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青少年悅讀系列:三國演義
- (明)羅貫中著 崇賢書院整理
- 6713字
- 2020-09-03 14:58:45
第三十回 戰官渡本初敗績 劫烏巢孟德燒糧
卻說袁紹興兵,往官渡進發,夏侯惇向許昌告急。曹操領兵七萬,前往迎敵,留下荀彧守衛許都。袁紹的軍隊出發之前,田豐在獄中上書勸諫說:“如今應該暫且靜守,等待天時,不可妄動大軍,恐怕會遭遇不利。”逢紀污蔑他說:“主公興仁義之師,田豐為什么說出這種不祥的話!”袁紹很生氣,想要斬殺田豐。眾官求情。袁紹懷恨說:“等我破了曹操,再來給他定罪!”于是催促軍隊前進,只見旌旗遍野,刀劍如林。大軍走到陽武,扎下寨柵。沮授說:“我軍雖然人數眾多,而勇猛卻不及敵軍;敵軍雖然精銳,而糧草卻不如我軍。敵軍無糧,急戰有利;我軍有糧,應該打持久戰。如果能長期堅守,敵軍一定不戰自敗。”袁紹聽了十分生氣,說:“田豐使我軍士氣受損,我回去一定斬殺他。你怎敢也如此!”喝叱左右:“將沮授囚禁在禁軍中,等我打敗曹操之后,再與田豐一同治罪!”于是下令,將七十萬大軍在東西南北四方扎營,連綿九十多里。
密探探知虛實,報到官渡。曹軍新到,聽說之后都很恐懼。曹操與眾謀士商議。荀攸說:“袁紹軍士雖多,不足為懼。我軍全是精銳之士,無不以一當十。但是急戰才有利。如果拖延時日,糧草供給不上,就值得憂慮了。”曹操說:“你的話正合我意。”于是傳令軍將鼓噪前進。袁紹軍迎敵,排成陣勢。審配調撥一萬弩手,埋伏在兩翼;另外調撥五千弓箭手,埋伏在門旗內:約炮響齊發。三通鼓罷,袁紹金盔金甲,錦袍玉帶,立馬陣前。左右排列著張郃、高覽、韓猛、淳于瓊等將領。旌旗節鉞,十分嚴整。曹軍陣前門旗開處,曹操出馬。許褚、張遼、徐晃、李典等,各持兵器,前后擁衛。曹操用鞭指著袁紹說:“在天子面前,保奏你為大將軍,如今為什么謀反?”袁紹怒道:“你名義上是漢室的丞相,實際上是漢室的奸賊!罪惡滔天,超過了王莽、董卓,卻反過來誣告他人造反!”曹操說:“我如今奉詔討伐你!”袁紹說:“我奉衣帶詔討賊!”曹操大怒,命張遼出戰。張郃躍馬相迎,兩人斗了四五十回合,不分勝負。曹操見了,暗暗稱奇。許褚揮刀縱馬出來助戰。高覽挺槍接住。四員將領成對廝殺。曹操令夏侯惇、曹洪各自率領三千軍士,一齊沖陣。審配見曹軍沖陣,下令放起號炮,頓時萬弩齊發,中軍內弓箭手一齊擁到陣前亂射。曹軍哪里能抵御,急忙往南逃走。袁紹驅兵掩殺,曹軍大敗,全部退到官渡。
袁紹移軍逼近官渡扎營下寨。審配說:“如今可調兵十萬防守官渡,在曹操寨前筑起土山,令軍人向下面的曹寨放箭。曹操若棄寨逃走,我們占領隘口,許昌可攻破。”袁紹同意了,在各寨內挑選精壯軍人,攜帶鐵鍬土擔,齊來曹操寨邊,壘土成山。曹軍見袁軍堆筑土山,正要出去沖突,被審配的弓弩手擋住咽喉要路,不能前進。十日之內,筑成土山五十多座,土山上架有高櫓,分撥弓弩手在高櫓上射箭。曹軍大懼,都頂著遮箭牌守御。土山上一聲梆子響處,箭下如雨。曹軍都伏地用盾牌遮住自己,袁軍吶喊嘲笑。曹操見軍士慌亂,聚集眾謀士詢問計策。劉曄獻計說:“可制造發石車來破解。”曹操令劉曄畫出發石車圖紙,連夜造了幾百輛發石車,分布在營墻內,正對著土山上云梯。袁軍弓箭手射箭時,營內一齊拽動石車,炮石打向高櫓。袁軍無處可躲,弓箭手被砸死無數。袁軍稱此車為“霹靂車”,袁軍因此不敢登高射箭。審配又獻一計:令軍人用鐵鍬暗打地道,一直挖到曹營內,稱為“掘子軍”。曹兵看見袁軍在山后掘土坑,報知曹操,曹操又向劉曄問計。劉曄說:“袁軍不能明攻,因此轉為暗攻,挖掘地道,想要從地下進入營內。”曹操說:“應該如何防御?”劉曄說:“可以圍繞營寨挖掘防御壕溝,敵軍的地道就沒有用處了。”曹操連夜派軍士挖掘壕溝。袁軍挖掘地道到壕溝邊,果然不能進入,白白浪費軍力。
