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8章 吹盡狂沙始到金
- 公瑾華年書之赤壁無風
- 秋鶴雨燕
- 1704字
- 2021-12-21 22:21:24
諸葛亮的臨時住所亮著燈。
周瑜沒帶親兵,自己一身布衣,悄無聲息地來到江灘。值哨的兵士見是周瑜,立刻行軍禮,剛要喊大都督,周瑜擺擺手,示意他們不要作聲。他心里明白,諸葛亮初出茅廬,正需要建功立業的時候,尤其是要在劉備面前樹立他第一謀士的地位。這次的失敗也不能全怪他。畢竟他雖然飽讀書典,卻從未獨立率兵打過硬仗。比起自己來實戰經驗太少了。周瑜擔心這個諸葛子瑜的幼弟經此失敗,會意志消沉,也怕他失去劉備的信任。要是這樣,自己這個年齡和他大哥相仿的主帥實在是沒盡到鼓勵后輩的責任。
周瑜從十八歲起就混跡軍旅,十九歲縱橫江東,大小數十仗,可謂槍林箭雨中闖過來的。二十五歲任中護軍,以東吳最高軍事領袖的身份輔佐少主孫權。比起才出道一年只有二十七歲的諸葛亮,雖然只比他大六歲,卻覺得自己是他的前輩一般。無論戰場還是官場,經驗要比孔明多了不少。他深知僅僅飽學多才是不夠的,要想在劉備那里立足并有舉足輕重的地位,孔明就要得到劉備的佩服和尊敬才行。
這次失敗的草船借箭無疑會讓劉備對諸葛亮的信任和才能大打折扣。他必須拉孔明一把,才算對得起自己在東吳的同袍和好友諸葛瑾。
想到這里,他拿定主意,快步來到諸葛亮的營帳。
“大。。大都督?”諸葛亮的親隨在樊口見過周瑜一面。僅僅一面,他們已經記住了他。這位英武挺拔的東吳左都督實在是俊朗得緊。因為左為正,右為副,劉備的手下也覺得東吳兵士們對周瑜的昵稱‘大都督’更符合他氣度恢廓,雄姿勃發的樣貌個性。也就隨口稱呼“大都督”了。
周瑜淡淡一笑,稍一拱手,作為回禮。那個親兵見位高權重的東吳大都督給自己回禮,受寵若驚,扯起嗓子大喊:“諸葛先生,東吳大都督到”。
這一嗓子,把帳子內的兩個人嚇了一跳。
急忙奔出來,“公瑾,你怎么也不知會一聲就來?”最先出來的是魯肅魯子敬。后面跟著一身常服的諸葛亮。
“子敬,你也在?”
“見過大都督。“諸葛亮恭敬地深施一禮。
“孔明過江勞軍,瑜未曾款待,深感不安。故而今夜來和孔明溫酒暢談。既然子敬也在,那就更好了。”周瑜笑著說。雙睛明亮如火。
“公瑾,你連個隨從也沒帶,哪里來的美酒啊”魯肅面帶狡黠,心想,你是來找我們倆麻煩來的吧。
“子敬,少安毋躁,酒菜馬上就來”說罷,周瑜從袍袖里抽出一支精致的竹簫,放在唇邊輕輕吹了幾聲。只少待片刻,帳子外傳來了雜沓的腳步聲:“都督,你要的酒菜送來了”
進來的是周峰,指揮著幾個兵士抬來了小爐,各式精致的小菜一共六盤。還有一小籃子精致的烤餅。
諸葛亮是瑯琊人士,又常年在隆中躬耕,很少吃到江南的菜式。雖然每一兩年就到東吳看望大哥大嫂,但諸葛瑾家里的菜式也大多是老家的口味。此刻見這六個小盤,每個都是精致的荷花狀,揭開盤蓋,里面是色香俱佳的吳式下酒菜。
“嗯,孔明,看來大都督還真是特意準備了酒菜啊。來嘗嘗,這可都是我吳郡精致的菜式,就是吳侯宮中,也未必有如此手藝。”魯肅道。
孔明看向第一盤,是白色的米粒軟糯地煨在新鮮的荷葉里。“這是荷葉米飯么?”他夾起幾粒米放進嘴里。驚訝道:“是魚肉的味道?”
周瑜笑著說:“這是拙荊自創的做法,她還起了個名字叫做‘魚米之鄉’是把新鮮的魚去刺,剁成泥,制成米粒狀,再放在荷葉上蒸。”
“魚的鮮美加上荷葉的清香,真是絕配啊”魯肅也夾了一著:“公瑾,你好口福!”
周瑜親自把裝清酒的瓷盅放進爐上的小甕,用一把羽扇輕輕扇動,爐火漸旺。把初冬的大帳熏得暖洋洋。
“孔明,你我幾次失之交臂,今日一見,果然是瑯琊諸葛氏精英。周瑜佩服。”
“大都督,你這是取笑我?”諸葛亮心中暗想,周瑜明明知道自己的一個昏招,差點丟了自己和魯肅的性命。還夸自己是精英,這是想侮辱自己還是侮辱主公劉備?
“孔明,勝敗本是常事。瑜從不以勝敗論英雄。孔明出仕一年,就自告奮勇替劉豫州分憂,先是去吳郡說服吳侯,再是膽氣干云,趁著大霧彌江,接近曹操水師大營,這些都說明足下胸中有宏圖,絕非一時成敗可評價”周瑜臉上誠懇真摯,星眸熠熠生輝。“如果足下愿意,可否轉投吳侯,與令兄和周瑜成為同袍?”
“公瑾!”魯肅嚇了一跳,急忙制止周瑜。“公瑾,你。。。這么說有些唐突了吧?”
“子敬,我知你和孔明政見相類,都具天下三分之謀略。只是孔明先生若能和你我同侍吳主,這天下如何,還待商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