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少年讀國學·三字經(jīng)
- 蕭史
- 395字
- 2020-05-22 15:26:35
陶母封鲊
原文
養(yǎng)不教,父之過;
教不嚴,師之惰。

清末民初《馬駘畫寶》之《官齋運甓》,講述陶侃受到王敦猜疑,不受重用,但仍珍惜光陰,勤于操練,每天早晚來回搬磚,以磨煉自己意志的故事
釋義
生養(yǎng)子女卻不教育,是當父親的過錯;對學生光教育而不作嚴格要求,是做老師的怠惰。
故事
陶母封鲊
東晉時期有個叫陶侃(kǎn)的人,不僅從小勤奮學習,而且十分注意人品,這一切都是與他母親對他的嚴格教育分不開的。

東晉青瓷盤口壺
陶侃當了管理漁業(yè)的小官后,有一年托人帶回去一壇腌(yān)魚(古人稱腌魚為“鲊”,音zhǎ)孝敬母親。陶母得知腌魚是公家的東西,十分生氣,就用封條把壇子封好,讓人把魚退回去,并寫信告訴陶侃:“你是朝廷官員,怎么能用公家的的東西孝敬母親呢?這是為政不廉??!”陶侃看到信后十分震驚,深感愧對母親。此后,他時時以母訓警誡自己,奉公守法,清正廉潔,最終成為歷史上著名的賢臣。

明呂坤撰《閨范》中的《陶母封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