卻說曹操守御官渡,從八月起,一直到九月結束,軍力逐漸困乏,糧草不繼,想要放棄官渡退回許昌,正猶豫未決,于是寫信派人回許昌詢問荀彧。荀彧寫了回信:
承尊您的命令,讓我幫忙決定是進是退。我認為袁紹把全部兵力集中在官渡,想與您一決勝負。您以最弱面對最強,如果不能克敵制勝,必然被敵人打敗,這是天下形勢的重大轉機。然而袁紹雖然兵多,但是袁紹卻不會任用。以您的神武明哲,一定無往不勝。如今雖然兵少糧缺,比當初楚漢爭奪滎陽、成皋,形勢還要好很多。您現在畫地扼守,使袁紹不能前進,等袁紹情勢衰敗,軍心必變。這就是用奇計的時機,絕對不可以錯過。這是我的想法,請您斟酌體察。
曹操得到回信大喜,令將士效力死守。袁紹軍隊撤退三十多里,曹操派遣將領出營巡哨。徐晃的部將史渙抓獲袁軍密探,押來見徐晃。徐晃詢問袁紹軍中虛實。密探回答:“早晚大將韓猛運糧到軍前接濟,先令我們探路。”徐晃就將此事報知曹操。荀攸說:“韓猛只有匹夫之勇。如果派一人率領數千名輕騎兵,在半路上截擊,斷了他們的糧草,他們一定自亂。”曹操說:“誰能勝任?”荀攸說:“可以派徐晃去。”曹操就派徐晃帶領史渙及其部眾先出發,后派張遼、許褚領兵支援。當夜韓猛押運數千輛糧車前往袁紹營寨。正走著,山谷內徐晃、史渙率領軍隊截住去路。韓猛飛馬來戰,徐晃接住廝殺。史渙就殺散運糧的人,放火焚燒了糧車。韓猛抵擋不住,撥馬逃走,徐晃催促軍士將輜重全部燒毀。袁紹軍中,看見西北方火起,正吃驚疑惑,敗軍來報:“糧草被劫!”袁紹急忙派張郃、高覽到大路上攔截,正遇到徐晃燒糧返回。兩軍正要交鋒,背后張遼、許禇軍到。兩下夾攻,殺散袁軍,四將合兵一處,返回官渡寨中。曹操大喜,厚重犒賞,又調撥軍隊在寨前結營,形成犄角之勢。
卻說韓猛戰敗返回,袁紹大怒,想要斬殺韓猛,眾官求情。審配說:“行軍以糧食為重,不可不用心提防。烏巢是屯糧之處,必須派重兵防守。”袁紹說:“我的計策已定。你回鄴都監督糧草,不能缺乏。”審配領命去了。袁紹派大將淳于瓊督率眭元進、韓莒子、呂威璜、趙睿等人,帶領兩萬人馬防守烏巢。淳于瓊性情剛愎,嗜好喝酒,軍士多畏懼他,淳于瓊到了烏巢,整日與諸將聚飲。
且說曹操軍糧告竭,急忙派使者回許昌命荀彧迅速措辦糧草,星夜押運到軍前接濟。使者帶著書信走了不到三十里,被袁軍捉住,綁來見謀士許攸。許攸字子遠,年少時與曹操是好朋友,此時卻是袁紹的謀士。當下搜到使者所攜帶的曹操催糧書信,就來見袁紹,說:“曹操屯軍官渡,與我相持日久,許昌一定空虛。如果分派一軍星夜掩襲許昌,一定可以攻克許昌,然后一舉擒獲曹操。如今曹操糧草用完,正可以乘機兩路出擊。”袁紹說:“曹操詭計多端,此信一定是誘敵之計。”許攸說:“這次若不攻取,日后反受其害。”正說著話,忽有使者從鄴郡來,呈上審配的書信。信中先說運糧事,后說:“許攸在冀州時,曾經頻繁接受民間財物,并且放縱子侄輩收取苛捐雜稅,錢糧已經沒收,如今已將他的子侄逮捕下獄。”袁紹看完信非常生氣,說:“志行卑劣的匹夫!還有什么面目在我面前獻計!你與曹操有舊交情,想必此次也接受他的財賄,為他做奸細,欺騙我軍罷了!本當斬首,如今權且將頭寄住在項上!迅速退出,今后不許相見!”許攸出來,仰天嘆氣說:“忠言逆耳,袁紹豎子,不值得與他同謀!我的子侄已遭審配謀害,我有什么顏面再見冀州百姓!”正要拔劍自刎。左右奪劍勸說:“您何必如此輕生?袁紹不接納直言,日后必定被曹操擒獲。您既然與曹公有舊交情,何不棄暗投明?”只這兩句話,點醒許攸,于是許攸直接投奔曹操。后人有詩感嘆:
本初豪氣蓋中華,官渡相持枉嘆嗟。若使許攸謀見用,山河爭得屬曹家?
