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1950年 汽笛文學的火車頭向新時代開來

1.鐵路文學的發(fā)刊詞或汽笛元年

作為新中國歷史最悠久也影響最大的文學副刊之一,《汽笛》文學副刊在1950年10月11日正式創(chuàng)刊,以1/2個版面的容量宣告了鐵路文學元年的嘹亮汽笛。這期《汽笛》經過當時剛調入《人民鐵道》報的著名“抗戰(zhàn)作家”李克異的精心約稿,刊發(fā)了著名作家茅盾特地為《汽笛》文學副刊題寫的《歌頌人民鐵道》,算是發(fā)刊詞。還刊發(fā)了來自天津北站的鐵路工人作者滕鴻濤寫的散文《汽笛的聲音》,滕鴻濤是這個時期《人民鐵道》報文藝副刊比較活躍的作者。“汽笛的聲音更增加了我對自己工作場所的親切和熱愛,住在離站不遠的工友們,在聽到汽笛聲音時,我想他們的感覺和我并沒有什么兩樣。”

《汽笛》創(chuàng)刊號刊發(fā)了董迺相的《紅旗》,以及李克異翻譯的蘇聯(lián)詩人馬爾夏克的詩《戰(zhàn)爭列車》來配葉菲莫夫的漫畫,《人民鐵道》文學副刊的創(chuàng)刊發(fā)出了時代洪亮的汽笛聲音,融合了時代性、鐵路性、文學性,體現了強烈的“人民鐵道為人民”的“火車頭”時代特色。

《人民鐵道》報老報人方度后來撰文回憶當時的情況時寫道:“《人民鐵道》報創(chuàng)刊時就很重視文藝。起初一段時間,主要是組織和幫助鐵路職工寫文藝稿件,不僅發(fā)表工人創(chuàng)作的散文、詩歌等作品,就連組字畫兒、順口溜兒這類稿子也用。作家葉楓從太行山老解放區(qū)來《人民鐵道》報工作以后,老區(qū)來的作家寫稿逐漸增加。作家楊朔就寫過《風雪北黑線》,歌頌鐵路職工在北安——黑河鐵路上艱苦奮斗的精神。”

談及《汽笛》作為《人民鐵道》報文藝副刊的刊名的緣由,方度回憶道:“1950年,抗戰(zhàn)作家李克異調來編副刊。他極力主張給副刊取個響亮的名字,以突出鐵路職工這塊文藝園地的特色。那時編輯部大部分人在一間大屋子辦公,十多張桌子分幾攤擺放,大家交談很方便。在醞釀文藝副刊的名稱時,有人主張仍然沿用《鐵道文藝》的名稱,認為這個名稱最直觀、最明確。許多人認為這個名稱的確實實在在,只是難以給人想象力和吸引力。大家浮想聯(lián)翩,妙語如珠,提出了許多新穎的名字。在眾多的備選刊名中,李克異最贊賞《汽笛》。大家也認為汽笛好,汽笛是近代工業(yè)的產物,是火車的象征,它聲音嘹亮,給人警示,催人奮進,用《汽笛》作《人民鐵道》報文藝副刊的刊名,既含義深遠,又很貼切。”

確定了“汽笛”的刊名后,李克異馬上行動起來,給茅盾、郭沫若等著名作家寫信聯(lián)系約稿,并特地請郭沫若為《汽笛》題寫刊名。因為郭沫若工作繁忙,他的《汽笛歌》和題寫的《汽笛》刊頭過了一段時間才收到。1950年12月21日《汽笛》第20期的時候,啟用郭老為《汽笛》題寫的刊名直到今天。這一期還刊發(fā)了郭沫若的詩歌《汽笛歌》。“人民鐵道長又長/汽笛的聲音多洪亮”立刻傳遍了大江南北、長城內外,在鐵路職工中引起強烈反響,極大鼓舞了鐵路工人的干勁。

20世紀50年代的《汽笛》副刊由于有李克異等有文學創(chuàng)作經歷和報紙副刊編輯經驗的文藝工作者的加入,集結了當時不少著名作家的來稿。第20期《汽笛》還特地刊發(fā)了《希望大家多寄稿》的約稿信,算是鐵路文學的第一次“汽笛”集結令。新生的《汽笛》和人民共和國一起成長壯大。

創(chuàng)刊初期的《汽笛》副刊非常重視小說創(chuàng)作,1950年10月14日的《汽笛》第2期用了全部副刊版面來刊發(fā)的來自上海的輕影描寫機務段生活的小說《關系》,在當時引起不小的反響。

