便唯唯諾諾的叫了起來:
“老師!我們上一次沒有被罰啊!你記錯了吧,我就說呢,怎么總感覺不對,原來。。”
臺上的輔導員擦了擦頭上的冷汗,斜著嘴,終于想到了回答的對策,于是他還沒等那人說完,就立馬回道:
“咳咳,你們是一個團體,個人利益跟團體利益相比較起來,是微不足道的,有一句話叫‘集體利益要高于個人利益’,你們知道嗎?”
學生們使勁的點了點頭,一臉好奇的望著他們的輔導員,道:“所以說,你到底想要表達什么?”
“所以呢。。在集體之中,你們需要互相承擔,互相背鍋,互相扶持,互相。。寫檢討,”說這,他擺出了一幅威武的姿勢,沉聲道,“這樣,才能體會我們這個,冤大頭集體存在感啊!”
眾人連連噴血,話說,誰叫你給我們瞎起名字啊,瞎起就算了,那也不要去一個“冤大頭”這樣的不和諧的名字啊!還有,一起承擔,扶持,之類的還算正常,但是,一起背鍋是什么鬼啊?又輔導員這么教育學生們的嗎?再說,我們要什么我們為什么要刷存在感啊!當一個平凡人他不香嗎?還有,為什么要引用1“德道與治法”里面的內容啊?
最后一句吐槽,為什么要引用JOJO里面的內容啊!
擦干噴出來的番茄醬(鬼知道他們為什么要隨身攜帶番茄醬),那些冤大頭默默的接受了3000字的任務,眾人也調整了坐姿,揉了揉耳朵,準備聽輔導員“講課”。
(1,為《道德與法治》,由于某種原因,不能寫原稱,請讀者們見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