卻說許攸秘密出營,奔赴曹寨,被埋伏在路上的軍士捉住。許攸說:“我是曹丞相的故友,快幫我通報,說南陽許攸來見。”軍士連忙報入寨中。當時操正解衣歇息,聽說許攸私奔到寨,非常高興,來不及穿上鞋,光腳出迎。遠遠看到許攸,就拍掌歡笑,攜手同入,曹操先拜在地上。許攸慌忙扶起,說:“您是丞相,我只是平民,何以如此謙恭?”曹操說:“您是我的故友,怎敢因為官職爵位就有上下之分呢!”許攸說:“我不能擇主,屈身追隨袁紹,他聽不進忠言,不采納良計,如今特舍棄他來見故人。希望能夠收留。”曹操說:“子遠肯來,我的大事就成功了!懇請教我打敗袁紹的計策。”許攸說:“我曾教袁紹派輕騎軍乘虛襲擊許都,首尾相攻。”曹操大驚說:“如果袁紹聽了你的話,我的事業就失敗了。”許攸說:“您如今軍糧還有多少?”曹操說:“還可以支撐一年。”許攸笑著說:“恐怕未必。”曹操說:“還能用半年。”許攸拂袖起身,邁步出帳,說:“我誠心相投,而您卻如此欺騙我,太讓我失望了!”曹操挽留他說:“子遠不要怪罪,我實話告訴你:軍中糧草實際可支撐三個月。”許攸笑著說:“世人都說孟德奸雄,果然如此。”曹操也笑著說:“難道沒有聽說‘兵不厭詐’!”于是附耳小聲說:“軍中只有本月的糧草。”許攸大聲說:“不要瞞我!糧草已盡!”曹操愕然說:“你是怎么知道的?”許攸于是拿出曹操寫給荀彧的信,說:“這封信是誰寫的?”曹操吃驚地問:“你從哪里得到此信?”許攸就將抓獲使者之事相告。曹操拉著他的手說:“子遠既然念著舊交情前來,希望你指點我。”許攸說:“您率領孤軍抗拒大敵,而不尋求迅速取勝的方法,這是自找死路。我有一策,不過三日,就能讓袁紹百萬大軍不戰自破。您還肯聽嗎?”曹操高興地說:“愿聞良策。”許攸說:“袁紹的軍糧輜重全部存放在烏巢,如今派淳于瓊把守,淳于瓊嗜酒,沒有防備。您只需選派精兵詐稱袁將蔣奇領兵到烏巢護糧,趁機燒毀糧草輜重,袁紹大軍不用三日就會自亂。”曹操大喜,優厚地款待許攸,將他留在寨中。

第二天,曹操親自挑選五千人馬,準備前往烏巢劫糧。張遼說:“袁紹屯糧的地方,怎會沒有防備?丞相不可輕易前往,恐怕許攸有詐。”曹操說:“不會。許攸這次前來,是上天讓袁紹失敗。如今我軍糧草供給不上,難以持久,如果不用許攸之計,是坐等困敝。他如果有詐,怎會留在我寨中?況且我早就想去劫寨了。如今劫糧之舉,勢在必行,你不要疑慮。”張遼說:“也要防備袁紹乘虛來襲。”曹操笑著說:“我已籌劃好了。”便命荀攸、賈詡、曹洪同許攸防守大寨,夏侯惇、夏侯淵率領一軍埋伏在左側,曹仁、李典率領一軍埋伏在右側,來防備突發事故。曹操命張遼、許褚在前,徐晃、于禁在后,自己率領諸將居中,共五千人馬,打著袁軍旗號,軍士都背著柴草,人銜枚,馬勒口,黃昏時分,往烏巢進發。這一夜星光滿天。
