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章 遠處有座山
- 西海情歌
- 夜火仔
- 1951字
- 2020-02-28 22:50:27
“不叫我坐啊?”李映紅看著張鯤緊張的樣子,嘻嘻的笑著。
張鯤慌忙說道:“坐、坐啊,要喝水嗎?”
“不要,我不渴呢。”李映紅一邊坐下一邊擺手。
張鯤這才順腿扔掉攥成一團的毛邊紙,也在畫架前坐定,右手不自覺地又拿起一支鉛筆急促地旋轉起來,突然想到,房間里本也沒有第二個杯子。
李映紅看在眼里,卻定睛于畫架上的肖像,訝道:
“哇哦,這是你畫的啊,這……她好像……她好像要和我說話呢,不對,是要和你說話,嘻嘻~”
其中“畫”字音重而長。
“哪有。”張鯤有點窘迫,總感覺腰椎和股骨之間找不到自然舒服的角度。
“你畫得也太好了吧!”李映紅面對畫像斜睨著張鯤,直讓他疑惑這眼神為什么看似陰險,卻又蘊涵天真。
“沒有沒有。你,什么時候來屋的?”
李映紅盯著畫像若有所思:“昨日上晝。”
“過中秋。”張鯤似問似答。
“嗯,今年不出去了。你一直在屋底?”李映紅轉臉問道。
“一直在屋底。”
“昨日下晝看到你在陽臺上看書還以為是學校里放假回來。一直不知道你生病了,上晝才聽嬸娘她們說起。不然的話,你也會考個好大學的!”李映紅替張鯤感到惋惜。
“我本來成績也差,都讀不下去的。”
“啊?你以前讀書好厲害的呀!不會是……只顧著談戀愛去了吧?”李映紅先是驚訝,然后狡黠地笑道。
“沒,沒有。除了睡覺和畫畫,我都不記得我做了些什么事情。”張鯤回避李映紅探詢的目光,赧然道。
“也是,你這么害羞!”目光和口氣里似乎都帶著嘲謔的意味。
“看出來啦?”張鯤不好意思地笑了笑,被李映紅點破,他反而覺得自然些了。
李映紅撲哧一聲燦然笑道:“早就看出來了!”
張鯤受了感染,一下子輕松起來,呵呵笑道:“好吧,你越來越……”
“越……可愛嗎?”張鯤稍作遲疑,李映紅便微微側耳問道,顯出滿心期待的樣子。
“嗯。”張鯤本來是想說李映紅大方,一時忘了該怎么形容,只好點頭承認。
李映紅卻不肯饒過張鯤:“你好認真,可愛不是形容小孩子的嗎?”
“啊?也,可以形容大人,的呀。”張鯤支支吾吾,心里想的卻是,你可不還是當年那個小女孩嗎。
“唉……”李映紅很夸張地嘆了口氣,黑色的眼眸透著笑意,如同他們記憶中某個仲夏之夜的星空一般邃澈。
張鯤反射弧悠長,這時似乎突然看到了一根救命稻草,趕緊抓住問道:“那……你今年不出去,是有什么打算嗎?”
“我想到西海藝院去學設計。這些年在外面……就像清溪河水帶走的落葉,一時歡欣,一時迷惑,終究不知道自己要去哪里,也不知道自己將在何時腐墜成泥。我要找尋遺落的夢想,就算是一片落葉,我也要自己撐一支槳!”
李映紅一下子變得沉靜下來,看著她清秀的眉目間堅毅的神情,張鯤心中油然而生敬意,仿佛眼前的少女瞬間光芒萬丈!
見張鯤有些恍惚,李映紅問道:“你說我能學好嗎?”
“當然,你一定行!”怎么會去懷疑太陽明天還會不會照常升起,張鯤說不清為何心中如此篤定,他甚至有一種奇妙的感覺,李映紅就像一個早已堅定信念、即將出征的戰士,此刻面對他,如同面對家門前的一棵柳樹!
“嘿嘿,謝謝你的鼓勵!”此時李映紅微翹的嘴角又噙著一絲調皮,看著張鯤不停地點頭,她覺得他還是像從前一樣有些呆頭呆腦的好笑。
“你一定會很優秀,陶郁不也是在做設計嗎。”
“她目前在畫施工圖,邊做邊學設計。”
“我記得你小學時也喜歡畫畫的。”
“哈,我是見你畫也就跟著畫唄!”
“哦,那你現在還畫嗎?”
“偶爾會畫著玩,沒事的時候。”
“有沒有存下來,什么時候給我看一下。”
“好啊好啊,小學畢業的時候你送給我的畫還在呢。”
“是嗎,畫的什么啊?”剛問出口,張鯤已記起來他畫的是一棵大樹,在樹下有間小屋,屋前有些花花草草,有雞有狗,還有個小池塘,池塘里游著一群鴨子。
“遠處有座山,山上有棵樹,樹下有個茅草屋……”念著念著李映紅自己就笑開了。
“哈哈。”張鯤笑道,“我記得是蠟筆涂的顏色。”
“嗯,你還記得。”
張鯤當然記得,他記得當時畫了很多小屋的畫。
“你喜歡畫房子,但是你最喜歡畫的是人像,那時候你就因為會畫像而出名了啊。”李映紅的聲調里富于感慨,眼睛里神采炯亮,好像說起的是曾經的傳奇往事。
事情的起因是張鯤一天晚上在作業本里畫了《新白娘子傳奇》中的白娘子,第二天老師發現了對其稱贊不已,進而相傳于村民口耳間。倒不是張鯤畫的真有多么好,一來白娘子的造型辨識度高,二來學校也從來沒上過美術課,山村里一個三年級的小學生憑記憶而描畫出形象,居然被看作是一件了不得的事情。對于當年偶然引起的轟動,張鯤心中早已沒有了最初的驕傲和惶恐,事實上他都不知道那些大人們為什么那么驚訝和不遺余力的傳贊,而大多數人并沒有見過他的涂鴉,如今想來竟有些滑稽好笑了。
“我很久沒畫過房子了,好像后來就沒有畫過樣。”張鯤接道,“你那時候喜歡畫花呀,鳥啊,熊貓啊,小狗啊,蝴蝶這些……”
“嗯,”李映紅緊抿著嘴唇,形似如意的鼻翼微微翕動,然后才哼哼笑道:
“那時候你還很調皮,不像現在這么木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