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第81章 張舉升任吏部

劉泰是不是沈安的人?

是,也不是!

任何時代都有壞人,也有好人,劉泰正是這樣的好人。

你不得不承認,有的人不為錢,不為名,不為利,心中永存正義的信念。

為國為民是他唯一的信仰!

劉泰是先帝身邊的紅人,他不斷與錢寧、沈公公斗爭,無非是為了阻止兩人作亂。

沈安是在東廠的牢獄里見到的劉泰,當時他已被關押了快一年,被嚴刑逼供,渾身傷痕,雙眼卻充滿光亮。

沈安第一次發現,原來一個有信仰的人,眼睛是會發光的。

兩人徹夜長談,整治宦官的想法,沈安對他和盤托出,毫無保留。

劉泰從開始的不信任,到后來的慢慢緩和,最后接受。

他問了沈安一個問題:“為什么是我?”

“東廠需要你這樣的人才。”

“若我要抓你的人呢?”

“為非作歹,作惡多端的太監,你都能抓!”沈安回答的毫不猶豫。

“你算嗎?”

“你覺得我算嗎?”

“那要看你以后的表現。”

兩人不約而同的笑了。

沈安心里很清楚,想在秉筆太監位置安排自己人,別說淮南黨,滿朝文武都會反對。

張舉和李家,甚至太后,也會對沈安產生懷疑。

最重要的是,之前沈公公的人,都是些什么鳥人?

最壞的就是沈公公的人!

在秉筆太監和東廠提督位置上,沒人比劉泰更適合。

劉泰上任后,開始執行他的正義。

調查、調離、緝拿、問責、下獄、抄家------整個宦官集團被劉泰攪的翻天覆地。

嚇得沈公公曾經的手下,不斷把銀兩送到沈安手中,只求自保。

結果,沈安轉手把證據交到了劉泰手里------

宦官們并不清楚,這一切源頭正是他們頂頭上司沈公公,多數證據由錦衣衛調查,交到東廠劉泰手里,再由他出面緝拿。

漸漸地,宦官發現事情苗頭不對,找沈安也沒用了,開始慌亂,不知所措。

緊接著,在沈安的示意下,劉泰出臺了一條政策。

凡是主動投案者,酌情減輕罪行,輕者不追究,重者免除死罪。

一時間,無數太監主動投案自首。

太監不斷被抓,不斷有新的太監被提拔,一場宦官整治經歷了數月。

如果你認為沈安只整治宦官,那就大錯特錯了。

明朝的太監,涉及到方方面面,抓了太監自然會牽扯出官員、武官,將士,甚至錦衣衛。

漸漸的,官員們發現不對勁,劉泰的手已經伸到了官場。

不少文官和武官被革職查辦,新的文官和武官被任命。

文官的任命,沈安征詢了張舉的意見,武官的任命,自然征求李家的意見。

當然,牽扯出的都是些地方官和品級不高的官員。

入秋后,牽扯錢寧的最大官員,吏部右侍郎林海被錦衣衛緝拿。

朝堂一片嘩然!

吏部右侍郎屬于三品官員,涉及到了明朝的權利中心。

相比之前抓捕太監牽扯出的文官和武官,林海完全是一只大老虎。

林海是誰的人?

晉王!

錢寧的案子牽扯出了晉王,可沈安卻把事情壓住了。

第一,證據不夠。

第二,涉及到王爺實在太大了,搞不好會引起對方謀反。

兵部改革未見成效,決不能發生任何兵變。

沈安權衡再三,只抓了林海,對晉王不聞不問。

抓林海還有另一個主要原因,他要讓張舉上位!

張舉目前只是個都察院四品官員,如若想要進行變法,他必須要入閣。

要想入閣,以他目前的品級和職位,遠遠不夠資格。

林海被抓后,新的吏部右侍郎空缺,無數官員都花盡了心思,想要上位。

吏部,國家的人事部。

無論什么朝代和單位,人事部都是重中之重。

因為他能決定職位的任命!

