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章 計劃通
- 當我被迫辭職
- 檀檀圈
- 3248字
- 2020-08-03 14:04:36
莫西畫展不是傳統意義上的私人畫展。
準確地說,它是一個不那么純粹的畫作展覽和交易會。
十年前,莫西從美院畢業,意氣風發,懷著一腔熱血想要在繪畫界創出一片天地。
不想事與愿違,國內油畫行業不景氣,有閑錢購買油畫的人都更相信成名畫家,普通畫家想出頭簡直難于上青天。
再加上莫西只是畢業于一所普通美院,競爭力比起同期其他超一流美院出來的學生更是差了一大截。
熬了幾年,畫了很多畫,但是賣出去的寥寥無幾。
畫作在房間里越堆越多,莫西的心越來越冷。
最后,為了阻止繪畫生涯止步于此,為了讓自己的畫作能被人看見,莫西想出了一個辦法。
他借著這幾年積累的的人脈,說服了幾位畫界好友,讓他們將自己的畫作借給自己展出幾天,又四處奔走游說,想盡辦法取得了一些出名畫家的畫作展覽權。
憑借著這幾十幅“借”來的畫,莫西成功一些將畫展的前期宣傳打了出去。
畫展當天,在租來的畫廊里,他的畫和這些畫一起展出,獲得了不錯的評價。
憑借著這次畫展,莫西不僅給自己打出了名氣,還幫助畫展上展覽畫作的其他畫家賣出幾幅作品。
就此一役,莫西后續的畫展舉辦越發順利,青年畫家們口口相傳,大多開始愿意貢獻出自己的畫作展覽權。
演變到后來,莫西畫展逐漸變成一個全國著名的畫作展覽兼交易活動。
許多畫家慕名而來,不僅為了借助畫展提高知名度;有交易意向的,還會留下自己的聯系方式。
市場有需求,畫展門檻自然就要隨之變高。
現在,除了一些受到邀請,被請來鎮場子的知名畫家的作品之外,想在畫展里展覽畫作,不僅要求畫家自身擁有絕對的實力,還必須交納昂貴的展覽費。
畫展成功后,莫西似乎認識到了自己的商業天賦,也不再那么執著于繪畫,慢慢淡了成為知名畫家的心愿,開始專注地發展自己的中間商事業。
這次江寧二人的目標,就是莫西畫展。
通過謝廷植在黃立靜秘書那兒打探來的消息,江寧得知,她們公司最近在一樁總公司要求必須拿下的大項目上遇到了困難。
這個項目所在的公司財大氣粗,但是他們老總要求多、卡點死,整個對接項目組磨了幾個月都還沒有把業務談下來。
不過值得慶幸的是,他們公司老總有一個奇怪的癖好,喜歡收集各種各樣新奇原創的、帶有恐怖和詭異色彩的物品,不拘形式。
前段時間,黃立靜從一個朋友那兒得知這個老總最近正在收集油畫,但找了很久都沒有遇見中意的。
為了盡快促成項目,她決定投其所好。
黃立靜不懂油畫,貿然送禮可能還會發生馬屁拍到馬腿上的鬧劇,所以對她來說,選擇一個靠譜且專業的買畫渠道就很重要了。
而H市最出名、最靠譜的油畫交易處就是二十天后的莫西畫展,她必然不會錯過。
調查了近幾年入選過莫西畫展的一些作品,初步了解入選畫展的水平之后,江寧有了些把握。
但為了趕上畫展時間,他必須在一個周以內完成這幅油畫。
不過對于這點,江寧早有思路。
恐怖主題,呵呵,經過早前幾個月的練習,他現在很有經驗了。
將靈感捕捉到畫布上,描繪、成型。
同時一份獨家半DIY改良顏料的加入,也是他在完成任務之余,做出的一次重要、全新的嘗試。
畫作的完成終于安了謝廷植惴惴不安的小心臟,也讓他不禁對接下來的計劃報以更大的期望。
只要江寧的畫能打動莫西,在畫展上占據一席之地,整個計劃基本上就是十拿九穩了。
這不僅能讓他在黃立靜心里留下印象,還能向她展現出實力。
畢竟一些名校出身的畫家,都不能將自己的作品掛上莫西畫展廳的墻壁。
一位作品獲得了畫展認可的畫家,難道還不夠資格教導個初中生嗎?
一石多鳥,計劃通!
——————————————
手里捧著杯茶,莫西一臉愜意地坐到椅子上。
打開電腦,點開郵箱。
距離畫展舉辦的日子越近,發到郵箱里的畫稿子就越來越多,因此,他不得不每天多抽一個小時來審稿。
幸運的是,這件一般人看來枯燥無味的工作對他來說確是一種享受。
能將畫展辦到今天這個地步,他依靠的可不僅僅只是商業天賦。
年年親自審稿,從不假手他人,這才是莫西將畫展從默默無聞變為如今國內評判青年畫家的小標桿,并且年復一年保持質量和口碑的重要原因。
當然,任何東西出名之后都不能避免地會產生一些社會關系和人際關系帶來的捷徑和不公。
莫西熱愛繪畫,但在這些事情上也不能免俗,只是他不會做自砸口碑的蠢事。
畫壇大佬們的確擁有推薦權,只要他們推薦的人真的有能力;朋友們也可以借助關系將原畫稿遞到他面前,只要這幅畫真的不錯。
同時每年,他都會預留至少一半的機會給那些沒有關系,只能通過官方郵箱投稿的小畫家們。
這已經是他盡量做到的公平了。
只是比起前兩者來自名聲和原稿加持的優勢,后者還是要吃一些虧的。
明天就是網上投稿的截至時間,畫展展位有限,投稿的人又多,莫西其實已經選夠了展畫數量,不過他還是堅持將郵箱里的郵件看完。
萬一出現滄海遺珠呢?
