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青少年悅讀系列:三國演義
- (明)羅貫中著 崇賢書院整理
- 4672字
- 2020-09-03 14:58:43
第十八回 賈文和料敵決勝 夏侯
拔矢啖睛
卻說賈詡料知曹操的意圖,就打算將計就計,對張繡說:“我在城上看見曹操繞城觀察了三天。他見城東南角磚土的顏色有新有舊,鹿角多半毀壞,打算從此處攻進;卻假裝去西北角上堆積柴草,虛張聲勢,想要哄我撤兵防守西北角,他乘夜黑一定攻打東南角。”張繡說:“應該怎么辦?”賈詡說:“這事簡單。明天可令精壯士兵飽食輕裝,全部藏在東南房屋內。卻命百姓假扮軍士,虛守西北,夜里任憑敵軍在東南角上爬城。等他們爬進城時,一聲炮響,伏兵齊出,可擒獲曹操。”張繡心喜,采納他的計策。早有探馬報知曹操,說張繡將軍士全部撤到西北角上,吶喊守城,東南角卻十分空虛。曹操說:“中了我的計!”于是下令軍士暗中準備鍬等爬城器具。白天只領兵攻打西北角,到了二更時分,卻率領精兵在東南角上爬過壕溝,砍開鹿角。城中毫無動靜,眾軍一齊擁入,只聽得一聲炮響,伏兵四下出動。曹軍急忙撤退,背后張繡親自率領勇壯軍士殺來。曹軍大敗,退出城外,后退數十里,張繡一直殺到天明才收軍回城。曹操清點敗軍,折損軍士五萬多人,失去無數輜重,呂虔、于禁都受了傷。卻說賈詡見曹操敗走,急忙勸張繡送信給劉表,讓他起兵攔截曹操的后路。劉表收到信,正要起兵,忽然探馬報說孫策屯兵湖口。蒯良說:“孫策屯兵湖口,一定是曹操的詭計。如今曹操新敗,若不乘勢攻擊,日后必有禍患。”劉表就令黃祖堅守隘口,自己領兵來到安眾縣攔截曹操后路,一面聯系張繡。張繡得知劉表的軍隊已經出發,就同賈詡領兵襲擊曹操。
且說曹操的軍隊緩緩前行,過了襄城,來到淯水,曹操忽然在馬上放聲大哭。眾人驚問原故,曹操說:“我想到去年在此地折了我的大將典韋,不由得不哭啊!”于是下令駐扎軍馬,大設祭筵,悼奠典韋的亡魂。曹操親自拈香哭拜,三軍無不感嘆。祭奠完典韋,又祭奠侄子曹安民和長子曹昂,祭奠陣亡的軍士,甚至祭奠那匹被射死的大宛馬。第二天,荀彧派人報說:“劉表援助張繡屯兵安眾,截斷我們的歸路。”曹操給荀彧回信說:“我日行數里,不是不知賊寇來追。然而我的計劃已定,如果到了安眾,一定能打敗張繡,你們不要懷疑。”于是催促軍隊走到安眾縣界。劉表的軍隊已經把守險要之處,張繡隨后引兵趕來。曹操下令眾軍連夜鑿險開道,暗中埋伏奇兵。等到天色微明,劉表、張繡的軍隊會合,見曹操兵少,懷疑曹操逃走了,都領兵進入險地攻擊。曹操帶領奇兵出擊,大破劉表與張繡的軍隊。曹兵出了安眾隘口,在隘外下寨。劉表、張繡各自整頓敗兵相見。劉表說:“沒想到反中了曹操的奸計!”張繡說:“我們再想辦法圖謀。”于是兩軍在安眾聚集。
且說荀彧探知袁紹打算興兵侵犯許都,星夜送信報知曹操。曹操看完信十分心慌,當天回兵。密探報知張繡,張繡想要追擊。賈詡說:“不能追,追擊一定被打敗。”劉表說:“今天不追,白白錯失機會。”極力勸張繡率領一萬多名士兵同自己追擊。大約走了十多里,趕上曹軍后隊。曹軍奮力接戰,張繡、劉表兩軍大敗回來。張繡對賈詡說:“沒有聽從您的話,果然被打敗。”賈詡說:“如今可整兵再次追擊。”張繡與劉表都問:“如今被打敗,為何再追?”賈詡說:“這次追擊,一定大獲全勝。我若沒說對,請斬下我的首級。”張繡相信賈詡。劉表疑慮,不肯同往,張繡就獨自率領一軍追擊。操兵果然大敗,軍馬輜重,一路舍棄,只顧逃命。張繡正要往前追趕,忽然山后擁出一支軍隊,張繡不敢繼續追,收軍返回安眾。劉表問賈詡:“第一次率精兵追退兵,您說一定戰敗;第二次率敗卒擊勝兵,您說一定取勝,都被您說中了。為什么情勢不同,卻都應驗了?請您指教我。”賈詡說:“這很簡單,將軍雖然善用兵,卻不是曹操的敵手。操軍雖敗,一定派勁將殿后,來防備追兵;我兵雖然精銳,卻敵不住,所以一定會失敗。曹操之所以急忙退兵,一定是因為許都有事。他打敗我方的追兵后,一定輕車速回,不再防備。我乘他不防備,再次追擊,所以能取勝。”劉表、張繡都佩服賈詡的高見。賈詡勸劉表回荊州,張繡守襄城,互為唇齒。兩軍各散。
