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章 ·風云驟變(上)
- 寒玉追魂
- NA往昔
- 5996字
- 2020-10-08 16:30:55
見妙手仁心的李大夫說出“難以活命”這四個字,百里寒心中一痛,神色蒼茫,背后一陣冰涼,他連忙跪下說道:“李大夫,您快救救她,她是朝廷白大人唯一的女兒,她……”
李大夫緩緩嘆氣,道:“她哪怕是當今皇后,也無濟于事,人生死有命,是強求不來的。”
“可是您不是醫術……”百里寒想說他醫術高超,卻又說不出口。
“自古以來,多少帝王想要長生不老,可是都得不到起死回生之術,這位姑娘她已經……好吧,看在百里少統的面子上,我就把從昆侖帶來的仙靈芝熬制成湯藥,你讓她把這副藥服下,是死是活,只能聽天由命了。”
“大夫,如用仙靈芝治好她,您有多少把握?”百里寒打斷道。
“百里少統,實話說,治好眼前這位姑娘有幾成把握,老夫尚不敢斷言,但傳聞在昆侖雪山上生長著一種特殊的雪靈芝,和普通的雪靈芝不同,普通的雪靈芝花開白色,有清熱解毒的功能。但這種特殊的雪靈芝不同,花瓣澄澈如水、透明若無,花香空幽沁人、醉心淡香,卻有起死回生之效,老夫姑且稱它為‘仙靈芝’。但是由于雪靈芝生長環境惡劣,仙靈芝更是罕見,在中土少有耳聞。并且每一株仙靈芝周圍都有奇異靈獸守護,想要摘取也是大大不易。”
百里寒大喜,心道:李大夫所言,定是他肯耗費如此仙品醫治凌兒。仙靈芝生性奇特,也許凌兒這次真的有救。
只聽李大夫又說道:“老夫年少時在西域昆侖有過奇遇,曾偶然間得此仙品。雖說這仙靈芝千金難換,但百里府舊日對我李家有恩,現在全當是老夫知恩圖報。”
過了一個時辰,只見李大夫取了一小碗棕黑色的湯藥來,準備喂給白沐凌。
百里寒向李大夫磕了磕頭,道:“李大夫,您的大恩大德,百里寒銘記于心。”
“少統哪里話,還是給白姑娘快些服下吧。”李大夫連忙攔住了百里寒,把湯藥遞給了他。
百里寒將白沐凌扶起,準備給她喂藥,可無奈不管怎么灌輸,白沐凌總是不能下咽。
李大夫搖了搖頭,心道:仙靈芝雖奇特,但這位姑娘內臟受傷嚴重,居然連藥也不能下咽,果然是無回天之術嗎……
百里寒臉上汗珠陣陣,但任憑他如何推拿,一頓飯功夫下來,真氣和體力耗費了不少,但湯藥就是無法喂給白沐凌。
李大夫哀嘆道:“盡人事,聽天命,百里少統,您愛人命苦,還請節哀……”
“不!我要凌兒活過來!”百里寒眼眶含著淚水,他握著白沐凌冰涼的手,不知該何去何從,他滿腹悲痛,卻又無法發泄,只是不斷地為白沐凌傳送真氣,可又無濟于事。
“百里少統,逝者安息,讓她安靜地睡吧。”
百里寒不答話,他忽然一個激靈,知道救人如救火,耽擱一刻便多一分危險,他轉身就要離開找其他大夫,卻聽李大夫說道:“百里少統,京城兇險,您還是多加小心。”
一日之間,百里寒不知跑了多少家藥鋪,詢問了多少大夫,可都沒有一種藥對癥,也無人能夠醫治,無奈之下,百里寒只好找了馬匹和一個大箱子,用內力將白沐凌遺體冰封,隨即帶著箱子離開京城,前往深谷草堂。
與此同時,燕星崖帶領的鐵騎還沒來得及攻下丞相府,就已經被京城調集的禁軍層層包圍。