郵箱里的紅標數字已經積累到了98,點開最上方的一封,莫西喝了口茶。
嗯......底色不夠干凈,下一幅。
技巧太弱,下一幅。
要素過多,沒有重點,下一幅。
人物僵硬,下一幅。
......
翻了好一會兒,還是沒有出現讓自己眼前一亮的作品,莫西不經有些失望。
果然,臨近截稿日期才投稿的優秀作品還是少啊!
他嘆了口氣。
移動鼠標點開下一封郵件,發件人署名江寧。
沒印象,應該是個沒什么名氣的小畫家。
莫西不帶期待地將鼠標滾輪向下一滑,一幅詭異的油畫出現在電腦屏幕上。
瞇了瞇眼,他雙擊圖片,將身子向前湊近了些。
很少見的風格,但是出乎意料的出色,也是一幅少有的、能抓人眼球的畫作。
為了能將畫中的細節和技巧看得更清楚,莫西再次放大圖片。
畫作的主人似乎并不看重自己能不能被選中,也或許是覺得自己十拿九穩,并沒有像大多數投稿者一樣用一些昂貴的專業機器拍攝,以求能將細節照得更清楚。
這導致圖片的畫質并不是特別高,以至于放大幾次后就出現了模糊的馬賽克畫面。
但是瑕不掩瑜,再模糊的畫質也不能掩蓋住這是一幅優秀作品的事實。
甚至真的斤斤計較起來,縱覽國內青年畫家,這幅作品的主人在其中也算是佼佼者。
莫西露出滿意的微笑,他已經開始考慮到底將哪幅畫刷下去,再讓這副畫頂替的諸多事宜了。
畫展投稿按照定期截止,莫西工作室也進入了每年最忙碌的一段時間。
將作品被選中的消息通知給畫家們,向投稿時留下的地址寄出邀請函和合同,定制畫框......
雜七雜八的事情紛紛在截稿后接踵而來。
但在忙碌之余,莫西還是給包括江寧在內的幾位優秀畫家寫了邀請函,甚至在收到江寧寄來的原畫后,親自拍板給它挪了個更顯眼的展位。
半個月后,畫展定時開展。
莫西畫展的開展時間為一周,而黃立靜是第五天來的。
特地換上走起路來不會發出聲音的平底鞋,向門口的保安出示了畫展門票,黃立靜走進通往中央展廳的圓型通道。
畫展已經舉行了五天,該來的人大多來過了,展廳里的人也變得稀少起來。
沒有過多關注通道里那些油畫,只是經過時掃一眼,確定不是自己的目標后,黃立靜便腳步不停地向前走去。
很快,她來到了中央展廳。
和在通道里不同的是,這次黃立靜看得十分認真。
即使這些畫不是她的目標風格,她也幾乎每幅都駐足了將近兩分鐘,才挪開步子走向下一幅。
中央展廳呈環形,里面有兩個進出通道。
通道之間的兩扇弧形墻壁被展廳主人粉刷上白色墻泥,避免因為燈光的映射產生色差影響到賞畫者的觀感。
從通道旁往內收,展廳墻壁上距離均勻地掛著尺寸不一的裱框油畫,一直到達墻壁最中央,才出現兩道突起的浮雕花紋,將中央展廳中唯二的兩幅作品與其他畫打出了明顯的隔斷。
只有掛在這個位置的油畫,才是這次畫展中最優秀的作品!
沿著弧形墻壁,不知不覺間黃立靜走到了最中央。
那是一幅與周圍精致浮雕完全不同的風格的作品,無論是它的色彩還是裱花的畫框都是那么簡單,但當黃立靜第一眼看過去時,胸中竟然莫名涌現出一陣既興奮又恐懼的詭異情緒。
這幅畫的畫面真的很簡單,整張畫布上最顯眼的,只有一盞在黑暗中照射出小片光亮的路燈。路燈在黑夜里若隱若現,陪伴著它的,只有一個朝著畫面深處走去的、模模糊糊的黑矮背影,隱秘地在昏暗的燈光下拖出一條細長的灰色斑駁。
貼著地面的灰色違背常理地肆意伸展,似乎是被畫家用筆隨意敷衍著粗暴涂抹出的影子。但仔細一瞧,這條奇怪的影子與黑色背影雖有四五分相像,卻又截然不同。
他的手里握著一把尖刀!
微弱的白色燈光似乎快要熄滅,在黑與灰的邊界里,一抹妖異的紅悄然綻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