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章 幽默的含義(2)
- 說幽默話做幽默人(大全集)
- 盛樂編著
- 4660字
- 2014-02-26 19:57:02
印度詩人泰戈爾收到一位姑娘的來信:“您是我敬仰的作家,為了表示我對您的敬意,我打算用您的名字來命名我心愛的哈巴狗。”泰戈爾給這位姑娘寫了一封回信:“我同意您的打算,不過在命名之前,你最好和哈巴狗商量一下,看它是否同意。”
丹麥童話作家安徒生生活很簡樸,常常戴著破舊的帽子在街上行走。有個行路人嘲笑他:“你腦袋上的那個玩意兒是什么?能算是帽子嗎?”安徒生回敬道:“你帽子下邊的那個玩意兒是什么?能算是腦袋嗎?”
美國政治家查爾斯·愛迪生在競選州長時,不想利用父親(大發明家愛迪生)的聲譽來抬高自己。在作自我介紹時他這樣解釋說:“我不想讓人認為我是在利用愛迪生的名望。我寧愿讓你們知道,我只不過是我父親早期實驗的結果之一。”
一天,有人問英國首相丘吉爾,做個政治家要具備哪些條件。丘吉爾回答說:“政治家要能預言明日、下月、來年及未來發生的一些事情。”那個人又問:“假如到時候預言的事情未能發生,那怎么辦?”丘吉爾說:“那就要能再說出一個理由來。”
幽默是人際交往的潤滑劑,它在人們的生活中占有舉足輕重的地位。但我們不能忘記生活是多姿多彩的,所以在使用幽默時,千萬不能濫用幽默。一句妙語可以帶來輕松與力量,但川流不息的妙語、笑話、諷刺,也能斷絕溝通。我們可能會遇到這樣的人,讓我們不知所措,于是只好趕緊逃開威力過大的幽默轟炸。
有時候我們會遇到妙語連珠的人,但我們不要產生競爭之心,而是要傾聽他內涵之語意,學習他的長處。若你心中有不平的意念,一心只想用幽默來壓倒對方,就可能使氣氛陷入緊張,引發對方的仇視心理,為日后對你的攻擊埋下伏筆。幽默能使溝通更加融洽,利用幽默產生的開懷大笑能達到與人交流的目的,從而令氣氛非常愉悅。
用心體會幽默的樂趣,你也能一張口開蓮花香,一雙手勤做善事,一顆心有情有義,一輩子歡喜自在。
幽默就在你身邊
有位哲人說過:“幽默是我們最親愛的伙伴。我們的生活需要幽默,我們的人生需要幽默,一個健全的社會更不能沒有幽默。沒有了幽默,生活將會變得單調而缺乏色彩,歲月將會變得枯寂、干涸。幽默給予我們的是源源不斷的甘泉,它滋養著我們的心靈,潤飾著我們的生活。幽默使我們在黑暗中看到光明,在絕境中看到希望。它是寒冬里的一盆爐火,它是窘迫時的一個笑容……幽默美妙而又神奇。”
不要抱怨自己或者身邊的人缺乏幽默感,其實,只要留意一下,我們無時無刻不身處幽默的氛圍當中。
比如,在擁擠的公共汽車上,大家都會幽默地戲稱自己“被擠成了相片”。又如,車上人多,乘客沒有聽見站名,錯過站的他便慌慌忙忙敲車門,大喊:“售票員,下車!”而售票員正在醞釀幾句奚落話,一位乘客及時插嘴:“售票員不能下車。售票員下車了,誰賣票呢?”于是,乘客報以微笑,售票員也變得和顏悅色了。
此時的幽默是有效緩解矛盾的潤滑劑,能夠很好地調節人際關系。
一位車技不高的小伙子,騎車時見到前邊有個過路的老人,連聲喊道:“別動,別動!”那老人站住后,還是被他撞倒了。小伙子趕忙扶起老人,連連道歉。老人幽默地說:“原來你叫我別動是為了瞄準呀!”
由于有了幽默、灑脫的態度,矛盾被巧妙化解了。
有一對夫婦去參觀新潮美術展覽,當他們走到一幅僅以幾片樹葉遮掩著私處的裸體女像油畫前時,丈夫很長時間不肯離開。妻子忍無可忍,狠狠地揪住丈夫道:“喂!你想站到秋天,等待樹葉落下來才甘心嗎?”