“燕將軍,多日不見,可曾無恙?”為首的禁軍分統孫平奎說道。
“裝模作樣的小人,楊天在哪?”燕星崖冷冷地說道,他見丞相之子楊泉已經斃命,卻不知丞相本人在何處,任務尚未完成,燕星崖不免有些心急。
只見周圍增援的禁軍如潮水一樣涌來,將丞相府附近圍堵的水泄不通,燕星崖不免心中暗暗擔憂。
“丞相名諱又是你可以隨便稱呼的?燕將軍,你殺了丞相愛子,又大鬧京城,今日休想全身而退。”孫平奎一聲令下,禁軍紛紛沖上,丞相府舊兵本來以為要命喪當場,見援軍趕來,心中大喜,紛紛拔刀擦拳,一時間雙方混戰。
“敵眾我寡,老五,老七,你快掩護弟兄們撤退,我來斷后!”燕星崖對手下的北燕十二騎中的兩人說道。
“燕將軍,你快走,我們兄弟為你殺出一條血路!”北燕十二騎的老二說。
北燕十二騎訓練有素,紛紛上馬結成陣勢,用盾牌拼成一個小屋般護住燕星崖,空隙處將長槍露出,看準一個方向只是猛戳,敵軍忌憚其威力,一時難以攻破。
孫平奎喊道:“別讓他們跑了,要是被他們逃掉,我們沒辦法向丞相交差,都得死!”說完飛身持刀砍向馬腿,試圖從打開一個缺口,但擔心十二騎的盾牌皆是磁鐵所鑄,只得掉轉刀柄,從地上撿起一根燃燒的木棍用內力推入陣中。
十二騎見形勢有變,知道有高手支援,老大連忙用腿頂住木棍,使內力將木棍彈出。十二騎登時只守不攻,盾牌也不知擋住了多少次攻擊,大家的體力也在不斷地被消耗著。
燕星崖見陣法有些動搖,不愿連累十二騎的兄弟,從中間踩著十二騎的肩膀持槍躍空而起。眾騎驚嘆的同時,燕星崖卻已經跳出十二騎提供的保護圈,持銀槍和禁軍混戰在一起。
“爾等都是國家安危之所需,為何都成了楊天的附庸,成了走狗,可還記得百里將軍在世的時候嗎?!”燕星崖怒叱道。
“忠君侍主乃吾之本分,燕將軍,你謀反篡亂,又殺丞相愛子,罪大惡極!你若現在跪地求饒,本將軍留你一副全尸,讓你死得痛快些。”孫平奎回應道。
“國家衰敗,理應清除叛臣,重建社稷。我燕星崖本次入京便是要誅滅丞相府,大丈夫做事,從不后悔!”燕星崖劍眉倒豎,將手中銀槍舞成一條銀龍般,霎時間擊退了攻來的幾名禁軍。
孫平奎提長刀來戰,刀槍相接,只震得二人虎口發麻、手臂微顫。
“燕將軍,你的槍法又精進不少。可惜力度不夠。”孫平奎道。
“哼,將自己出賣給楊天的混蛋,就算用盡最后一絲力氣,也要把你打醒。”燕星崖道。
“不自量力的蠢貨!”孫平奎提刀和燕星崖繼續斗了起來,但兵器上卻是燕星崖的銀槍占了優勢。
丞相府中銀光飛舞,孫平奎和燕星崖斗了幾十回合,見燕星崖的力氣逐漸衰弱,知他已經是強弩之末,于是命禁軍源源不斷進攻,自己則退下休息,坐享其成。
“大丈夫死則死矣!但不能連累了十二騎的兄弟們!”燕星崖雖然精神上愈戰愈勇,但畢竟只是血肉之軀,他感覺到自己的體力正在源源不斷流失,于是他持槍沖上前去,親身為十二騎開路。
“燕將軍,小心!”十二騎的弟兄看到燕星崖如此重情義,心中早已拋卻了生死。十二騎的老大向其他人使了個眼神,大家紛紛領悟,于是陣法忽變,眾人排成一排,將燕星崖扛到十二最小的那塊盾牌上,又點了燕星崖下半身的穴道。
