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1章 今天媽媽發言
- 喜歡,即好
- 朱莉
- 1550字
- 2020-06-04 10:02:14
2014年末,媽媽喜獲“最美杭州人提名獎”。頒獎詞中稱媽媽為“低碳生活領航者”“志愿服務的帶頭人”“社區創新工作的先行者”……在我看來,“發揮余熱,樂于奉獻”是媽媽的閃光點,所以她獲得“全國志愿者特殊貢獻獎”是實至名歸,而“低碳工作室”和“湖濱晴雨工作室”的出彩,更讓媽媽成為社區黨員中耀眼的明星。
2007年,自從浙江電視臺民生休閑頻道重點打造的新聞互動節目《社區發言人》閃亮登場后,媽媽就一下子忙乎了起來。
這是省臺一檔每天播出的節目,由每個社區選出來的人作為發言人,由社區發言人講述發生在我們身邊的事。不管是大事、小事、芝麻綠豆事,都由社區發言人來當主持,一改新聞節目由電視臺主持人述播的傳統形式,再加上被安排在每晚的黃金時間以及省里有名的電視欄目“1818黃金眼”的中間,所以在社會中有著一定的收視率。
我記得第一次媽媽做節目是在一個春暖花開的日子里,那次節目是講社區黨員推著坐在輪椅上的老奶奶去看美麗的西湖。
退休前當過老師、退休后又在社區做書記的媽媽,要讓她拿著話筒發言,是件輕車熟路的事。
結果,媽媽第一次出師,就是當天節目中短信支持率最高的一名。第二天節目直播時一公布,她的高興勁比任何一次上臺領獎還要足。
從第一次起,媽媽做過很多期《社區發言人》,我能記得的卻不多:
某一幢樓的樓道燈裝好了,卻不亮;
某一小區的保安見一小偷在偷電動車,卻因為年老體邁不去抓;
某一單位的門衛不讓一位憋急了尿的行人入內小便;
某一公交站沒有遮陽棚讓候車的人被暴曬;
吳山廟會上發現了很多好玩的行頭;
鄰居節上的烹飪比賽有市民做了與奧運有關的佳肴;
……
由于在眾多的社區發言人中,媽媽是屬于一點即通的悟性較高者,而且主持節目時總是滿臉微笑,很有親和力,所以那時幾乎每周她都要上鏡。
她開始經常總結著在鏡頭前自己的表現:“笑容可掬到底是好的哦”“話筒要拿得低一點,要不擋住自己的嘴了”“我的包怎么忘了叫編導幫我拿一下”“以后盡管穿帶紅色的衣服”……
后來,《和事佬》節目的推出,媽媽又被選中,她開始忙乎在那些個家長里短的“劇情”中。每次接到節目組的電話,不管多忙,她總是答應下來,在城市的角角落落,拿著話筒的媽媽,就這樣奔波其中。年底,“最具親和力”的主持獎項,她喜滋滋地捧回來了。
再后來,為了搭建一個匯聚民智、交流溝通、推動發展、促進和諧的民主民生互動平臺,市委辦公廳、市政府辦公廳等與杭州電視臺推出了《我們圓桌會》節目。媽媽作為市民代表、民情觀察員和市長聯絡員,經常參與其中。
“居家養老生活改善”“三江兩岸綜合整治”“延安路拓寬后的展望”“杭州大氣污染防治法如何完善”“五水共治你我參與”等多次圓桌會中,獲得“全國志愿工作貢獻獎”的媽媽,每次都積極建言獻策。最讓她開心的一次,是市長拿著話筒跟她說“你是民情觀察員,我應該向你學習,學習你更貼近民生……”
媽媽提出的“調整60-69周歲老年人公交半價優惠”建議,被市政府采納后引起眾多媒體的關注,央視二套《小丫跑“兩會”》欄目還專程赴杭州進行采訪和報道。
媽媽提出的“建立企退職工大學”的建議,得到了市長的批復和采納,建立企退職工大學成為政府為民辦事的實事工程。
媽媽出鏡多了以后,我曾笑侃爸爸儼然成了她的經紀人。因為去電視臺,總是爸爸陪著去,如果不能參加錄播,爸爸會一直在演播廳外等候。錄完節目,爸爸會仔細向節目組詢問好播出時間、頻道,然后挨個通知我們一定要收看。
而每次,到了節目播放的時間,爸爸會早早地坐在離電視機很近的地方,臉上一直蕩漾著無比滿足的笑,那一臉的柔和,如熱戀般溫暖。
爸爸媽媽一起參加過的節目也有很多,爸爸的聲音永遠被收錄在杭州檔案館“杭州方言記錄者”里。低碳家庭PK賽中,爸爸媽媽還合力拿過獎項。
現在,媽媽經常說:“回家看電視哦,我做過節目了,繼續支持我。”
瞧瞧咱媽,真的是熱情高漲、干勁十足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