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幕:
地點:御書房。
時間:夜晚。
(燭光搖曳,南宮玨在屋內徘徊良久,自言自語,最后提筆寫下二字——治水。)
南宮玨:母后是在提醒朕,題為次,人為主。再好的題,若是遇上監考徇私舞弊,與那些科考學子沆瀣一氣、狼狽為奸,批卷者黨同伐異,那即便有再好的題,到最后也無法實現朕的目的。
傳朕旨意,任觀文院大學士何時、保和殿大學士馮青、敷文閣直學士譚香尚、國子祭酒林藤、禮部尚書慕容復、禮部侍郎馬博騫、中書令風謹、少宰文洲、同中書門下平章事趙寅組成臨時監察司,隨朕巡視科考,確保公平。
宮辭:是。
南宮玨:母后當年如何在短期內鎮壓下那些眾說紛紜的氏族,朕為何沒有印象?
宮辭:許是陛下年少貪玩,忘了少傅少保所言。
南宮玨:也是,那時朕才七八歲,不記得倒是正常,不過如今朕倒是有些好奇了。立學堂、教化愚民、維護女權、取消九品中正制的考核,這些無一不是在觸碰氏族的利益,母后與他們究竟達成了什么條件,讓他們甘愿退后一步?
宮辭:娘娘智計無雙,陛下想不明白也實屬正常。
南宮玨:可惜母后沒有給朕想要不明白的機會。
宮辭(眼神復雜):陛下有心事去打探這些陳年舊事,不如好好思量思量定遠王與大理寺卿公良源和翰林院使龔偉的關系。臣以為龔偉和公良源不簡單。
南宮玨(冷笑):哦?是嗎?那朕倒是要看看是如何不簡單呢!龔偉以進為退、公良源假裝咄咄逼人,你當朕真的沒看出他們在演?只是定遠王的野心還沒暴露,朕還不想打草驚蛇罷了。
宮辭:是臣多嘴了。
南宮玨:無事。退下吧。
(第二幕完。)
——————————
第三幕:
時間:科舉考試開始。
畫面1:考生看試題提筆作答。
畫面2:考官巡視,點頭。
畫面3:南宮玨同監察組審批學子答卷,批卷者相互交換意見,最終將最好的三張放最上面。
南宮玨:慶朝元嘉四年,武帝以都水官多,置左右使者以領之,成效顯著。大梵……(情不自禁念了出來,微微一笑)
字甚好,議論有理有據,善。
(又繼續看了兩篇。)
朕以為第一篇為最佳,當位列第一,眾愛卿可有異議?
群臣:無異議。
南宮玨:傳朕旨意……
畫面4:放榜,學子歡呼。
某某:中啦,中啦!
畫面5:太后慕容氏和賢太妃顏氏與眾誥命、親戚看進士。
太后慕容氏:又是一個三年,這種盛況倒是許久未見。
顏氏:是啊,先帝體弱,你一個人挑起擔子,多少年了?
太后慕容氏:不知道,少說也有十余年了吧!
顏氏:人啊,還有幾個十余年呢?
太后慕容氏:若是你,難道不會和哀家做同樣的選擇嗎?
顏氏:自然是會的。
太后慕容氏:那還有什么好說的呢?武帝好戰,九府便是他留下的隱患,莊帝中庸,錯過了最佳的治理時間,文帝雖大才,但過于宅心仁厚,不以鐵血手段化解,先帝的性子隨了文帝,還體弱,縱是有心也是無力。如今,解決九府之患唯一的希望就在于玨兒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