1950年10月18日的第3期《汽笛》刊登了張德裕的《一個英雄的成長》和高毅生的《團結就是力量》。

1950年10月21日的第四期《汽笛》上,蘇聯(lián)作家A·阿夫古斯泰紐克的散文式小說《我怎樣成了司機》描寫一名火車司機的成長史,寫的風趣生動,引人入勝。這一期的《汽笛》版面篇幅近整版的2/3,內容更豐富,有馮影寫的描寫機務段沸騰生活的小說《團結立功》,有加里的“墻頭小說”《一件小事》,還有牡丹江鐵路分局政治處劉成軒的詩歌《她畫了我們敬愛的金日成》。

1950年11月1日的《汽笛》刊登了李永的“出國日記”——《我看到的朝鮮》。

20世紀50年代,《汽笛》刊登了不少反映中蘇友誼的文學作品。1950年11月8日的《汽笛》上,主打作品是彭敏“為紀念十月革命33周年而作”的《和蘇聯(lián)專家西林在一起工作的時候》,描寫作者先后在修建第二松花江橋和隴海鐵路的時候,和蘇聯(lián)有名的工程師西林,一起生活和工作的場景。在這篇寫于1950年十月革命節(jié)的散文最后,彭敏這樣寫道:“我要為祖國做更多的工作,因為我和蘇聯(lián)專家西林在一起工作過。”這一期還刊有加里編輯的三則《中蘇友誼小故事》。

1950年11月14日的《汽笛》,刊登了著名女作家草明的長篇小說《火車頭》的第18章《三諫劉廠長》。《火車頭》共有23章,《汽笛》為草明的這部小說所加的編者按這樣介紹:“《火車頭》這篇小說是寫北京解放前夕,東北某鐵路工廠工人們積極生產,克服困難,并致力于發(fā)明創(chuàng)造。但由于管理干部的保守和不善于接受職工的合理化建議,使生產走了很多彎路。去年三月中共二中全會后,這個工廠開始轉變,經過領導干部與全體職工的努力,該廠生產走上了軌道。”

1950年12月7日,《汽笛》副刊刊登了茅盾的《剝落“蒙面強盜”的面具》。

1950年12月21日,出刊已經20期的《汽笛》啟用了郭沫若題寫的刊名和郭沫若專為《人民鐵道》而作的《汽笛歌》:

人民鐵道長又長,

汽笛的聲音多洪亮。

運輸我們的人民武裝,

增強我們的神圣國防,

肅清反動力量,

把侵略者趕出東方。

人民鐵道長又長。

汽笛的聲音多洪亮。

運輸我們的人民食糧,

提高我們的生產數量。

粉碎麻痹現象,

把新中國造成天堂。

雖然《汽笛》只有1/2個版面容量,創(chuàng)刊初期還是連載了蕭也牧的小說《沙城堡的風暴》、葉千的長篇小說《工人花》,分三期連載了著名作家草明在當時很有影響的長篇小說《火車頭》的節(jié)選,這些文學作品在當時深受讀者的歡迎。詩歌方面著名詩人徐放的《人民祖國之歌》、著名詩人蕭三的《十月革命一聲炮響》、鐵路詩人路工的鐵路工人抗美援朝題材《看呀,他那雙高伸天空的手》等都算是《汽笛》副刊創(chuàng)刊元年的開卷詩。

2.《汽笛》文學副刊50年代的沿革

1951年1月11日第27期《汽笛》發(fā)表了著名作家楊朔寫的歌頌志愿軍戰(zhàn)士保衛(wèi)和平的《平常的人》。作家成澤的《兒童鐵路》寫的是他訪問斯大林格勒的兒童鐵路的見聞。第32期的《汽笛》全版發(fā)表了兒童文學作家任溶溶翻譯的蘇聯(lián)柯諾諾夫的《列寧的故事》之《七十一號機車的司爐》和《U字第一二七號火車頭》兩篇故事。第56-57期《汽笛》發(fā)表了姚錦、李克異的小說《戰(zhàn)斗》是鐵路題材小說的探索之作。

1951年5月26日的《人民鐵道》報第2版發(fā)表了著名詩人柯仲平的長詩《加強我們的愛國生產大競賽》,是“曾朗誦在慶祝西安鐵路分局勝利的大會上”的激情之作。這期副刊版面沒有放“汽笛”的刊頭。