“你們這是干什么?快讓我下來!”燕星崖不知十二騎要怎樣,只見大家從一排最后一人開始發力,依次傳遞到最前面的十二手上,將盾牌和盾牌上的燕星崖下身固定,高速旋轉,然后合力向高空拋去。
北燕十二騎中的十二心道:“燕將軍,永別了,我們十二騎早有約定,如果遇到生死關頭,必須合力將其中一人送出來。我的盾牌最為特殊,是在最危急的時候使用的,我們十二兄弟合力將你送出京城,有朝一日,你一定要為我們報仇,我們來世,接著做兄弟……”
北燕十二騎每一人都臂力奇大,何況眾人的合力,這一擲,直接將盾牌上的燕星崖跟隨盾牌飛去,竟然輕松地飛過了京城。但援軍太多,北燕十二騎和燕星崖旗下的數千人紛紛落難,不在話下。
鳴風山,云霧繚繞,霞光映彩。
端木風和往常一樣在山中閑居,他沏一壺清茶,擺一盤圍棋,和依天石對弈。
忽然之間,一枚白棋如中邪般落地,滾到了地上端木風所占卜的八卦上。
“風兄,此乃何意?”依天石問道。
“離卦,離上離下,離為火,火不能自明,難道……”端木風眼睛微閉,捋了一下胡須,忽而喊道:“不好,這離卦甚兇,所指的是……”
草堂,正值深秋,草木凋零。
北風蕭索,煙火紛飛,一群紅衣人正在和一個少女交手。
“交出浴火石,饒你不死。”紅衣人個個赤手空拳,但拳腳都好似赤炎包裹,顯然是上等的火焰掌功法。
“你們是誰,為什么張口就要浴火石?”一個稚嫩清脆的聲音回答道,那少女用一雙明珠般的大眼睛看著四周,正是嬌兒。
自從上次中秋時分百里寒辭別草堂,她便一直在草堂靜修“火焰真身”,在此期間,她也曾想過要出去尋他,但世界茫茫,外邊處處潛伏著危機和兇險,加上自己總會拖累百里寒,嬌兒便一直沒有離開深谷。除了思念熔火仙人彥炎炎以及百里寒外,嬌兒所要做的就是靜修“火焰真身”,雖然未曾練成上層境界,但也少有小成。
“小師妹,看來師祖她真的什么都沒教你,大師兄好傷心。”為首的紅衣男子名叫霹靂火,所說的師祖便是彥炎炎了。他瘦高個子,和嬌兒一樣,頭發也是火紅,單論裝扮來看倒是相近。霹靂火是繼彥炎炎、浴火之后的熔火一派掌門,但早在浴火自殺,彥炎炎帶著嬌兒來深谷隱居后,熔火一派便和昔日大有不同。昔日依靠四大仙人的威名,熔火派門人也可以馳騁江湖。自江湖血洗神林,神林遭受滅派一戰后,四大仙人紛紛隱沒,風火林山四派便開始不景氣。直到熔火仙人彥炎炎帶著孫女嬌兒隱居深谷,熔火一派便更為散亂,實屬名存實亡。此時,聲名顯赫的大師兄霹靂火便自立掌門,繼續統治著散落在江湖的熔火一派。偶然之間,打聽到熔火仙人隱居在淮北一帶,這次霹靂火帶領殘余弟子前來,也正是要討回浴火石,練就熔火至高內功。
“你們叫我……小師妹?你就是……霹靂火大師兄哥哥?”嬌兒吮了一口手指,冥思片刻,喊出了霹靂火的名字。早在嬌兒兩歲多的時候,她對霹靂火的名字只是熟悉,卻不曾有太多印象,當時嬌兒還尚未記事,沒過多久便跟隨彥炎炎來到深谷草堂避世,霹靂火的信息只是偶爾從彥炎炎那里得到只言片語。
“哈哈哈,小師妹嘴巴就是甜,虧你還能叫出來我的名字。十多年不見,你是越來越可愛了。”霹靂火說道。
嬌兒臉頰一紅,她聽到霹靂火贊美,心中自然歡喜,但隨即心道:草堂向來與世隔絕,他們怎么找到這里,并且上來就動用武力來硬搶?現在只有我一個人在這里,該怎么應付局面?
