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一的時候開啟了正式的寫信經歷,之前的時候都是收到信件和簡單的留言條,正式的給別人寫信和回信還是從上大學時候開始的。
最先寫信的對象當然是家里,報過平安簡單的介紹一下自己的經歷和離家后的事情,當然是報喜不報憂多一些。
后來收到弟弟的回信還是格外的驚喜和興奮的,弟弟雖然沒有繼續念書但字還是挺工整的。第一次從信件里感受到弟弟一板一眼做事情,字里行間能夠流漏出他對我的惦念和關心,頭一次讓我覺得兄弟姐妹間的血脈親情是如此溫暖。
整個大學期間就收到過來自弟弟的兩封信,一直小心珍藏至今。收拾東西的時候會偶爾拿出來看看,這份情誼變會厚重一分。
男孩子很少會感情外漏,他們的關心和脆弱只有在遇事的時候能夠完美體現,那個時候的溫暖常常會擊敗女性的柔軟。
后來的信件大多是跟初中的同學有關,與小玲的信件交流為最多,我們因為沒能在同一城市讀書而變得信件往來頻繁。那個時候期盼的收信然后是細細的研讀,再就是激動的寫回信,不滿意再重新抄寫一遍,最后是寄信然后算著日子信件到沒到,再坐立不安的等回信。
那個時候的時間仿佛都快了起來,日子在等待中覺得分外難熬。然后是新一輪的收信和寫回信,絲毫不會沒有話說,也不覺得無趣,反而感覺激動欣喜。
現在依然很懷念這種溝通交流方式,無論時代如何進步,科技如何發達,寫信的魅力從不曾在我心中被取代。偶爾還是有寫信的沖動,不想用電話等科技手段去代替,那種隨時把人與人之間的距離縮短的感覺并不是什么時候都好。
大學那幾年攢了厚厚的一摞信件,有來自各個地方的各個朋友的問候關心和惦記。看著那些文字和字里行間的情誼覺得自己無比富有,這些不是冰冷的物質,是暖心的記掛。
寫信就需要信紙,那個時候街上隨處的小攤都有賣各種精致的信紙。心心念念在大晚上去逛街邊小攤,然后左挑右選買上兩打信紙,在寫重要信件和給重要人寫信的時候才會用上兩張。哈哈,是不是很好笑?因為喜歡信紙或者舍不得買而小心使用。
晚上去逛街邊小攤最喜歡吃上一根黑玫瑰雪糕。那個雪糕四四方方沒有多余的花哨,只是奶油和巧克力,味道略苦又帶甜久久回味。
現在這個牌子已經看不見了,很可惜,太懷念那個味道了,滿滿的回憶殺。
明信片在那個時候也很流行,各種顏色,各種圖案,各種形狀五花八門女孩子的最愛。我喜歡山水風景或者小動物的,還有可愛的不得了的人物系列。那個時候省吃儉用也想擁有一套,我的寶貝中至今還保存了一套,都是那時候的最愛呀!
郵票在寫信的年代收集了不少,有收到信件留下的,有買郵票時不舍得用的,有跟同學心心念念換的,總之收集郵票也是我那時的愛好之一。
綠色的郵局,綠色的寄信筒,不褪色的時代記憶。
我不知道魚在七秒里能記住什么,人的記憶有那么多個七秒。我把曾經的美好都記在了腦海里,也把那一瞬的溫暖記在了心里。
也許有一天這些記憶也會隨著時間而褪色,但此時的文字永不會褪色。我想在還不晚的年紀把這些美好銘記,把那些溫暖記錄下來。它們會留在時間的長河里,不知道會被誰讀到,還會被誰留在記憶里……
也許有一天我會老去,不記得從前的總總,就請這些文字幫我把那些美好的故事繼續講下去。講給想要聽這段故事的人,講給那些孤單寂寞著的人,講給還在黑暗中孤獨行走著的你。
我不是一個偉大的人,不是一個轟轟烈烈的人,不曾為這世間做過什么貢獻。我就是這紅塵里的一粒塵埃,渺小到不被任何人銘記,無用到不會改變任何規律。我的來與去不會有任何的變化,這些文字也許可以證明我曾來過,曾發生過一些故事,曾記錄過一些美好!
在微不足道的人也想被記住,在無欲無求的人也有一點奢念。這也許就是貪心和貪欲,它們無足輕重不影響任何人,就是一點不想白來這世間走一遭的執念而已。
我就是我,籍籍無名,不能被任何人替代,碌碌無為,不替代任何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