1951年《汽笛》副刊似乎出版的頻率減少了,到1951年7月14日才出現一期《副刊》,也沒有放上郭沫若題寫的“汽笛”刊頭。1951年7月17日《人民鐵道》第二版“副刊”刊發(fā)了署名“副刊組”的《啟事》,向“全路職工同志”約稿,稱“我們歡迎你們給‘副刊’寫稿”。這一時期發(fā)表了不少抗美援朝的詩歌。鐵路記者作家平水的小說也經常發(fā)表。

1951年7月24日,“副刊”發(fā)表了“久未露面的”作家李克異的在藝術描寫上有創(chuàng)新的小說《友情》:“敢情劃船比開火車累。”小說寫的是蘇聯(lián)來的“開火車”的蘇聯(lián)專家安德列夫和中國鐵路工人的友誼。小說安靜如水的心理、氛圍描寫在當時那個火熱戰(zhàn)斗的年代是文學描寫上少見的藝術突破,很有新意。這篇短篇小說用2期的篇幅連載。

值得一提的是,創(chuàng)刊初期的《汽笛》用大量篇幅刊發(fā)了報告文學性質的一線特寫“生活報告”,是當年《汽笛》的一個主要特色。先后發(fā)表了大連鐵路工廠封人的《修爐》《安德列也夫和燜鐵爐》,胡巖龍的《用腦筋來戰(zhàn)斗》,劉成軒的《張玉梅》《張文祿和755機車》,阿鳳的《入隊式》。

1951年8月14日,刊發(fā)了王學儉的《火線上的鐵道兵》。著名作家碧野的《為了偉大的祖國和幸福的生活》寫的是作家到南口鐵路工廠的生產大競賽運動。另外,連環(huán)畫也是比較有特色的藝術表達形式,在《汽笛》創(chuàng)刊初期,刊登了不少連環(huán)畫創(chuàng)作作品。如1950年12月12日由中央美術學院研究部集體創(chuàng)作的《美帝侵華史》、1951年8月11日的《特等英雄王永貴》。

1952年10月1日,《人民鐵道》報改版“副刊”為“文教版”。10月4日的第一期“文教版”刊發(fā)了平水的記天蘭路的勞動模范張維田的《新社會給帶來無限的力量》和活躍的阿鳳的“生活報告”《提升》等。在《歡迎大家寫稿》的啟事中特別說明文教版的內容是涵蓋“包括黨的生活、職工生活、文學藝術作品等”。

1952年11月12日的第三版刊發(fā)了袁文殊“為慶祝蘇聯(lián)影片展覽”而寫的《為和平,為新的人,為人類更美好的將來而斗爭》和葉圣陶的《蘇聯(lián)對于藝術的要求》兩篇電影和藝術的文章,配發(fā)了蘇聯(lián)電影《難忘的1919年》《金星英雄》《頓巴斯礦工》的劇照。1952年12月6日和10日連發(fā)2期的蘇聯(lián)弗索羅烏金的報告《列車駛向高坡》是比較有可讀性和藝術水準較高的報告特寫,是由黃乃勇譯自蘇聯(lián)1952年第40號《星火》雜志的。這個時期的《人民鐵道》報已經很少發(fā)表小說、詩歌等文學作品。

1956年《人民鐵道》的副刊陣地基本是《文化園地》。1957年元旦號的《文化園地》刊發(fā)孫希武等詩歌作者的詩歌作品,集結在“贊美我們的勞動”這一欄題下,同期還刊發(fā)了蔣世文、龔光來的描寫鐵路中級技術學校出來的三個鐵路職工生活和友誼的小說《有這樣三個年輕人》。1957年2月14日的《文化園地》介紹了《俄羅斯音樂之父——格林卡》和一篇400字左右的《提琴二三事》。

1957年4月13日。總第937期《人民鐵道》報第三版刊發(fā)“編者的話”宣告:“‘汽笛’副刊從這期開始與大家見面了。”“這是一個文藝副刊,今后它將是刊載一些主要是反映鐵路職工各方面生活的各種形式的文藝作品。它如同剛剛出土的幼苗一樣,需要廣大讀者和作者積極扶植,使它能茁壯地成長起來。”熱情的編者希望“汽笛能成為真正鼓勵職工們前進的號角”。

這期整版篇幅的《汽笛》副刊沒有放上著名的郭沫若題寫的刊名。刊發(fā)了莊員的小說《前夜》和朱玉昆的詩歌《托春風帶個信》等文學作品。在《汽笛》創(chuàng)刊初期的有影響的主要作者滕鴻濤“重出江湖”,發(fā)表了小說《他沒再錯下去》(連載二期),描寫的是調車場剛入路的青年職工江云的成長故事。