“小師妹,既然大家也知道身份了,那么你就乖乖地把浴火石交給大師兄,如何?”霹靂火早就觀察了四周,并未看到彥炎炎,心中稍寬。除了百里寒和端木風,眾人都不知彥炎炎已經長眠于鳴風山的溶洞中,還道她只是暫時不在草堂,外出去了。
“大師兄哥哥,不是嬌兒不愿意給你,只是……只是一來沒有經過奶奶允許,浴火石是不允許交予其他人,二來……浴火石……已經沒有了……”嬌兒的聲音越來越小,最后細小到和蚊子一樣。
霹靂火還是聽到嬌兒所有的話,他心道:小師妹口中所說的第一條是真,第二條明顯是胡編亂造,她分明就是不想把浴火石交給我,這才找借口說浴火石已經沒有了,這雙生浴火石乃是神石,怎能會說沒有就沒有?趁現在師祖不在,盡快從小師妹手中拿到浴火石是上策。
于是霹靂火語氣和藹地說道:“浴火石是我派至寶,現在師祖和你已經歸隱山林,不與世爭,要了也沒用,看在大師兄面子上,就把浴火石交出來吧。”
“可是……可是真的沒有了……”嬌兒語氣中有些焦急,她不愿透露浴火石兩次使用,卻又不知道該怎么說,只能說是已經沒有了。
“小師妹,我的耐心是有限的,你可不要敬酒不吃啊。”霹靂火唯恐彥炎炎突然出現,于是只想速度拿到浴火石。
“浴火石沒有了,已經用完了,大師兄哥哥,你若不信,等奶奶一來便知。”嬌兒看霹靂火等人不懷好意,心中有些緊張和害怕,只能拿彥炎炎來拖延。
霹靂火心道:小師妹信口開河,浴火石又不是消耗用的器物,怎能說用完就用完?一定是不想交出來。何況,等熔火仙人來了,自己還有機會拿到浴火石嗎?
“進草堂搜查!找浴火石!”霹靂火下令,眾人便要闖入草堂。
嬌兒在面前攔住,道:“草堂里面真的沒有浴火石,你們怎么不聽呢?”
霹靂火只道是此地無銀三百兩,但他又何曾知道,嬌兒天真無邪,說沒有便真的沒有,但見形勢緊迫,也顧不上其他,只能硬闖。
“既然小師妹想動手,那便讓大師兄給你上一課。”霹靂火知道嬌兒年紀不過十幾歲,自己人多勢眾,絲毫不把她放在眼中。
“大師兄哥哥,嬌兒打不過你的,你快住手啊。”嬌兒不愿出手,也沒有臨陣經驗,只想避免戰斗。
霹靂火哪里聽得進去,他一招火焰掌向前攻出,嬌兒連忙閃避,但霹靂火掌中夾雜火元素,頃刻間便要引燃草堂,嬌兒不愿讓眾人破壞草堂,于是只能硬生生地接住了這一掌。
兩掌相交,嬌兒和霹靂火都是一驚,霹靂火心道:小師妹果然已得師祖真傳,不容小覷。
嬌兒心道:我居然能接住大師兄一掌,是不是他顧忌同派情誼,手下留情?
