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04

最初,畫畫對于何香凝來說,只是一門純粹的工具。

原因有二,一是孫中山要組織武裝起義,需要起義的軍旗和安民布告告示的花樣、軍用票的圖案等,因而需要人設計,把它畫出來。

二是,想以畫作來喚醒被封建文化桎梏已久的國人。

所以,追隨丈夫廖仲愷來到日本,在東京女子師范學校上預科的何香凝,在生子半年后復學轉去日本私立女子美術學校學習畫畫。

很長一段時間,她最喜愛畫獅子和老虎,真正讓何香凝著迷的,是畫獅、虎時,內心那激昂澎湃起伏的心情,她將自己的感情表達在畫里,“以示各族人民應如睡獅之覺醒,如猛虎之雄偉”。

東北全境淪陷,華北岌岌可危,外寇當前,蔣介石以國力孱弱、必須低調備戰為由,繼續抱定“攘外必先安內”的國策,優先剿共,延遲抗日。何香凝給蔣介石郵寄了一條布裙,還附上一首極盡諷刺挖苦意味的詩作:

枉自稱男兒,甘受敵人氣。

不戰送河山,萬世同羞恥。

吾儕婦女們,愿往沙場死。

將我巾幗裳,換你征衣去!

除了文字,何香凝更喜歡用畫作來表達自己的心境與期望,有一陣她幾乎每天都在畫,局勢越來越動蕩,她那一顆拳拳之心便始終不能放松,一直在畫里面轉轉轉,想停都停不住。

戰爭,孱弱的國民,參加革命的子女……就這樣一股腦躥進她的腦子里。

畫呀,畫呀,何香凝的真實風骨就這么鋪滿了畫卷,她也在這條路上越走越遠。

何香凝的生命經歷了94個春秋,經歷過無數大風大浪。但即使在最艱難的日子里,她也沒有放棄畫畫,而是將其視為打撈自己,打撈他人,甚至是打撈社會的武器。

歷經了人生起起伏伏后的何香凝,她在人生后階段更愛畫梅蘭竹菊等,這是她本真性格的自然流露。

1943年,太平洋戰爭爆發,何香凝輾轉從香港遷居桂林,靠賣畫為生。蔣介石曾派人送來巨資邀她到重慶居住,何香凝斷然拒絕,并在來信的背后寫下“閑來寫畫營生活,不用人間造孽錢”。

在這期間,她畫了一幅梅,梅的枝干蒼老虬曲,堅硬挺直,象征了她的傲骨錚錚和一生高潔的情操。

她的品格就如她曾在一幅《梅花水仙圖》上的題詩:

一樹梅花伴水仙,北風強烈態依然。

冰霜雪壓心猶壯,戰勝寒冬骨更堅。

晚年,何香凝擔任過民革中央名譽主席、全國政協副主席、全國人大常委會副委員長,還擔任過中國美術家協會主席,成就她的正是她天生的虎性、野性以及如梅一般的高潔品質。真正的雌雄同體,從來都是猛虎與薔薇并存。

主站蜘蛛池模板: 寻甸| 永川市| 曲松县| 开封县| 板桥市| 隆回县| 凉山| 土默特左旗| 叶城县| 克东县| 左权县| 尉氏县| 邯郸市| 腾冲县| 蒙阴县| 淮安市| 门头沟区| 大石桥市| 丰镇市| 长岭县| 醴陵市| 鹰潭市| 太康县| 巴塘县| 都匀市| 武威市| 丰都县| 乐业县| 松溪县| 合江县| 灵台县| 兰坪| 营山县| 蒙城县| 广德县| 达孜县| 团风县| 青河县| 龙山县| 蕲春县| 平塘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