淮南黨,齊黨,楚黨-----都推出了自己人,來爭奪這個位置。

在沈安的示意下,有人舉薦了張舉。

張舉的出現,讓幾位競爭對手黯然失色。

無論成績還是履歷,張舉可以說是金光閃閃。

又因張舉在國子監、翰林院和都察院任過職的關系,文武百官中支持他上任的官員,出乎意料的多。

其中最開心莫過于淮南黨,因為在他們看來,張舉算是半個自己人。

他們并不清楚,沈安和張舉表面一副誰也不搭理誰的模樣,私下卻偷偷用書信方式秘密交流,。

推出的人選雖被壓制,可若張舉能上任,對淮南黨來說再好不過。

至少比對手上任強。

在內閣成員顧魏、高顯、孫恒之等人的贊同下,又有兵部尚書李如松和多數官員支持,張舉的上任順理成章。

沒錯,孫恒之這家伙又跳了出來。

他就像根攪屎棍,哪里都要攪一下。

經過詳細調查,沈安也沒弄明白,這家伙目的到底是什么?

只能暫時把他定義為攪屎棍!

張舉正式升任吏部右侍郎,對天下文官的任命大權有了部分權利。

對于晉王的問題,沈安暫時壓了下來,可并不代表他不處理。

錦衣衛經過整治,已經徹底脫胎換骨。

為了處理晉王,沈安派出信得過的錦衣衛,秘密前往山西,調查晉王的犯罪證據。

沈安推測,除了林海和錢寧,晉王在京城肯定還有人。

在文武百官眼中,錢寧案過后,沈安很低調,低調的有些過分。

自從林海被緝拿后,錢寧案算是徹底完結。

此后,無論是劉泰對太監的整治,還是吏部右侍郎張舉的任命,他都漠不關心。

沈安每天都干些什么呢?

給小皇帝做飯,逗小皇帝玩,和后宮妃子打麻將,城外施粥、看戲、逛青樓----

提前過起了退休干部的老年生活。

太監沈安為何去逛青樓?

無非好奇,看看古代青樓究竟啥樣,了解一下古代大寶劍行情。

除此之外,他還整日進出兵仗局,說是為了解決自己馬車的顛簸問題。

讓打聽消息的文武百官,哭笑不得。

明朝宦官有十二監、四司、八局,總稱二十四衙門。

兵仗局屬于八局旗下制造軍用器械,宮中零用鐵器的機構。

沒人知道,沈安解決馬車顛簸問題只是借口,他要做的是改進火器。

他發現了一個大問題!

明朝車輪轂竟然沒有軸承,全靠木頭直接摩擦,怎么可能跑得快?

為此,他讓兵仗局制作出了軸承。

軸承的制作并不復雜,只需滾珠、內環(凹陷滑道)、外環、保持器。

把這幾樣制作出來,安裝成功,一個軸承制作完畢。

工藝自然不可能有后代精湛,可相對于靠木頭直接強硬摩擦,強了不是一星半點。

為了實驗產品,也為了逗小皇帝玩,軸承制造完成后,沈安又為他制作了一個木制扭扭車。

沒錯,正是小朋友玩的那種扭扭車。

可把小胖子高興壞了,夜深了都舍不得睡,時時刻刻坐在上面,在后宮中穿梭。

因為這事,還有不少言官彈劾沈安,說他把皇帝帶壞了------

由于鋼材的制作精度不高,小胖子只玩了兩天,軸承果然壞了。

當然,也可能是他太胖了。

小胖子皇帝朱勇有多胖?

九歲的他身高135左右,體重卻達到了112斤-----

一個九歲孩子達到成年人的體重,屬于嚴重超標,行走都不太利索了。

在古代,大多數人都吃不飽,極少有胖子。

沈安在城外施粥時,見到的饑民,幾乎瘦的皮包骨,他這樣的胖子實屬罕見。

主站蜘蛛池模板: 甘南县| 廉江市| 聂荣县| 虹口区| 盘山县| 白城市| 进贤县| 昆山市| 永康市| 叙永县| 中山市| 江西省| 扬州市| 辉南县| 商河县| 江陵县| 青州市| 德令哈市| 同心县| 汝南县| 婺源县| 泾源县| 高州市| 巩留县| 绥宁县| 滁州市| 刚察县| 西安市| 沙河市| 宜城市| 怀安县| 雷波县| 吐鲁番市| 清流县| 腾冲县| 齐齐哈尔市| 绍兴市| 娄底市| 东宁县| 临漳县| 专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