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8章 費盡唇舌收二將 作得仙法救三人
- 水滸晁飛傳
- 楓易飛
- 3159字
- 2020-05-20 12:00:00
晁飛派人將楊溫,呼延灼帶上大堂,楊溫一臉愁眉,呼延灼卻昂首挺胸。
晁飛親自為其解綁,呼延灼傲氣道:“士可殺不可辱,今日被擒命中注定有此劫,要殺便殺,老夫絕不皺眉!”
晁飛下令道:“將呼延灼推出去斬了。”
楊溫聽到要斬呼延灼,急忙求饒道:“英雄息怒,老將軍罪不至死,他是將門之后,忠心可鑒,要殺便殺我好了。”
“楊溫,你干什么,干嘛要乞求這反賊,真是丟我大宋的顏面。”呼延灼氣憤喊道。
此時晁飛哈哈一笑,而后嚴肅的講道:“二位英雄是我小人了,不該試探二位的忠心,我梁山并非草寇之所,而是一幫愛國人士的匯聚處,二位的忠義可嘉,梁山的未來期待二位的到來。”
“黃口乳子,烏合之眾談何愛國之人!”呼延灼據理力爭道。
晁飛深知呼延灼對草莽有偏見,在他心中忠君報國的觀念已經根深蒂固,想要勸降實屬不易。于是便換個角度問道:“老將軍,如果我放你走,你該去哪兒?”
呼延灼理直氣壯道:“當是回京赴罪,然后戍守邊關,大丈夫理應如此!”
晁飛接著問道:“老將軍可有想過,此戰之所以敗,是因何事?”
呼延灼一聽,不由悲嘆道:“用人不當,害國誤民啊!”
晁飛復問道:“當今朝廷童貫掌兵權已十余載,為何此番會派其義子為主帥,剛愎自用,導致兵敗,據我所知,童虎已經逃走,待其回京后,你認為童貫會信你還是他的義子?”
呼延灼問道:“此話怎講?”
晁飛看到呼延灼的態度有所轉變,便開口講道:“童貫年近古稀,執掌兵權多年,此派義子前來爭功,勝則可為其義子加官進爵,敗則有老將軍替罪,順勢將邊關的呼家軍收編,此事中,不論勝敗都是有百利無一害,而對于將軍而言則不然,勝則得罪于高俅,敗則得罪于童貫,這二人明爭暗斗多年,被此二賊利用的棋子數不勝數,老將軍,如今的大宋不再是楊家軍,呼家軍的時代,奸臣當道,國將不國。”
呼延灼聽后老淚縱橫,狂笑道:“天既要亡我大宋,做臣子的只有以死謝罪了。”說完便要以頭撞柱。
晁飛立即攔下,并講道:“想死很簡單,但要想活出些精彩卻很難,戍守邊關,保的是什么?是社稷,是百姓,是家人。歷史上不乏國之變更,但義士卻從不缺,為何?因為他們始終以人民百姓為己任,民才可安,國才可興。馬超投張魯投劉備,都不影響其一生功績,關羽投曹操,非但名氣不損,反而更成了佳話,良禽擇木而棲,良臣擇主而侍,老將軍可想明白?”
呼延灼長嘆一聲,道:“也罷,事已至此,全聽公子的,只是若我歸降之事傳入京城,那么我邊關的妻兒家眷怕是要遭殃了,還請公子想想辦法。”
晁飛聽得呼延灼同意歸順,當即開心道:“老將軍請放心此事就交給晁飛來辦,保證萬無一失。”
呼延灼歸降,楊溫自然也是歸降,晁飛叫來施恩,令施恩以近日研習的易容術,來找個死士將其面容整成呼延灼之貌,隨后砍下其首級,交于楊溫,為的是以此到孟州將魯智深,楊志救出。
楊溫到了孟州,不知高衙內也在,高衙內見了呼延灼首級疑問道:“人是你殺的?”
楊溫小心應對道:“呼延灼奮勇殺賊,不想亂軍之中被踩踏身亡,敵方將老將軍身首異處,我拼死將老將軍的首級搶了出來。”說完流下兩行熱淚。
“做的不錯,呼延灼忠義可嘉,待我報于朝廷,定當為老將軍追封,青州如今怎樣?”高衙內問道。
楊溫惡狠狠道:“梁山賊人誅殺百姓,無惡不作,我此來便是想請知府大人,速將那關押的兩個反賊正法,以慰籍青州無辜死去的百姓!”
