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問:股權激勵有哪五大關鍵?

三合智慧解答:

關鍵一:定時

有的創業者,在公司初創階段就開始大量發放期權,甚至進行全員持股。我們的建議是,對于公司核心的合伙人團隊,碰到合適的人,經過磨合期,就可以開始發放股權。

但是,對于非合伙人層面的員工,過早發放股權,一方面,股權激勵成本很高,給單個員工三五個點股權,員工都可能沒感覺;另一方面,激勵效果很差,甚至會被認為是“畫大餅”,起到負面激勵效果。

因此,公司最好是走到一定階段(如有天使輪融資,或公司收入或利潤達到一定指標)后,發放期權的效果會比較好。

發放期權的節奏:

要控制發放的節奏與進度,為后續進入的團隊預留期權發放空間(如按照上市前發4批計算);全員持股可以成為企業的選擇方向,但最好是先解決第一梯隊,再解決第二梯隊,最后普惠制解決第三梯隊,形成示范效應。

這樣既可以達到激勵效果,又能控制好激勵成本;期權激勵是中長期激勵,激勵對象的選擇,最好是先戀愛,再結婚,與公司經過一段時間的磨合期。

關鍵二:定人

股權激勵機制的參與方,有合伙人、中高層管理人員(VP、總監等)、骨干員工與外部顧問。

合伙人主要拿限制性股權,不參與期權分配。但是,如果合伙人的貢獻與他持有的股權非常不匹配,也可以給合伙人增發一部分期權,來調整早期進行合伙人股權分配不合理的問題。

中高層管理人員是拿期權的主要人群。

關鍵三:定量

定量一方面是定公司期權池的總量,另一方面是定每個人或崗位的量。

公司的期權池,10%~30%之間較多,15%是個中間值。

期權池的大小需要根據公司情況來設定。

在確定具體到每個人的期權時,首先考慮給到不同崗位和不同級別人員期權大小,然后再定具體個人的期權大小。

在確定崗位期權量時可以先按部門分配,再具體到崗位。

公司總池子確定下來,再綜合考慮員工的職位、貢獻、薪水與公司發展階段,這樣員工該取得的激勵股權數量基本就確定下來了。

同一個級別的技術專家,在VC進來之前就參與創業、在VC進來后才加入公司、在C輪甚至IPO前加入公司,拿到的期權應該設計成區別對待。

另外,公司也可以給員工選擇,是拿高工資+低期權,還是拿低工資+高期權。

公司期權發放的參考標準。對于VP級別的管理人員,如果在天使進來之前參與創業,發放2%~5%期權;如果是A輪后進來,發放1%~2%期權;如果是C輪或接近IPO時進來,發放0.2%~0.5%期權。對于核心VP(CTO、CFO、CTO等),可以參照前述標準按照2~3倍發放。總監級別的人員,參照VP的1/2或1/3發放。

關鍵四:定價

討論最多的就是員工拿期權是否需要掏錢?是否免費發放?

建議是:

(1)員工必須掏錢。掏過錢與沒掏過錢,員工的心態會差別很大。

(2)與投資人完全掏錢買股權不同,員工拿期權的邏輯是,掏一小部分錢,加上長期參與創業賺股權。

因此,員工應當按照公司股權公平市場價值的折扣價取得期權。

期權發放的過程,是要讓員工意識到,期權本身很值錢,但他只需要掏一小部分錢即可獲得。

之所以他掏錢少,是因為公司對他是有預期的,是基于他會長期參與創業的,他打個醬油即跑路,公司把他的期權回購是合情合理,員工也是可接受的。

關鍵五:定兌現條件

定兌現條件是指提前確定授予員工的期權什么時候成熟,也即員工什么時候可以行權。

常見的成熟機制是按時間:4年成熟期,每年兌現25%。

另一種是:滿兩年后成熟兌現50%,以后每年兌現25%,四年全部兌現。

第三種是:第一年兌現10%,第二年兌現30%,第三年兌現70%,第四年全部兌現。

主站蜘蛛池模板: 开封县| 开江县| 富川| 伊金霍洛旗| 绥芬河市| 应用必备| 开平市| 大同市| 桂平市| 新平| 阳原县| 开江县| 乌苏市| 永春县| 云和县| 阿坝县| 礼泉县| 永宁县| 翼城县| 垣曲县| 禄劝| 涿鹿县| 读书| 同德县| 北碚区| 鄢陵县| 罗田县| 田林县| 汉川市| 临桂县| 德州市| 桐乡市| 清原| 平远县| 桦南县| 尖扎县| 齐河县| 巴马| 衡阳市| 巩留县| 陵川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