且說曹操正走著,有人來報說后軍被張繡追擊,連忙率領眾將回身救應,只見張繡的軍隊已經撤退。敗兵回來報告曹操說:“若不是山后這一路人馬攔住中路,我們都會被擒。”曹操急忙問是何人。那人綽槍下馬,拜見曹操,正是鎮威中郎將,江夏平春人,姓李,名通,字文達。曹操問他從哪里來。李通說:“我最近防守汝南,聽說丞相與張繡、劉表交戰,特來接應。”曹操很高興,封他為建功侯,駐守汝南西界,來防備劉表、張繡。李通拜謝離去。曹操返回許都,表奏孫策的功勞,封他為討逆將軍,賜爵吳侯,派使者帶著詔書去江東,告諭孫策防剿劉表。曹操回府,眾官參見完畢,荀彧問道:“丞相緩行到安眾,如何能知道一定能打敗賊兵?”曹操說:“他們退無歸路,必定死戰,我慢慢引誘,暗中圖謀,所以知道一定能取勝。”荀彧拜服。
郭嘉進來,曹操說:“您怎么來晚了?”郭嘉從袖中取出一封信,報告曹操說:“袁紹派人送信給丞相,說想要出兵攻打公孫瓚,特來借糧借兵。”曹操說:“我聽說袁紹想要圖謀許都,今天見我回來,又想出別的法子。”于是看信。只見信中言詞驕慢,問郭嘉:“袁紹如此無狀,我想要討伐他,只恨力所不及,該怎么辦?”郭嘉說:“高祖劉邦敵不過項羽,您是知道的。高祖只能智勝,項羽雖然強大,最終還是被擒。如今袁紹有十敗,您有十勝,袁紹的軍隊雖然強盛,不足為懼。袁紹禮儀繁多而雜亂;您體制簡約,順其自然,因時因事制宜,這是道勝;袁紹出兵就是叛逆,您以朝廷的名義出兵,這是義勝。自桓、靈二帝以來,朝廷的制度太過寬松,袁紹以寬松的制度來治理;而您以嚴厲的制度來治理,這是在管理方面取勝。袁紹表面上寬宏大量而內心則多疑,所任用的官爵只有親戚朋友;而您用人時表面上看似簡單內心卻明白清楚,從來都是用人不疑,只要有才能就任用他,這是在度量上取勝;袁紹喜歡多思考,卻很少下決斷,優柔寡斷;而您用謀略的時候很果斷,這是在謀略上取勝;袁紹特別喜歡別人奉承他,任用一些贊美他的人;而您以誠心對待別人,不貪慕虛榮,得人心,這是在德行上勝;袁紹救濟自己親近的人,對不親近的人就不重視;而您考慮的更長遠,做得更加周詳,這是在仁慈上取勝;袁紹的大臣爭權奪勢,互相詆毀,人際關系十分混亂;而您用道德教導下士,勾心斗角、互相奪勢的事從不發生,這是在明智上取勝;袁紹不能夠分辨是非,分不清對錯;而您認為是正確的就按禮節對待,錯誤就用法律處罰,這是在文治上取勝;袁紹喜歡虛張聲勢,不懂兵法要領;您以少勝多的戰事很多,用兵如神,這是在武略上取勝。您擁有這十個勝過他的理由,運用這些來打敗袁紹,一點也不困難。”曹操笑著說:“您這么說,我愧不敢當!”荀彧說:“郭奉孝十勝十敗之說,正與愚見相合。袁紹的軍士雖然眾多,不值得畏懼!”郭嘉說:“徐州的呂布,才是心腹大患。如今袁紹北征公孫瓚,我當趁他遠出,先取呂布,掃除東南,然后圖謀袁紹,才是上計。否則我方正要攻打袁紹,呂布一定乘虛來犯許都,為害不淺。”曹操認為此話很對,于是商議東征呂布。荀彧說:“可先派人去同劉備約定,等他回信,然后再出兵。”曹操聽從了,一面給玄德送信,一面優厚打發袁紹的使者,上奏請封袁紹為大將軍、太尉,兼都督冀、青、幽、并四州,寫密信回答他:“您若討伐公孫瓚,我一定相助。”袁紹看了信十分高興,于是進兵攻打公孫瓚。
