云挺槍躍馬,殺出一條路來,劉備提著雙股劍緊隨其后。此時,許褚追上來,與趙云力戰。于禁、李典也趕到,劉備見勢危,落荒逃走。聽到身后喊聲越來越遠,玄德單馬逃進深山。
好不容易熬到天亮,一隊軍馬沖出,原來是劉辟率領一千多敗軍,護送玄德家小前來。孫乾、簡雍、糜芳也趕到,訴說:“夏侯惇軍勢甚銳,所以棄城而走。曹兵追來,幸虧被云長擋住,所以得以脫身。”劉備問關羽現在何處。劉辟答道:“將軍先抓緊趕路。”前行數里,前面被張郃攔住,劉備想要后退,卻被高覽堵住去路。劉備見兩頭無路,便要自刎,被劉辟攔下。劉辟迎戰高覽,不到三個回合,就被高覽一刀砍于馬下。
劉備正打算自己迎戰,卻見高覽后軍起了騷亂,一員將領一槍將高覽刺下馬。原來是趙云趕來了。趙云殺散后隊后,又來獨戰張郃,二人交鋒三十多個回合,張郃不敵敗走。趙云去追時,卻被張郃的士兵守住山隘。正奪路間,就見關羽、關平、周倉率領三百軍士趕到,將張郃打退,占住山險下寨。劉備派關羽找回張飛。
這時曹軍大隊追來,劉備讓孫乾等保護老小先行。自己和關羽、張飛、趙云在后,邊戰邊退。曹操看到劉備遠去,便不再追趕。劉備的敗軍不到一千人,狼狽而奔。來到漢江邊上,劉備下令安營。當地百姓知道劉備來了,于是送來羊酒。劉備感慨道:“各位都有輔佐君王的才能,不幸跟隨劉備,劉備連累了各位。如今沒有立足之地,實在擔心會耽誤各位。各位不如離開劉備改投明主吧。”眾人聽了,紛紛落淚。關羽說:“哥哥這話說得不對。昔日高祖和項羽爭天下,多次敗給項羽;后來九里山一戰成功,開創四百年基業。勝敗乃兵家常事,怎么能夠自暴自棄!”孫乾曰:“成敗有時,不可喪志。這里離荊州不遠。劉景升坐鎮九郡,兵強糧足,而且和您都是漢室宗親,不如去投靠他。”玄德擔心劉表不會接納自己,孫乾愿意前去勸說劉表。孫乾去見劉表,勸說道:“劉使君天下英雄,雖然兵微將寡,但是立志匡扶社稷。汝南劉辟、龔都與他無親無故,也能以死報之。您和使君,都是漢室之胄,如今使君戰敗,想去投靠孫權。被我勸說,不如投靠您。”劉表十分高興,表示愿意接納劉備,可是蔡瑁卻出言阻止。劉表卻已下定決心,反倒呵斥蔡瑁,蔡瑁慚恨而出。劉表命孫乾前去通知劉備,自己準備親自出郭三十里迎接。劉備、劉表相見后,劉表對劉備十分親厚,帶領劉備等人一同進入荊州,分撥院宅居住。
曹操聽說劉備已經投奔劉表,就打算率軍攻打。被程昱攔住:“袁紹還沒有除掉,突然去攻打的話,要是袁紹從北面出兵,勝負難定。不如先回到許都,養軍蓄銳,等到明年春天,然后引兵先破袁紹,后取荊襄:南北之利,一舉可收。”于是曹操就率軍返回許都。建安七年,春正月,曹操再次商議興兵。先派夏侯惇、滿寵鎮守汝南,以抵抗劉表;把曹仁、荀彧留下鎮守許都;自己親率大軍前往官渡屯扎。
袁紹自舊歲犯病吐血,到如今稍有好轉,商議想要攻打許都。審配勸諫道:“舊歲官渡,倉亭之敗,軍心未振;應該深挖溝高筑壘,以養軍民之力。”正在商議,接到軍報稱曹操進兵官渡,來攻冀州。袁紹說:“要是等兵臨城下,快到壕邊的時候再去抵抗,就太晚了。我應該親率大軍出迎。”袁尚說:“父親病還未愈,不可遠征。兒子愿意率軍前去迎敵。”袁紹同意了,于是命袁譚、袁熙、高干一起出動:四路共破曹操。正是:
才向汝南鳴戰鼓,又從冀北動征鼙。
不知勝負如何,且聽下文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