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生活中,我們遇到的各種事情,像是寫作遇到的種種溝壑,困境數不勝數,有些時候我會相當痛恨它。
為何人生不能一帆風順,心想事成,某天突發奇想的去買件彩票,一開獎就能中個幾千萬。街頭巧遇一個女孩,剛好一見鐘情,然后有一段美妙的姻緣,就像書中所寫,電視上所演的那樣?
可等到我,真正坐下,沉思著一切,將自己保持在一個高度客觀的狀態時,我有些明白了。
從我出生到如今,所發生的的事,如果簡簡單單的編成故事,恐怕未必會比一本精彩的小說來的差。
只是我們拿到的可能不是那個好的劇本,但是如果有能力,肯定能改寫一個我們想要的結局,前提是我們能夠付出努力。
其實在我成長的這段時間,能夠聽到年齡大的人對我們年輕一代最大的控訴就是:‘現在的年輕人吃不得一點苦’
我相信這句話并不只是我一個人聽到,相信大多數的年輕人一定都被自己身邊的年長之人,甚至是自己家里的長輩這樣教訓過。
這里講一下我第一次聽到這些話的時候,我是什么反應。我第一反應是,這算怎么回事,時代不同了,你怎么能這么說呢,時代不同了啊,要說最能吃苦的應該是生活在茹毛飲血時代的人類祖先,歷史給予我們強大的東西太多了。
但最初的人類可是什么都沒有,洪水猛獸,隨時都可能讓他們喪命,近百年,近千年的人們會比那些最初的人類還能吃苦嗎?
人生下來,向來不是比誰能吃苦,而是比誰更有作為,每個人都在身處的社會發揮著自己應盡的角色,臥薪嘗膽的故事我們都知道,但我們真正推崇的是越王勾踐的臥薪嘗膽嗎?難道不是后面那個三千越甲可吞吳嗎?
正如我喜歡的一位網絡文學大神作者的座右銘,一千個如果,不如一個結果。
當你成功的時候,你吃的便是苦,而當你毫無建樹的時候,就是你不能吃苦的所造成的。
這是一個讓人哭笑不得的結論。
換而言之,你對整個社會所奉獻的價值便是別人評判你的標準。
縱觀整個華夏歷史,這么評判似乎也并沒有錯。
苦盡甘來,枯木逢春,似乎所有的道理都在告訴我們,如今所過的之沼澤,荊棘之坎坷,不過是過眼云煙,不遠之處便是希望所在。
我們比著前人少的不是不能吃苦,而是缺乏那種堅持下去的的耐心,但試問那個時代的年輕人不是如此,必然是經歷過洗盡鉛華,大浪淘沙之后,成為優秀的存在。
總結下來,缺乏生活經驗,缺乏從始至終的耐心,更缺乏的是把生活經驗和耐心融入到自己的一言一行當中去。
當今略顯浮躁的社會中,很少有人能沉下心來,認真的去依靠信仰去做一件事,能夠從一而終。
我能看到的大多數是為了錢而奔波,熟人見面問的最多的就是你在哪里工作,工資多少,掙了多少錢了。買了什么車,在哪里買的房。
出去玩的時候,不是去酒吧,就是去ktv,嘴里叼著煙頭,手里提著酒瓶,眼睛里是對這個世界的迷茫。
生活的方向究竟該何去何從?
到處是不確定的因素,工作不確定,因為隨時可能會被裁員,會被淘汰掉。
感情不確定,結了婚又離婚的比比皆是,美其名曰為了追求自己真正的幸福。
幸福單單是靠追求就能得到嗎?我們沒有好好地經營生活,沒有不斷地努力充實自己,又怎么可能配得到真正的幸福?
對待感情,對待工作,缺乏認真,缺乏耐心,最根本的原因就是我們的內心世界藏著太多的膚淺與虛偽。
再加上網絡世界能夠給予我們的正能量實在太少,到處都是打著正能量的毒雞湯。
傷感,悲情,多愁善感,正在成為一種主流時尚。
大眾審美開始向中性化轉移,男女之間的劃分也已經不如多年前那樣涇渭分明,這是以我的大腦思想不能理解的現象。
如果你真的讓我給你一個解釋的話,我只能把它歸類到社會進步的具體表現。
實際上,這種表現當然不僅僅于此,記得流傳已久,神秘莫測的推背圖中有那么一句話讓我印象深刻,獸貴人賤,我不知道真正的學者是怎么樣去解釋這句話的。
不過我看到生活中那么多人把寵物當孩子養的時候,我就覺得這句話已經實現了。
大多數時候我們可能不知道自己已經追到一個本末倒置的結果,人類祖先絕對想不到今日的人類在街頭上會為了一只狗去攻擊一個人,更不會想到,他們在家里對一只狗的關愛,甚至要高于他們對父母,對親人,對同類的關愛。
這種心理是否有些扭曲,或者說扭曲有點重了,但是至少他跟動物的本性都是相違背的,我們恐怕很難發現有哪種動物身上會出現愛異類多過于同類的表現。
說這些并非是我要表現對此重重的不滿,而是我搞不明白現如今出現的事,為什么和我的三觀產生如此大的不同。
都高速發展的社會,每天都會出現新的事物,而有些事物從開始到衰落,乃至消失,可能不為我們所知。
龐大繁瑣的事物太多,而我們的腦容量終究有限,只能裝得下我們想要裝著的東西,從而對其他東西不屑一顧。
如果,我是說如果,你有辨別是非善惡的能力,那么從那一刻開始,你就要明白什么事情是你想要掌握的,什么事情是你碰都不能碰的。
簡單的來說,就是一開始就劃好自己的原則和底線,在任何時候無條件的遵守它,并且能夠長此以往的堅持自己的原則和底線,我想這樣的人如果給自己定下一個目標的話,他就有很大的幾率會達成他定下的目標,即便他最終沒有成功,他所獲得的收獲也要遠遠高于其他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