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第83章 何須生入玉門關

這是謝統勛從軍以來經歷的最慘烈的戰役,整個淞滬戰區兵敗如山倒!

淞滬抗戰爆發后,南京政府為了打破日本迫我作城下之盟的企圖,發出不惜任何犧牲守住上海的宣言,先后投入八十五個師的兵力,在北起寶山,中經江灣、閘北,東迄浦東、川沙約一百公里的弧形陣地上,與二十余萬日軍展開極其慘烈的搏斗。

10月下旬,淞滬戰場吃緊,中國軍隊處于不利地位。適逢軍長吳克仁對河北前線各軍將領保存實力、怠于作戰、以致被日軍各個擊破之情狀非常痛心,前往南京向委員長述說,要求調離華北戰場,委員長即令六十七軍南下增援。

10月31日,全軍從河南新鄉啟程,三日后進駐青浦,劃歸右翼方面軍總司令張發奎指揮。

11月5日晨,日軍三個師團和一個旅團共約10萬兵力在金山衛登陸,直撲松江縣,從西線迂回到中國守軍后方,威脅我軍側背,戰局驟然呈危。

6日,六十七軍奉命疾赴松江拒敵,協同郭汝棟率領的川軍四十三軍殘部,以及松江保安司令王公嶼統領的少數地方保安大隊,死守松江三日以掩護大軍撤退。此時正是淞滬會戰全線潰退階段,陣線各處相繼失陷,在敗局已定的形勢下,六十七軍以疲敝之軍開赴戰場,可謂臨危赴難。

松江城在清朝時為松江府駐地,筑有堅固的城墻,因為在滬杭鐵路、公路旁,且靠著黃浦江,為水陸交通之樞紐,具有重要的戰略意義。“八一三”后,松江城和城西南的火車站是日機轟炸的主要目標,城內建筑物損毀嚴重,遍布彈坑和倒地的電線桿,居民幾乎逃光。

6日傍晚,六十七軍所轄的兩個師一〇七師和一〇八師冒雨急行軍趕到松江城。一路上他們遇見各部從上海西撤的隊伍。從南門進入松江城時,謝統勛看見正在南門修筑防御工事的四十三軍百余人,相形于軍容肅整、裝備齊全的他們,川軍們穿著草鞋,武器簡陋之至。六十七軍將士路過時,皆向川兵敬禮。近萬人的四十三軍在大場一線浴血奮戰七晝夜,僅存六百余人,他們是淞滬會戰中戰績最好的五個師之一。

此時,敵軍已接近松江城西門,一〇八師即去防堵城西之敵,謝統勛所在的一〇七師出東門向南迎擊北犯之敵,以攻為守。兩師當面之敵是在金山衛登陸的日軍第六、第十八、第一一四師團,以及第五師團的第35旅團——“國崎支隊”。

這一夜,日機在松江城上空往來盤旋,不斷地扔下照明彈,偵查和轟炸。

凌晨,日軍第六師團——谷壽夫師團(南京大屠殺的制造者)的先頭部隊竄至黃浦江對岸,旋即以兇猛火力掩護,出動橡皮艇和木帆船強行登陸。一〇七師官兵以平射炮壓制住敵人火力,猛揍強渡之日軍,殲敵四五百人,敵軍的橡皮艇和木帆船幾乎全被擊沉,江面上敵尸累累。日軍被迫后撤。

但是一〇七師進一步反攻卻很困難,松江是水鄉澤國,港汊河溝眾多,一向在北方平原作戰的東北軍到此間拖泥帶水,殊不習慣,且多是白刃戰。這一戰,三一九旅旅長身負重傷,團、營長亦傷亡多人。

下午,日軍第六師團大部隊開到,炮火更加猛烈,一〇七師傷亡慘重,于是全部退守黃浦江北岸。

一零八師的三二二旅扼守松江城西至石湖蕩鎮一線,與日軍在黃浦江上游的咽喉要道——石湖蕩鎮斜塘30號橋處激戰。三二四旅與敵鏖戰于松江火車站。日軍調集兵力攻打松江城的東、南、西三面,企圖合圍六十七軍。敵我陣地爭奪激烈,陣線不斷變化,犬牙交錯。為掩護淞滬戰場大部隊撤退,全軍與敵殊死搏斗,死戰不退!