且說沮授被袁紹囚禁在軍中,這天夜里見眾星朗列,于是讓監督的人將自己領到中庭,仰觀天象。忽見太白逆行,侵犯牛、斗的分野,大驚說:“大禍臨頭了!”于是連夜求見袁紹。當時袁紹早已喝醉睡著了,聽說沮授有密事啟報,命他進來。沮授說:“我剛才觀看天象,見太白逆行到柳、鬼之間,流光射入牛、斗的分野,恐怕有賊兵劫掠的禍患。烏巢是屯糧的地方,不可不防備。應該立刻派遣精兵猛將,在山間小路巡哨,免遭曹操算計。”袁紹怒喝:“你是有罪之人,怎敢妄言惑眾!”又喝斥監督的人:“我命令你們拘禁他,怎么敢將他放出!”于是下令斬監官另外喚人監押沮授。沮授出去,流淚嘆息說:“我軍眼看就要滅亡,我的尸骸不知要流落在哪里!”后人有詩感嘆:
逆耳忠言反見仇,獨夫袁紹少機謀。烏巢糧盡根基拔,猶欲區區守冀州。
卻說曹操領兵夜行,經過袁紹別寨,寨兵詢問是哪里的軍馬。曹操派人回答:“蔣奇奉命前往烏巢護糧。”袁軍見是自家旗號,于是不再疑惑。一連經過好幾處,都詐稱蔣奇之兵,沒有遇阻。曹操到達烏巢時,四更已盡。曹操命軍士用柴草將營寨包圍,然后放火,眾將校鼓噪沖入。當時淳于瓊剛與眾將喝完酒,醉臥帳中,聽到鼓噪之聲,連忙跳起問:“為什么如此喧鬧?”話還沒說完,早被撓鉤拖翻。眭元進、趙睿運糧剛剛返回,見屯上火起,急忙前來救援。曹軍飛報曹操,說:“賊兵在后,請分軍抵御。”曹操大喝:“諸將只管奮力向前,等賊兵到了背后,才能回身戰斗!”于是眾軍將無不爭先掩殺。霎時間,火焰四起,濃煙密布。眭、趙二將驅兵來救,曹操勒馬回戰。二將抵擋不住,都被曹軍殺死,糧草全部被燒毀。淳于瓊被擒住押來見曹操,曹操命人割掉他的耳鼻手指,綁在馬上,放回袁紹營寨,好羞辱袁紹。
卻說袁紹在帳中,聽說正北方火光滿天,心知是烏巢被劫,急忙出帳召來文武官員,商議派軍隊前往救援。張郃說:“我與高覽一同前往救援。”郭圖說:“不可。曹軍劫糧,曹操一定親自前往;曹操既然親自出馬,寨中一定空虛,可派軍隊先攻打曹操營寨,曹操聽說一定迅速趕回。這就是孫臏‘圍魏救趙’之計。”張郃說:“不對。曹操多謀,外出一定會安排好內部防守,來防備突發事故。如今若攻打曹操營寨不能成功,淳于瓊等被抓,我們都要被擒。”郭圖說:“曹操只顧劫糧,怎會將軍隊留在寨中!”于是再三請求劫曹營。袁紹于是派遣張郃、高覽率領五千軍隊前往官渡襲擊曹營;派遣蔣奇領兵一萬,前往救援烏巢。
且說曹操殺散淳于瓊的士兵,把他們的衣服、鎧甲、旗幟全部奪過來,偽裝成淳于瓊的士兵收軍回寨。走到偏僻小路,遇到蔣奇軍馬。蔣奇的軍士詢問,對方稱是烏巢敗軍奔回。蔣奇因此沒有懷疑,驅馬徑過。張遼、許褚忽然到達,大喝:“蔣奇休走!”蔣奇措手不及,被張遼斬落馬下,蔣奇的士兵全部被殺。曹操又派人偽報說:“蔣奇已將襲擊烏巢的軍隊殺散。”袁紹因此不再派人接應烏巢,只往官渡增添兵力。
卻說張郃、高覽攻打曹營,左邊夏侯惇,右邊曹仁,中路曹洪,一齊沖出。三面攻擊,袁軍大敗。等到接應的軍隊到達,曹操又從背后殺來,四面圍住掩殺,張郃、高覽奪路逃脫。等到烏巢敗殘軍馬回寨,袁紹見到淳于瓊耳鼻手足都沒有了,十分驚恐,問:“烏巢是怎么失守的?”敗軍告說:“淳于瓊醉臥,因此不能抵擋敵軍。”袁紹大怒,立刻將淳于瓊斬殺。郭圖擔心張郃、高覽回寨證對是非,先在袁紹面前詆毀說:“張郃、高覽見主公兵敗,心中一定高興。”袁紹說:“為什么說這種話?”