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從零開始學開公司(第二版)
- 姜天奇
- 1129字
- 2020-06-08 18:02:01
1.5 如何區別認繳制與實繳制
自2014年3月1日開始實施的新《公司法》將公司注冊資本實繳制改為公司注冊資本認繳制。在這種制度實施后,公司股東可以自主約定出資額、出資方式及出資期限等,并記載到公司章程中。那么,認繳制和實繳制有什么區別呢?是不是所有行業都可以實行認繳制?如果不是,哪些行業的公司不能實行注冊資本認繳制呢?
認繳制和實繳制的區別主要表現在以下三個方面,如圖1-15所示。

圖1-15 認繳制和實繳制的區別
(1)類型不同
認繳制公司一般涉及無重大風險類公司;實繳制公司一般涉及財產安全類公司。
(2)性質不同
認繳制不用再驗資,股東對所認繳的資本負法律責任;實繳制必須出資、驗資,把資金凍結在開戶行,驗證資本金。
(3)意義不同
認繳制為創業者提供了方便,不用先出資就可以把公司注冊下來;實繳制必須把出資額按規定期限實繳到位,從而限制了一部分人創業。新《公司法》最突出的亮點就是把注冊資本實繳制改為注冊資本認繳制,這一修改有三個方面的意義。
①有利于個體創業
新《公司法》將實繳制改為認繳制使設立公司更為便捷,成本更為低廉,這將更好地鼓勵個體創業,也將有助于提高我國整體的創新力。
②有利于我國建立信用體系
新《公司法》將實繳制改為認繳制有利于促進我國建立信用體系。因為在認繳制下,任何人都可以成立一個注冊資本為1000萬元甚至1億元的公司,這也意味著注冊資本的這一層含義將失去意義。在這樣的結構下,特別是在重大交易中,對控股股東的背景及信用調查成為重中之重。相應地,政府也將會隨之逐步建立市場主體(公司、控股股東、董事、高管)的信用體系。
③有利于推動資源配置方式的轉變
新《公司法》將實繳制改為認繳制有利于推動我國資源配置方式的轉變,使市場在資源配置中起決定性作用。
新《公司法》中提出的注冊資本認繳制并不適用于所有行業,根據現行的《中華人民共和國商業銀行法》《中華人民共和國保險法》《中華人民共和國外資銀行管理條例》等法律、行政法規及國務院的明確規定,目前暫不實行注冊資本認繳制的行業有27類,這些行業將繼續實行注冊資本實繳制。
不實行注冊資本認繳制的27類行業分別是:(1)采取募集方式設立的股份有限公司;(2)商業銀行;(3)外資銀行;(4)金融資產管理公司;(5)信托公司;(6)財務公司;(7)金融租賃公司;(8)汽車金融公司;(9)消費金融公司;(10)貨幣經紀公司;(11)村鎮銀行;(12)貸款公司;(13)農村信用合作聯社;(14)農村資金互助社;(15)證券公司;(16)期貨公司;(17)基金管理公司;(18)保險公司;(19)保險專業代理機構;(20)外資保險公司;(21)直銷公司;(22)對外勞務合作公司;(23)融資性擔保公司;(24)勞務派遣公司;(25)典當行;(26)保險資產管理公司;(27)小額貸款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