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日本蠟燭圖技術:古老東方投資術的現代指南
- (美)史蒂夫·尼森
- 25字
- 2020-07-03 18:22:37
東、西方技術分析的融合——《日本蠟燭圖技術》譯者序
知行合一
當我寫下這段話的時候,正值黨的十五大閉幕。這次世紀之交的盛會為我國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進一步發展奠定了堅實的基礎。又有消息傳來:我國將進一步大規模削減關稅率。對以上內部、外部兩方面的形勢發展,我作為一名普通的投資者和研究者,有兩點感受。
一、我國的投資市場前程遠大。雖然國內的股票、債券、期貨、外匯等市場極不成熟,無論市場還是投資者都存在不少尚待改進、提高之處,但是造成這種局面的根本原因或許在于一些人為的禁忌。一旦這些禁忌被打破了,我們的市場必然更加快速地朝健康的、符合規律的方向發展。起步晚,也不全都是壞事,我們也許可以充分借鑒他人的經驗教訓,成長得更加順利。應當說,國內市場充滿了機遇,就看投資者有無足夠的準備。
二、全球經濟融合發展的歷史大潮滾滾向前、不可阻擋。由此正為我們帶來兩方面的巨大變化。一方面國人分享世界經濟成果的潛力不斷增長,對國內的企業、普通投資者來說,走出國門,參與國際市場競爭,越來越成為一種必然的,而且至少從長遠看肯定有利的選擇;另一方面,國內市場與國際市場的差距必將愈來愈快速地縮小,絕不允許遲疑或等待。這無疑對國內市場的建設者和參與者提出了極大的挑戰。
怎么辦?
面對這樣的歷史轉折點,認真學習、積極參與、深刻總結,這三點可能是我們普通市場參與者最好的對策。坦白地說,從我們的市場現狀出發,從國內投資者、管理者、研究者的水準出發,我認為認真學習應當是首要的。我總覺得自己懂得太少、見得太少、干得太少,心中常常涌起一陣強烈的緊迫感。朋友們肯定注意到了,這本書竟然是一本西方人寫的關于東方技術分析學問的名著。這是不是意味著,即使技術分析發達的美國,也在不斷地學習借鑒呢?
話說回來,認真學習、積極參與、深刻總結這三點其實是一回事,實質就是要“知行合一”,用而學,學而用。從我個人的經驗來說,這可能就是學習技術分析的最大的竅門。
您看到的,是我翻譯的第二本西方技術分析名著。實際上,正是它給了我較為扎實的蠟燭圖知識,使我從粗略的了解晉級到能夠日常運用。我希望,這個譯本能幫助更多的技術分析同行在蠟燭圖技術上登堂入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