轉(zhuǎn)眼到了李黛一行人離京的日子,之兒早早就來到王府門口等著,他沒敢進去,他已經(jīng)整整三年沒有進過家門,沒有見過母親。他今日既沒有穿太子淺黃色的龍袍,也沒有穿王氏玄色衣衫,特意選了一件黛色的長衫,心中只希望母親不要怪自己沒有身著宋氏的青色。李黛一行人走了出來。李黛看見長高了許多的之兒,三年未見,十四歲的少年已經(jīng)出挑成翩翩公子,一如王璀當(dāng)年的風(fēng)姿卓越,之兒跪地,“之兒特來拜別母親。”李黛臉上不起波瀾,推辭道,“太子殿下多禮了,亡國故人而已,不必掛念了。”繼續(xù)往馬車前走,明玉看不下去,扶起之兒。玥兒眼巴巴看著之兒,挪不動腳步,李黛突然轉(zhuǎn)身拽著玥兒的手推她上車,之兒呆在原地,只能目送馬車遠去。
李黛和明玉坐前面一輛車,聽到玥兒在后面車里嚶嚶哭起來,申澤小聲安慰著。明玉埋怨她,“黛兒對兩個孩子有些無情了!”“我不信你沒看到她那日回來頭上的宮花。你想讓她成為第二個琉璃嗎?”李黛仍然不留情面。明玉一時語塞,李黛神色愴然,“我只希望她好好的。象你和申澤,一生一世一雙人,不要象深宮中的女人,死的死,出家的出家。”明玉再無話說。
轉(zhuǎn)眼出了都城城門,望川已經(jīng)近在眼前,明玉想著七年前他們一行歡聲笑語而來,今日卻獨留之兒一人在京城,心中甚是難過,她探出頭回望城樓,卻看到王氏黑金旗,城樓之上站著一個高大的身影,黃色華服,不是王璀又是誰。明玉驚道,“黛兒,王璀在城樓之上。”她回過身,探問李黛,李黛巋然不動,但是淚水已經(jīng)流了下來,“既然已進望川,就把前塵往事都忘了吧!”
王璀也看見了探出頭的明玉,但是李黛的馬車并沒有停下的意思,而是漸行漸遠,最后消失在望川之間。王璀心中悲涼,黛兒,我們最終來還是落得這分道揚鑣的結(jié)局。
斷斷續(xù)續(xù)走了快一個月,一行人終于回到南都。南都的宋氏祖宅多年沒有人居住,已經(jīng)有些荒蕪。南方的冬天并不十分寒冷,但是潮氣逼人。幾個人整修房屋,安置家當(dāng),不知道是太久住在北方干燥之地,李黛反而受不了這潮濕之氣,總是咳嗽著,害的明玉很是擔(dān)心。
收拾妥當(dāng)之后,李黛三人將順心骸骨與明喬合葬于一處,李黛命人打造了一塊石碑,上面沒有名字,沒有生時卒月,只刻了四個字,“琴瑟和鳴”。李黛焚香,在心中默默禱告,明喬與順心今生無緣,愿你們來世再續(xù)前緣。
明玉這邊操勞收拾家務(wù),看到玥兒伏在案前認真寫著什么。她好奇湊過去,問玥兒,“玥兒,你在忙什么呢?”玥兒獻寶似的說,“我給哥哥寫信呢,哥哥不能回來南都,我代他去看看南都的花草樹木,看看我們以前的學(xué)堂,寫信告訴他,他一定很高興。”明玉不知該說什么,只能道,“好好寫吧。”明玉將此事告訴李黛,李黛神色黯然,她篤定的說,“你們偷偷去郵差那里把信截下來,不許發(fā)給太子。”明玉詫異的望著她,瞬間明白了她的意思,心中也只能默默認同,李黛突然又想起什么,“之兒的來信也都扣下,不要讓玥兒看到。”明玉也只能答應(yīng)。
京城這邊,自從西北大捷,王朱兩家繼續(xù)加官進爵,尹川也封了大將軍王。不得不說王璀做為君主確實比李裘要盡職盡責(zé),他嚴格克己,事必躬親,深得人心,再加之北方幾年的大旱緩解,難得的好收成,百姓認人稱道他的好處。他的后宮通過選秀也是充斥不少,多為世家千金,借以籠絡(luò)內(nèi)臣,加強聯(lián)系。但是,中宮之位一直空著,有人揣度是不是還在等著太子生母,王璀一笑否定,他斷言,“中宮之位必然要德才兼?zhèn)渲趴僧?dāng)之。”瞬時堵住悠悠眾口,不敢再妄言。
之兒這邊寫了很多信給申玥,但是并不見一封回信。同時,申玥也同樣等不到只言片語從京城而來。李黛一個反手將二人都瞞得好苦。但是大人們自思量這是為了他們好,也只能咬牙堅持。
一天夜里,王璀突然召之兒到金光殿把酒言歡。之兒有些不懂王璀的意思,一來王璀政務(wù)繁忙,連寵幸妃嬪的時間都沒有,卻不知為何忙里偷閑叫他來喝酒。父子二人坐定,之兒先向王璀敬酒,“兒臣祝父王福壽無邊!”王璀笑呵呵,喝的也暢快,不經(jīng)意問,“南都那邊可有信來?”之兒才明白父親還是惦念母親那邊,只能據(jù)實相告,“并無信來。那邊關(guān)照的人只說母親一行安全抵達,深入簡出,并無異動。”之兒想寬王璀之心。“我倒是不怕有什么異動,只是關(guān)心罷了。”王璀感覺之兒有些多心,“玥兒自小與你要好,也沒有信來嗎?”這一問正好碰到之兒的心頭上,他黯然搖頭。王璀看出他的失落,“你們自小青梅竹馬,兩小無猜,就如同我與你母親,申澤與明玉。但是若要是論及夫妻緣分,有些人是佳偶天成,有些人是有緣無分。況且,你終究有一日是要繼承大統(tǒng),你的太子妃不可能是玥兒,即使你愛她若珍寶,但是她的家世不可能支撐你不斷前行。若要她做個妾室,怕是你母親也是不愿意的。”之兒聽出這話的弦外之音,“兒臣明白。”王璀繼續(xù)說,“你已近十八歲了,轉(zhuǎn)年就要十九歲了,也改是選妃的時候了。朕思量再三,為了你將來穩(wěn)定朝綱,最合適的人選非華暉的妹妹華穎莫屬,只是她要比你們小一些,可以先定下來,等她后年年滿十五歲再成親。平藩與我親如兄弟,華暉又與你交好,若結(jié)為兒女姻親,必然會助你一臂之力。”之兒雖然感到突然,但是這一天總是要來的,站起身來,“兒臣謝父皇愛惜成全之恩。”王璀看到他并不反對,也是放下心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