此時的幽默是滑潤干澀的高質潤滑劑,是托起愛情之舟的安全氣墊。
幽默能使我們消除煩惱,化解痛苦,幽默還能美化、“樂化”我們的生活,為生活增添笑聲,使生活變得五彩斑斕。
青年人舉行婚禮是人間美事,可下面這位小伙子用幽默使其婚禮錦上添花。
小伙子姓張,新娘姓顧,他借著兩人的姓做了一次令人叫絕的戀愛經驗介紹:
“本新郎姓張,新娘姓顧。我們尚未認識時,我是東‘張’西望,她是‘顧’影自憐。后來我‘張’口結舌去找她,她說她已有所愛,我‘張’皇失措,勸她改弦更‘張’,她說現在只好‘顧’此失彼了。我大‘張’旗鼓地追求她,她左‘顧’右盼地等著我。認識久一點,我就明目 ‘張’膽,她也無所‘顧’忌。于是,我便請示她擇吉開‘張’,她也欣然惠‘顧’。”
小伙子句句掛“彩”,調侃令人喜笑顏開。在這里,幽默是幸福之花,歡樂之果,是剛啟封的美酒,是暖融融的春風。
幽默是一種心理體驗
幽默的心理體驗是通過言行公之于眾的,因此表達幽默有有聲語言、書面語言、體態語言等手段。幽默的表達貴在自然,某些有做作痕跡的幽默雖然也能激起人們的興趣,但給人留下的感覺并不怎么好:人們會認為這些裝模作樣的幽默不過是嘩眾取寵。可見,富有幽默感,秉持著幽默稟性對每個人是多么重要。而沒有這種素質的人一旦意識到幽默的重要性,必然會鋌而走險,硬行施展生疏的幽默技法,結果當然很差,給人們的感覺簡直與拿腔拿調、忸怩作態的小丑無異。
天災之年,有一對夫妻三天沒吃東西。兩人商量,把家里一只養了一年多的叫阿黃的狗殺掉充饑。一家子坐在桌旁吃完了阿黃的肉,收拾桌子時,丈夫對妻子說:“如果把這些骨頭給阿黃的話,它會多高興呀。”
這個幽默對丈夫和妻子都是一種心理體驗。丈夫的表達反映了其自嘲自慰、盎然生趣的樂觀精神。妻子聽了以后心里當然是苦澀的。但他們都不因為生活的艱難而沮喪,而是會心一笑,以微笑品味著生活的艱難。
有時候,我們看到一個很幽默的人或者是一個著名笑星,盡管他沒有特意做出什么幽默的動作和表情,但普通的一句話也能使人感受到一股緩緩而來的清新濃郁的幽默意味。
有一次,一位記者到馮鞏家采訪,馮鞏夫婦并肩坐在長沙發上。夫人顯得很文靜,把說話的機會都讓給了笑星馮鞏。主持人問馮鞏的夫人叫什么,馮鞏搶著說:“她叫愛卉,換過來說就是‘會愛’。”
“你兒子今天沒在家,他長得像誰呀?”
“漂亮方面像我,聰明方面像她。”
笑星的應答靈活俏皮,逗人發笑。
幽默的自然性是和動作、姿態、表情的自然性融為一體的。
在一次激烈的保衛戰中,斯大林領導的蘇聯紅軍打退了敵人最后一次猖狂的進攻,通信兵前來報告:“敵人正在撤退!”斯大林馬上不假思索地糾正道:“不,敵人正在逃跑!”
從斯大林那威嚴的表情和斬釘截鐵的口吻中可以知道,他沒有也無心幽默,但這兩句話關鍵詞語的更換卻傳達出了豐富的幽默內涵。
理兒不歪,幽默不來
矛盾、奇巧、意外、反常、失敗、錯亂是幽默的必然屬性。俗話說:“理兒不歪,笑話不來。”
幽默不會產生于平庸與蒼白之中,而是來自于意想不到的震撼。著名的幽默大師諾曼·N·霍蘭德認為幽默的最大特點是不協調性。這是很有道理的。下面這則幽默最能說明這點:
某企業主想請某主教為其作一則廣告。但他沒有把話完全說明白,只是說請他去說教……
企業主首次出價10萬元。
主教只是搖頭,而不說話。
“30萬。”企業主一下把價格提高到原來的3倍。主教依然搖頭不語。
“50萬!”主教的頭搖得更厲害了。
這時,一位神職人員走上前去,低聲對主教說:“主教大人,50萬元可以辦許多的事情啊!你為什么還不愿意呢?”
主教回答說:“你知道他要我講教完后說什么嗎?他要我不說‘阿門’,而說‘××可樂’。”
企業主的要求很離譜,一個主教怎么能以商品廣告來代替嚴肅的教語呢?正是這種不協調性產生了幽默。
同時,矛盾也可以產生幽默。
樹上的兩個蘋果瞧著這個世界。其中一個說道:“瞧這些人打呀殺呀……總是不能和睦相處,說不定哪一天,這世界要由我們蘋果來統治了。”
另一個回答說:“交給我們?是交給紅的還是交給綠的呢?”