霹靂火又攢動真氣,跳躍空中,一招“烈焰霹靂”橫空劈下,這次已經用了十成功力。嬌兒想閃避,但無奈“烈焰霹靂”范圍甚廣,如果不能接下這一招,整個草堂便要化為灰燼,她暗暗運功,使出這些天一直苦苦修煉的“火焰真身”硬接了霹靂火的一招,雖然她在招式上占了上風,但已經身受內傷,霹靂火忌憚“火焰真身”威力強大,反倒連連后退,想要最大程度上卸掉嬌兒一擊的威力。
霹靂火大驚,心道:小師妹居然練成了火焰真身,現在顧不上什么道義了,既然她一直不肯交出浴火石,我只有先控制住她,再搜尋草堂了。他一聲招呼,其余數人紛紛包圍住嬌兒,霎時間,場面成了眾人圍攻一個十幾歲的小姑娘。
嬌兒心中害怕,她從小在草堂長大,只有百里寒帶她出來過一次,哪里遇到過這種場面,況且她的火焰真身還沒修煉到上層境界,自己內力微薄,剛剛又受了內傷,拼全力與眾人斗了約有十回合,便已經不支。
“大師兄哥哥……你們進去搜便是,真的沒有浴火石了……”嬌兒眼眶中已隱約含有淚水,她心道:百里哥哥、奶奶,你們在哪?我該怎么辦?
“早說這些,也免得你受苦!”霹靂火點了嬌兒穴道,令一人將她捆綁到堂屋內,自己和其余人在草堂搜尋浴火石。
搜尋了約半個時辰,眾人始終不見浴火石,霹靂火來到內堂,對嬌兒道:“小師妹,老實交代,浴火石究竟在哪?”
“我早說浴火石已經沒有了,可是……你們怎么就不相信呢?”嬌兒回答道,但語氣中透露著無奈和凄涼。
“哦?那你告訴我,浴火石去哪兒了?”霹靂火接著問道。
嬌兒不敢提及百里寒,只是將之前第一枚浴火石消耗的情況一五一十地說了,眾人聽后面面相覷。
“胡說八道!浴火石乃天下神石,你說大雪封山用來驅散冰雪了,這不是騙小孩子的嗎?”霹靂火怒道。
“可是,可是就是這樣用掉的啊……”嬌兒眼神中透露出一絲可憐和無奈,一滴淚水還是不爭氣地奪眶而出。
嬌兒說得越是委婉真切,霹靂火就越覺得她是在戲弄自己,他拿起馬鞭,重重地打在嬌兒背上,“告訴我真相,浴火石究竟在哪?否則,休怪鞭子無情了!”
嬌兒咬緊牙關,她已經把第一枚浴火石用去的情況告訴霹靂火了,然而還是得不到認可,索性就閉口不答。
“好啊,平時師祖疼你若至寶,把你慣得目中無人了對吧,快說,浴火石在哪?”霹靂火又是一鞭子,這一鞭子打得嬌兒皮開肉綻,她幼小嬌弱的身子不斷顫抖。
嬌兒拼命忍住眼淚和疼痛,仍然悶聲不回,她心中祈禱:百里哥哥,奶奶,你們快來救救嬌兒……
“掌門,我們這樣會不會太殘暴了……”其中一個紅衣人不忍心以大欺小、以多欺少,于是勸道霹靂火。
“成大事不拘小節,今日必須從這丫頭口中套出真話!”霹靂火舉鞭又是一下,只打得嬌兒一口鮮血,噴到了土墻上。
嬌兒的眼神中包含憤怒,又有一絲無助,她心中天真無邪,無論如何也猜不透霹靂火為什么在自己說明真相后還咄咄相逼,只盼著能夠有人來將她解救。
“我再問一遍,浴火石在哪?否則你就別想見到師祖了!”霹靂火有些不耐煩地威脅道。
無論霹靂火如何盤問,嬌兒始終都是一個答案,可霹靂火一直也不相信嬌兒所說。半晌下來,嬌兒被打地滿身傷痕,已經疼暈了過去。
“大師兄,有一人正向草堂趕來!”一個紅衣人忽然進了草堂說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