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2章 太阿城 思退路
- 重生我為皇太子
- 靈心一點點
- 1466字
- 2020-04-16 19:33:55
兩天后的夜晚,我隨著幾名斥候營的士卒跨馬立于一處高坡之上,借著天上的月光靜靜凝望著十幾公里外我們此次草原之行的最后一站,蒙古王庭太阿城。
這是一座建立在天山腳下的有著百年歷史的威壯雄城,月色雖然朦朧,但是依稀也能看出它的磅礴之勢。
這座城自蒙古立國以來經過歷屆君主的不斷加固擴建,傳說其規模已不下于大楚的皇城,長寬大概都有30公里左右,也是蒙古國這一逐草而居的游牧民族僅存的唯一的一座運用土木石塊建筑而成的城市。
單說建筑工藝的唯美我想肯定是沒辦法與我們漢人相比擬的,但是它作為一個民族的文化政治中心,所流露出的是不一樣的雄渾厚實之感。
此刻我看著這座沉寂在黑暗中的雄城,腦中卻在游移不定,覺得之前想要突襲蒙古王庭的決定似乎有些貿貿然了,越是打量著這樣一座黑暗中的巨獸,心中的惶恐不安就越深。
冥冥之中似乎也有一個聲音在告誡我,應當取消這次的突襲,轉而立刻思索退卻的路線才是。這7000名大楚好兒郎如今還剩下6500多人,這些人應當盡可能多的帶回大楚,那里有屬于他們的榮耀。
可是因為孤軍深入將近千里,這段時間在草原上的所作所為是否已經達到預期的效果,蒙軍是否已經撤軍,蒙城是否已經回歸大楚的統御之下,這些都沒辦法得知,古代的通訊手段太單一了,很多時候都只能憑借自己對戰場的直覺來行事,實在是很無奈。
既定計劃就是為了盡可能破壞蒙古的領地,減少人口,威懾蒙古王庭的安定統治,從而達到圍魏救趙的目的。
但是蒙古國幅員遼闊,雖然地廣人稀,但也有將近500萬的人口,就目前屠戮的十萬人口和百萬畜牧是否會讓蒙古大軍傷筋動骨,此時也沒有人能給我答案,一切都是靠著自己的臆斷,此時是否還要繼續堅持既定的計劃真是讓人難以決斷。
隨后我又回想起這段時間的所作所為,連日的長途奔襲作戰,士卒們從未好好休息過,雖然沒有特別大的戰斗,但那都是因為斥候營日以繼夜的大范圍偵查遮蔽大軍信息而達到的效果。
并且多日來的毫無人道的戰場殺戮也使得將士們的精神有些過度亢奮了,緊繃的神經需要適合的松一松才行,不然此戰過后會有很多人瘋掉或是真的成為一臺沒有任何感情只知道殺戮的機器。
那樣的話這支軍隊很可能就失去了存在的意義,因為彼時它將成為一柄雙刃劍,可傷人亦可傷己,那不是我創造這支隊伍的初衷。
我創造這支軍隊的目的是為了讓他們成為國之柱石,成為我大漢民族的脊梁。如果因為心神過度消耗而毀了他們,那我的罪過就太大了。那樣即便大家成功回到皇城,我想等待他們的可能也不是鮮花和掌聲而是難以理解的恐慌。
很快之前被我派遣去偵查太阿城的斥候軍士卒返回了大軍當中,向我匯報了更詳細的情況,并沒有發現有嚴密防護的跡象。
知道這樣情況后我久久無法入睡,內心在做著各種權衡和抉擇,直到天將放亮,大約早上4點左右的時候,我還是按耐住了內心想要擴大戰果的野心,毅然下令撤軍。
可是當我下達軍令想要撤軍的時候,斥候營一個小隊的人馬卻趕回稟報說,南面出現一股蒙古騎兵,因為夜色太暗,無法判斷人數,但是俯身聽取地面傳來的震感,估算之下怕不下2萬騎。
之后連著3隊斥候營人馬返回中軍稟報,情況越來越糟糕了,我們似乎已經進入了敵人給我們預先布置好的口袋里。
了解清楚當下的嚴峻形勢后,我心理暗暗自責,撤軍的命令下的還是有些遲了。連日來的斬獲似乎讓自己有些目中無人了,忘記了這是在人家的后院里,連續7天的瘋狂殺戮早已將敵人的怒火催生到了極致,沒有當機立斷的下令撤軍,實在太過自以為是了。
如果早點撤軍的話或許能僥幸從中找出一條空當,從蒙古大軍包圍的縫隙間突圍而去,但此刻聽著斥候營的匯報,我知道已經來不及了,當下唯一的辦法就是尋找一個方向,正面突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