從蘋果的對白中,我們不難感到言行矛盾時所能產生的幽默意味。
奇異也可以產生幽默。新奇意外的表達可給人一種意想不到的感覺,讓人倍覺突兀,幽默也由此產生。
有三位朋友同住在旅店的45層樓。一天晚上電梯壞了,他們不愿意另換住處,于是一起爬樓。為了消除疲勞,其中一個人不斷地講笑話。好不容易爬到了43層,大家早已疲憊不堪,于是決定休息一下。一直講話的人對另一個人說:“現在輪到你了,彼得。由你講一個長一點的故事,情節要有趣味,最后來個使人傷心的結局。”
于是彼得開口了:“故事不長,卻讓人傷心極了,因為我把房間鑰匙落在了一樓大廳里。”
這個故事的結尾讓人倍感意外,因而幽默意味油然而生。
反常也可產生幽默。人類的思維方式一般是恒定的,如果不守常規,一味反常,就會產生不協調感。
有一天,國王問阿凡提:“阿凡提,要是你面前一邊是金錢,一邊是正義,你選擇哪樣呢?”
“我愿意選擇金錢。”阿凡提回答。
“你怎么了,阿凡提?”國王說,“要是我呀,一定要正義,絕不要金錢。金錢有什么稀奇?正義可是不容易找到的啊!”
“誰缺什么誰就想要什么,我的陛下。”
一分鐘小幽默大智慧
◎ 妙計
法官:“我無論如何也無法相信,這樣一位體面的、持重的男子竟能動手打像您妻子那樣的一個嬌小脆弱的女人。”
約翰斯:“可是她罵我,折磨我,使我完全失去了耐性。”
法官:“她說了些什么?”
約翰斯:“她喊道,‘來吧,打我吧,我不怕。來呀,來呀,只要碰我一下,我就把你拉到那個禿頭的老傻瓜——法官那里去。’”
法官:“本案撤銷。”
■真正的智慧在于舉重若輕,能夠四兩撥千斤,一句話就能夠扭轉乾坤。動動你的腦筋吧,也許一條妙計就能夠反敗為勝。
◎ 一語雙關
杰拉爾德·R·福特是美國第38任總統。他說話喜歡用雙關語。有一次,他回答記者提問時說:“我是一輛福特,不是林肯。”
■眾所周知,林肯既是美國歷史上一位偉大的總統,又是一種最高級的名牌小汽車;福特則是當時普通、廉價而大眾化的汽車。福特說這句話,一是表示謙虛,一是為了標榜自己是大眾喜歡的總統。
◎ 保密
記者向基辛格探問導彈和潛艇的情況,基辛格聳聳肩道:“我的苦處是,數目我是知道的,但我不知道是不是保密的。”
記者馬上說:“不是保密的。”基辛格反問道:“不是保密的嗎?那你說是多少呢?”記者只能“嘿嘿”一笑。
■難以開口時,最好也把對方置于難以開口的境地。
◎ 丑孩子
一名婦女抱著一個孩子坐上公共汽車。司機看了一眼孩子,突然說道:“我一輩子都沒見過這么丑的孩子!”氣憤的婦女走到最后一排,坐下后,對旁邊的一名男子說:“這個司機剛才侮辱了我!”那人答道:“您趕緊去找他算賬,我來替您抱這個丑猴子!……”
■表面溫和的言語實際藏著殺人不見血的快刀。
◎ 恭維話
達爾文被邀赴宴。宴會上,他恰好和一位年輕美貌的女士并排坐在一起。“達爾文先生,”坐在旁邊的這位美人帶著戲謔的口吻向科學家提問,“聽說你斷言,人類是由猴子變來的。我也是屬于你的論斷之列嗎?”“那當然嘍!”達爾文看了她一眼,彬彬有禮地答道,“不過,您不是由普通猴子變來的,而是由長得非常迷人的猴子變來的。”
■既能堅持自己的原則,又能詼諧地緩解別人對你的敵意,實在不失為一種有效的交際智慧。
◎ 回敬
第二次世界大戰時,德國法西斯頭目之一戈林問一位瑞士軍官:“你們有多少人可以作戰?”“50萬。”“如果我派百萬大軍進入你們國境,你們怎么辦?”
“那我們就每人打兩槍。”
■面對強敵,吹胡子瞪眼是沒有用的,最主要的是要讓對方在你嘴角的一絲笑容中看到殺機。
◎ 機智地回避
美國影歌雙棲女明星卡羅爾·錢寧早年在夜總會唱過歌。接受采訪時,一些聽眾會提出有關她的私生活的問題。有一次,一位男士問她:“你記得使你十分窘迫的時候嗎?”
“是的,記得。”卡羅爾回答道,“下一個問題呢?”
■當面對尷尬的問題時,你有兩種選擇:第一,轉移對方的注意力;第二,不給對方繼續說話的機會。顯然,第二種方法比第一種辦法更具有殺傷力。
◎ 快樂的叫喊
美國第36任總統林頓·約翰遜很喜歡逗小動物玩。一次,他當著攝影記者的鏡頭,揪著自己養的小獵狗的耳朵,把它拎起來,小狗尖叫不止。他還說:“我喜歡聽它們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