敵機轟炸更趨頻繁,至夜不停。松江城的防空力量完全依靠保安大隊的四挺高射機槍,竟然擊落三架日機。

戰至夜半,日軍方停止進攻。

8日拂曉,日寇數千人強渡黃浦江,一〇七師在得勝港、金鶴浜一線與敵展開殊死之戰,死傷枕藉。師參謀長鄧玉琢、三二一旅旅長朱之榮陣亡,全師向松江城方向西撤。

同日,死守石湖蕩鎮斜塘30號橋的三二二旅亦死傷慘重,旅長劉啟文陣亡。一零八師師長張文清率師直屬隊督戰,陷入包圍,后僥幸突圍。日軍遂逼近松江西關,三二四旅與之死戰,直至旅長夏樹勛壯烈犧牲。日軍趁勢侵入松江城,三二四旅在西大街與之進行巷戰,戰斗極為殘酷。激戰時,六十七軍、四十三軍兩位軍長和松江保安司令都曾親赴前線,吳克仁持短槍帶頭沖鋒,最終驅敵于城外。

松江城外兩翼作戰部隊傷亡慘重,再難繼續支撐,日軍的后續部隊源源不斷開至,如潮水般涌至松江縣城。松江東、南、西三面被圍,情勢危急。

傍晚,敵軍逼近松江城小南門,距離指揮所不到500米。謝統勛在小南門外工事里鉚足了勁向敵群投擲手榴彈,因為彈藥不足,他們就大量調用松江保安隊先前用土法制造的木柄手榴彈,這種手榴彈在近戰中還是有威力的。

六十七軍在青浦安置未妥,即被急令輕裝趕赴松江抗敵。軍部都丟下了,重武器也無法多帶。除槍支外,士兵們僅攜帶作戰數天必須的彈藥和少量干糧。松江城居民都逃光了,僅有保安大隊駐守空城,大家的補給都成問題。松江原有的防御工事只是古老的城墻,大家在戰斗間歇還要挖散兵坑,修建掩體。雨天,掩體里都是積水,他們現在是濕衣枵腹,饑寒交迫,體力嚴重下降,并且缺醫少藥,幾乎處于彈盡糧絕的境地。

一〇七師傷亡殆盡,吳克仁出動預備隊三一九旅,吳騫旅長在兩小時內率部退敵200余米,但吳旅長腹部中彈重傷。吳克仁再度出城督戰,終將日軍攻勢壓制,戰局漸呈穩定。

至8日午夜,戰事稍歇,死守松江三日的軍令已經完成,指揮部通知各部人馬撤退。在夜幕掩護下,謝統勛同戰友們悄悄撤入城內。在城外作戰的部隊,由于和敵人短兵相接,陣地交錯,撤退命令未能傳達到每一個人。

四十三軍先從北門撤出,六十七軍和保安大隊隨后。大家沿公路北上,在黑暗中摸索,靜悄悄地撤往昆山。

到佘山時,隊伍突然遭到日軍伏擊,軍長吳克仁指揮官兵們奮勇抵抗。激戰中,保安大隊被驚馬沖散。消滅這一股日軍后,六十七軍繼續摸黑北進。

9日黎明,部隊進入青浦境內,沿蘇州河南岸向西行。此際蘇州河北岸已入敵手,上海守軍紛紛撤退,公路為敗兵擁塞,情況極度混亂。頭上時有敵機來襲,官兵們就伏在地上躲避。謝統勛身下的這片田地恰好是蘿卜地,大家正饑渴難耐,便紛紛掘出蘿卜大嚼。因許久沒有進食,而蘿卜有一定的刺激性,導致很多人反胃、口吐白沫。

9日下午,隊伍抵達青浦與昆山交界的白鶴港,準備從這里渡過蘇州河去昆山。此段蘇州河寬近兩百米,河上木橋已被炸毀,橋邊潰兵潮涌。敵機在橋頭盤旋,轟炸和掃射撤退待渡的我軍官兵,被炸死以及為了搶渡而被淹死的官兵無法估量。

軍長吳克仁當機立斷,指揮官兵們尋找可用之工具涉水泅渡,并令屬下先行渡河,自己和軍參謀長站在橋頭指揮。

傍晚時分,六十七軍大部分官兵已渡過蘇州河。謝統勛走進水里,兩百米的距離對他來說輕而易舉。他快要游到對岸時,忽然聽到身后槍聲大作。謝統勛在水里回轉身望向河岸,原來有一支日軍襲來,和等待渡河的中國官兵打起來。下一刻,他就看到軍長和參謀長相繼中彈落水,被湍急的水流卷走。

謝統勛從水里走上岸,渾身發著抖,不僅僅因為寒冷。他看見河灘上伏在門板上喘息著的人正是保安司令王公嶼,便對他說軍長和參謀長都殉難了。頭上有敵機盤旋,他只能喊著說。隨后,他的左眼一陣劇痛,有什么東西從眼眶里脫落出來,懸在臉頰上。謝統勛意識到這是他的眼球,他用手把它輕輕托起,塞回眼窩。

主站蜘蛛池模板: 长沙市| 新密市| 二连浩特市| 西昌市| 庆元县| 景谷| 大方县| 平舆县| 阳城县| 黄龙县| 洞口县| 廊坊市| 桂平市| 清苑县| 日照市| 探索| 长宁区| 邓州市| 通化市| 龙山县| 堆龙德庆县| 大田县| 寿光市| 雷波县| 钟祥市| 湘潭市| 马鞍山市| 纳雍县| 华容县| 德庆县| 于都县| 汉中市| 凭祥市| 昌平区| 贡觉县| 湛江市| 通渭县| 永嘉县| 怀柔区| 江津市| 龙游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