1957年6月25日的《汽笛》約來了著名詩人雁翼的詩四首《川黔鐵路詩簡》,是當時少有的佳作。“詩人啊,握一握這使山河生畏的手吧/不要忘記,這手也曾在炮火里舉刀揮槍/然而,你拿來一束世界上最美麗的鮮花/請相信,這手也能承擔,一點枝葉也決不會損傷。”《手》。在另一首《照片》里,詩人寫起“我的寫字臺上立著一張放大的照片”,“我愛這照片里的山河并不僅是它屬于祖國/照片里我看見了更多的山河在日夜改變/工人兄弟啊,不管是什么時候,上午或深夜/每看到照片我的心就立刻飛到你們身邊。”這是詩人1957年6月10日深夜寫于重慶的詩歌。

1957年9月24日第四版下半個版面又突然放上了美術字體的“汽笛”刊名。當時正是我國“反右派”進行時。該期《汽笛》發(fā)表了王兆林的《老工人的心》,描寫的是裝卸作業(yè)所內養(yǎng)老工人的幸福晚年的故事。胡羊的《不同時代的不同的夜》則回憶了1948年他教書的時候丟錢并與舊政府警察發(fā)生糾葛的一段往事。

1957年10月17日的“下一期”《汽笛》則再次換了另一種美術字設計的“汽笛”刊名。選摘了同年6月首發(fā)在《詩刊》上的董必武的舊體詩《聞長江大橋成喜賦》:“天塹分南北,三城鼎足然。夢思仙杖化,喜見鐵虹懸。武漢連一氣,龜蛇在兩端。滔滔流不盡,蕩蕩路無偏。喜鵲樓非舊,晴川閣尚全。游觀當日暮,何物惹愁牽。”

1957年11月14日的《汽笛》副刊轉載了蘇聯(lián)《汽笛報》依·科科烏林寫的報告文學《在調車員家中作客》,透過來莫斯科編組站探望任調車員的姐姐的妹妹的視角,反映了蘇聯(lián)鐵路工人的生活。11月19日的《汽笛》刊發(fā)了宋玉芳回憶在蘇聯(lián)列寧格勒鐵道學院學習往事的《我的蘇聯(lián)媽媽》,是一篇感染人心的散文作品。

1957年12月24日的《汽笛》刊登了《向讀者、作者告別》的啟事:“《汽笛》自今年春季出刊以來,在廣大讀者、作者支持下,反映了職工群眾建設祖國中的英雄模范事跡,鼓舞了廣大職工更加積極地為祖國的社會主義事業(yè)奮斗。”稱“在本報停刊前的最后一期《汽笛》刊出的時候”,感謝作者、讀者的支持關懷,“并向讀者、作者告別”。

這“最后一期”《汽笛》發(fā)表了“本報特約稿”——蘇聯(lián)作家維·金琴的采寫土耳克斯坦-西伯利亞鐵路上阿克斗卡車站建筑工地的記事《在“友誼之路”工地上》。

從1950年10月11日到1957年12月24日這七年的時間,是《汽笛》文學副刊從創(chuàng)刊到發(fā)展的七年,也是鐵路文學開創(chuàng)性的七年,是中國鐵路文學鼓足勇氣的七年,為中國鐵路文學史積累了極其珍貴的思想史和文學史的史料。作為唯一的在全國、全路范圍發(fā)行的大報,《汽笛》文學副刊可以說是鐵路文學最主流、權威的“唯一”文學陣地,這樣的作用是其他的文學陣地所無可替代的。《汽笛》文學副刊在1950-1957這個歷史階段,其發(fā)展軌跡和取得的成績是很值得當代文藝理論界和史學界研究的,在某種意義上也可以說,《汽笛》文學副刊史也就是鐵路文學生成發(fā)展史,是寫給未來的火車回憶錄。遺憾的是,這一階段的鐵路文學歷史、理論研究直到今天還是空白,不能不說有所缺憾。

主站蜘蛛池模板: 嘉峪关市| 河源市| 通化县| 嘉鱼县| 府谷县| 行唐县| 民权县| 林周县| 东莞市| 大丰市| 延边| 高州市| 门源| 炉霍县| 五台县| 辉县市| 甘肃省| 龙海市| 横峰县| 泾源县| 茌平县| 建昌县| 旬阳县| 武平县| 公安县| 介休市| 额济纳旗| 胶南市| 章丘市| 义马市| 花莲县| 普陀区| 建阳市| 五台县| 固安县| 鹰潭市| 南京市| 大关县| 新乐市| 湘乡市| 化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