且說呂布在徐州,每當大宴賓客之際,陳珪父子一定盛贊呂布的德行。陳宮很不高興,找機會告知呂布說:“陳珪父子當面諂諛將軍,心里一定有不可預測的陰謀,應該防備他們。”呂布大怒,喝斥陳宮:“你無端進讒言,想要謀害好人嗎?”陳宮退出,嘆氣說:“不聽忠言,我必將遭殃!”想要舍棄呂布去別處,又不忍心,又恐怕被人嗤笑,因此整日悶悶不樂。一天,陳宮帶領數名騎兵去小沛圍獵解悶,忽然見官道上一騎驛馬飛奔前去。陳宮起了疑心,放棄打獵,帶著隨從從小路趕上,問:“你是哪里來的使者?”那使者知道陳宮是呂布部下,十分驚慌,不敢回答。陳宮令人搜他的身,搜出玄德回復曹操的密信。陳宮當即帶著人與信,來見呂布,呂布詢問原故。使者說:“曹丞相派我給劉豫州送信,如今得了回信,不知信中說了什么事。”呂布拆信細看。信中說:
奉您的命令打算圖謀呂布,不敢不日夜用心。只是我兵微將少,不敢輕舉妄動。丞相率領軍隊前來,我一定做先鋒。如今嚴兵整甲,專待鈞命。
呂布見了,大罵道:“操賊怎敢如此!”于是將使者斬殺。先派陳宮、臧霸結連泰山賊寇孫觀、吳敦、尹禮、昌豨,向東攻取山東兗州諸郡。令高順、張遼攻取沛城,攻打玄德。令宋憲、魏續向西攻取汝、潁。呂布率領中軍,救應三路軍隊。
且說高順等領兵從徐州出發,將要到達小沛,有人報知玄德。玄德急忙與眾人商議。孫乾說:“可迅速向曹操告急。”玄德說:“誰愿意去許都告急?”階下一人出列說:“我愿意去。”眾人一看,正是玄德同鄉人,姓簡,名雍,字憲和,如今是玄德幕僚。玄德當即寫信交給簡雍,讓他連夜趕赴許都求援;一面整頓守城器具。玄德親自防守南門,孫乾防守北門,云長防守西門,張飛防守東門,令糜竺與他的弟弟糜芳守護中軍。原來糜竺有一個妹妹,嫁給玄德為次妻。玄德與他兄弟是郎舅關系,所以令他們在中軍保護妻小。高順的軍隊到了,玄德在敵樓上問:“我與奉先無冤無仇,為什么領兵來此?”高順說:“你結連曹操,想要謀害主公,如今事情泄露,何不束手就縛!”說完,就指揮軍隊攻城,玄德閉門不出。第二天,張遼領兵攻打西門,云長在城上對他說:“你儀表非俗,為什么事奉奸賊?”張遼低頭不語。云長知道此人有忠義之氣,不再惡言相向,也不出戰。張遼領兵退到東門,張飛出城迎戰。早有人報知關公。關公急忙趕來東門,只見張飛正出城,張遼的軍隊已退。張飛正要追趕,關公急忙召他回城。張飛說:“他們畏懼后退,為什么不追趕。”關公說:“此人武藝不在你我之下。被我用正義之言感動,已經有后悔之心,所以不同我們交戰。”張飛這才明白,只令士卒堅守城門,不再出戰。
卻說簡雍到了許都面見曹操,詳述前事。曹操當即聚集眾謀士商議說:“我打算攻打呂布,不憂慮袁紹掣肘,只擔心劉表、張繡會伺機行動。”荀攸說:“這二人剛打了敗仗,不敢輕動。呂布驍勇,如果讓他結連袁術,縱橫淮泗,就很難圖謀了。”郭嘉說:“如今可乘他剛剛反叛,眾心沒有歸附,立刻前去攻打。”曹操聽從他的建議,當即命夏侯惇與夏侯淵、呂虔、李典領兵五萬先行,自己統領大軍陸續進發,簡雍隨行。早有探馬報知高順,高順飛報呂布。呂布先令侯成、郝萌、曹性率領兩百多名騎兵接應高順,讓他在距離沛城三十里的地方迎戰曹軍,自己率領大軍隨后接應。玄德在小沛城中看見高順撤退,知道曹兵到了,于是只留孫乾守城,糜竺、糜芳守家,自己與關、張率領軍隊出城,分別下寨,接應曹軍。
卻說夏侯惇領兵前進,正與高順的軍隊相遇,于是挺槍出馬挑戰,高順迎敵。兩馬相交,戰了四五十個回合,高順抵擋不住,敗下陣來。夏侯惇縱馬追趕,高順繞陣逃走。夏侯惇緊追不舍,也繞陣追趕。陣上曹性看見,暗中拈弓搭箭,看真切后,一箭射去,正中夏侯惇左眼。夏侯惇大叫一聲,急忙用手拔箭,沒想到連帶眼珠也被拔出,于是大喊:“父精母血,不可舍棄!”于是放入口中吃了,又挺槍縱馬,直取曹性。曹性來不及提防,被一槍刺透面門,死在馬下。兩邊軍士見了,沒有不駭然的。夏侯惇殺了曹性后,縱馬回陣。高順從背后趕來,指揮軍士齊上,曹兵大敗。夏侯淵保護夏侯惇逃走,呂虔、李典率領敗軍退到濟北下寨。高順得勝,領兵回擊玄德。恰好呂布的大軍趕到,呂布與張遼、高順分兵三路,來攻玄德、關、張三寨。正是:
啖睛猛將雖能戰,中箭先鋒難久持。
未知玄德勝負如何,且聽下文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