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我老公說了一句特別感傷的話:“到了我們這個年紀,一睜眼全是依賴自己的人,根本就沒人給我們依靠。”
他說,我們現在是大人了,上有老下有小,全都指著他吃飯。萬一有一天,他病倒了,他都不知道日子該怎么過。我也覺得,生了孩子之后,生活一下就開啟了hard模式。我想回去上班,可孩子需要人帶。
婆婆雖說在幫我帶孩子,但她畢竟年紀大了,身體不好了。
在我還是單身的時候,什么學區房,什么居住證都與我無關。我呢,一個人瀟瀟灑灑的,愛去哪兒去哪兒。我曾經和我的大學同學在一家很坑的單位待過。里面的老員工,全都私下里讓我們趕緊離開。
那家單位,包住。但住宿條件極差,所有員工分男女擠在兩個狹小的房間里。工作環境也極其地壓抑。就連到了飯點給自己點一份外賣,這么正常的事都得躲到衛生間里去,偷偷摸摸進行。因為老板娘一直看著,不讓員工摸手機。
我同學,干了十幾天,就直接拉著行李箱走了。我呢,還想著熬一熬,等到發了工資再走。卻不過就是比她多熬了幾天而已。
壓抑的工作環境,看不見出路,老板娘又是一個愛克扣工資,找員工茬的人,再待也沒什么意思。
換成現在,我哪怕是憋屈,可能也只能受著。
我原來有一個同事,四十有余了,沒老婆沒孩子,連女朋友都沒有。父母雙亡,唯一的一個弟弟也早已成了家。他一個人,在郊區租著一個小兩戶,一個房間自己住,另一個房間拿來放自己的書。
同事們都在背后可憐他,同情他。
結婚了,有了孩子之后,我才知道,他雖然沒依靠,但也沒牽掛,比我們這種有家有室的瀟灑自在多了。在家全職帶孩子的日子,不算有多苦。因為我的寶貝很乖。可我能很真切地感覺到,在結婚有了孩子之后,我就丟失了我的名字。
就好像,我不再是我自己,而是老公孩子的附屬。
母乳的過程很辛苦,有了切身體會之后,我知道了其中的不易。所以我在網上勸別的媽媽,如果不能母乳就不要勉強,孩子喝奶粉也能健康長大的。遭到了一大堆的攻擊。
“你不知道喝奶粉的孩子長大了更容易得糖尿病嗎?”
“怎么能說出這么不負責任的話!生了孩子不愿意母乳,那為什么還要生孩子!”
如此種種,不勝枚舉。
我感覺我不再作為一個人被尊重,而是成為了一個工具,名副其實的工具人。
那些選擇了丁克的,在我看來,就是選擇了一條相對輕松的路。而我現在已經是一個上了賊船的人了,只能選擇一條路走到黑了。孩子什么的,又不能塞回去。
產后第一年真的是太難過了,老公除了瞎指揮什么都不會,看著一個大活人成天就窩在沙發上,窩在床上玩手機,我心里就堵得慌。等到了第二年,孩子又到了叛逆期,貓嫌狗厭的,作天作地。
看著未來曲折的道路,我真的很想放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