郭圖說:“他二人一向有歸降曹操的意圖,如今派他們去攻寨,故意不肯用力,導致損兵折將。”袁紹大怒,立刻派人召二人歸寨問罪。郭圖先派人對張郃、高覽說:“主公將要斬殺你們。”等到袁紹的使者到了,高覽問:“主公因為何事召喚我們?”使者說:“不知。”高覽于是拔劍斬殺來使。張郃大驚。高覽說:“袁紹聽信讒言,一定會被曹操擒住,我們怎能坐著等死?不如去投奔曹操。”張郃說:“我早就想這么做了。”于是二人率領本部兵馬,到曹操寨中投降。夏侯惇說:“張、高二人來降,不知虛實。”曹操說:“我用恩情相待,即使有異心,也會轉變。”于是大開營門命二人進來。二人倒戈卸甲,拜伏在地。曹操說:“如果袁紹肯聽從兩位將軍的話,不至于戰敗。如今兩位將軍肯來相投,如同微子去殷,韓信歸漢。”于是封張郃為偏將軍、都亭侯;高覽為偏將軍、東萊侯。兩人都很高興。
卻說袁紹先失去許攸,又失去張郃、高覽,又沒了烏巢的糧草,軍心皇皇。許攸又勸曹操迅速進兵,張郃、高覽請求擔任先鋒,曹操同意。當即令張郃、高覽領兵去劫袁紹營寨。當夜三更時分,曹軍兵分三路劫寨。混戰到天明,各自收兵,袁紹的軍士折損大半。荀攸獻計說:“如今可揚言調撥人馬,一路取酸棗,攻打鄴郡;一路取黎陽,截斷袁軍歸路。袁紹聽說,心中惶恐,一定會分兵抗拒我軍。我軍趁機攻擊,一定可以打敗袁紹。”曹操采納,派人四處揚言。袁紹的軍士聽說了傳言,來寨中報說:“曹操兵分兩路:一路取鄴郡,一路取黎陽。”袁紹大驚,急忙派遣袁譚分兵五萬救援鄴郡,辛明分兵五萬救援黎陽,連夜起行。曹操探知袁紹兵動,立刻派出大隊軍馬,八路齊出,直沖袁紹大營。袁兵都失去斗志,四散逃走,軍隊大潰。袁紹來不及穿上甲衣,只穿著單衣,用頭巾包裹頭發,就上馬逃走;幼子袁尚隨后。張遼、許褚、徐晃、于禁四員將領追趕袁紹。袁紹急忙渡河,將圖書車仗金帛全部遺棄,只帶領隨行的八百多騎離去。曹操軍隊沒有追上,將袁軍遺棄之物全部繳獲。殺了八萬多人,鮮血溢滿河溝,淹死的人不計其數。曹操大獲全勝,將所得金寶緞匹犒賞給軍士。曹操在圖書中檢出許都及軍中諸人與袁紹暗通的書信。左右說:“可逐一點對姓名,逮捕誅殺。”曹操說:“面對強勢的袁紹,我尚且不能自保,何況他人呢?”于是命人全部焚毀,以后也不再過問。
卻說袁紹兵敗逃奔,沮授因為被囚禁,沒能逃脫,被曹軍抓獲,押來見曹操。曹操過去就與沮授相識。沮授見到曹操,大聲說:“我不投降!”曹操說:“本初無謀,不聽你的話,你為何執迷不悟?我若早得到您,天下不足為慮。”于是厚待沮授,將他留在軍中。沮授在營中盜馬,想要回歸袁氏。曹操惱怒,就殺了他。沮授臨死神色不變。曹操嘆氣說:“我誤殺忠義之士啊!”命人厚禮殯殮,在黃河渡口建墳安葬,在墓碑上題詞:“忠烈沮君之墓。”后人有詩贊嘆:
河北多名士,忠貞推沮君。凝眸知陣法,仰面識天文。至死心如鐵,臨危氣似云。曹公欽義烈,特與建孤墳。
曹操下令攻冀州。正是:
勢弱只因多算勝,兵強卻為寡謀亡。
未知勝負如何,且看下文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