梁知府聽了楊溫此番說詞,心中對梁山賊人的行為,令人發指,索性一口應了下來,也沒問尋高衙內的意見。
當下,楊溫帶上衛兵將魯智深,楊志押至行刑處,一切準備過緒,楊溫正準備私劫法場,卻不料空中突然烏云密布,一條黑龍真向兩名劊子手撲來,劊子手大刀一扔,早嚇得抱頭鼠竄,天空中又接著三聲雷響,響聲驚天動地,最后一陣狂風襲來,飛沙走石,直將人的眼睛吹得看不見。
剎那間,風停了,云開了,一切回歸正常,監斬官從監斬臺上爬起,抬眼看去,只見那法場刑臺上除了兩名倒地的劊子手,犯人早已不見了追影,更為驚奇的是楊溫做為陪斬,竟然也消失不見,監斬官慌慌張張前去報信。
這邊孟州北部與青州交界處,晁飛,花榮等眾好漢正在公孫勝旁邊等待著奇跡的發生,果不其然,公孫勝施以法術一陣狂風亂作之后,魯智深,楊志,楊溫三人出現在眾人面前。
“三哥,好本事,何時學得?”劉唐興奮的問道。
公孫勝浮塵一掃,萬物歸真,睜開眼回道:“剛從師父羅真人那里學得,未曾施過法,今日首次。”
劉唐失望道:“三哥若當日在黃泥崗也會這法術便好了,否則也不用費那多事。”
晁飛示意劉唐莫在提此事,隨后向魯智深,楊志道:“二位哥哥受苦了,本是當日設計準備里應外合奪了青州,不想那狡猾之人竟將二位哥哥押送至孟州看押,不過好在如今的青州已然成了我梁山之地,回山后一定給二位哥哥記大功一件。”
魯智深哈哈一笑道:“天一黑,風一吹,一條黑龍甚是嚇人,灑家還以為到閻王殿了,原來是兄弟做的,領教了。”
楊溫扶起楊志,叫道:“叔父,侄兒先前捉了你,真是大逆不道,還請叔父責罰。”
楊志愣了下,開口問道:“怕是錯了吧,如何便是叔父了?”
楊溫回道:“叔父可是楊令公之孫,楊延嗣之子?”
楊志驚訝,回問道:“不錯,不過你是?”
楊溫滿意的回答道:“我祖父是楊延昭,生得三子,我父便是第三子楊文才,按輩論,你便是我叔父不會錯的,想我楊溫今日終于見到了親人。”
楊家后代相認,惹得在場所有人為之感動。眾人相隨赴往梁山山寨,大肆烹羊宰牛,醉酒一番。
孟州。
監斬官慌張逃回知府,將法場的異事稟于梁知府。
梁知府心中甚是惶恐,思索著,“想不到這小小的梁山,竟有這種奇人異士相助,青,孟二州一衣帶水,我這孟州亦不久矣!”
高衙內在后堂聽得如此之事,直氣的牙關緊咬,對梁知府訓道:“這事多半是楊溫所為,此人明面上投靠孟州,實則早已歸降梁山,你身為知府,用人不當,待我稟于家父再商定奪!”
梁知府聽得要相告于高太尉,立馬向高衙內求饒道:“此事,還望衙內莫告知于太尉,太尉日理萬機,我等更不該勞煩太尉,眼下是要奪回青州,否則孟州也危在旦夕。”
高衙內咧著嘴道:“就憑孟州這些老弱病殘,酒囊飯袋?”
梁知府笑回道:“青州東面的大名府,梁中書乃是下官表弟,待我飛鴿傳書,將此事告知于他,那時我們東西共進,青州兩面受去,量他小小梁山,也翻不起大浪。”
高衙內詭笑道:“那便估且依你之計,暫時不與太尉多言。你可不得讓我失望。”
梁知府當下修書一封,相告于梁中書。
這大名府與東京開封府,南京應天府,西京河南府并稱四京。大名府城高且地險,塹闊且濠深。人物極盡繁華,百處舞榭歌臺,數萬座琳宮梵宇,號稱千員猛將統層城,百萬黎民居上國。
這日梁中書正與索超談及要事,親衛送來孟州梁知府的飛鴿傳書。
梁中書看后,立馬情色驟變。
“想不到梁山賊人如此猖狂,得了青州還不知足,竟還虎視我大名府,若不表兄傳來書信,我等還不知危險將至!”
索超聞聲,謂之道:“梁大人,可是有何急事?”
梁中書順手將書信遞于索超,索超看之,胸有成足道:“大人,我這大斧早已饑渴難耐,前些日誤中梁山賊人奸計,如今正好報得此仇,不知大人準備何時起兵?”
梁中書突然輕撫著短須道:“此事還得從長計議,不如告知蔡岳丈,聽聽他的意見。”
索超回道:“大人,這政治上的事情我不懂,我只負責上陣殺敵,只要大人一聲令下,我急先鋒首當其沖,定斬賊人首級!”
說完請辭練兵去了。
看著遠去的索超,梁中書感嘆道:“楊志啊楊志,我對你可不薄啊,難道真要戰場上兵戎相見不成。可嘆我大宋留不住人才啊!”
梁山幾日里,整兵練馬,在晁飛“十論”的指引下,山寨人數日益增加。晁飛也在眾人的勸說下,決定與慕容婷重新拜得天地。
這日山寨張燈結彩,喜慶非常,一切都按計劃進行,可山下卻突然來了一個人,將這一切計劃都打亂了。有道是:
先奪青州除奸佞,又劫法場得忠良。
童虎戰敗歸東京,衙內避禍孟州養。
兄弟相議共誅賊,夫妻恩愛重拜堂。
不知來人謂何事,幾分歡喜幾分喪。
畢竟不知來者何人,欲知后事如何,且聽下回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