余大同興沖沖而去,灰溜溜如喪家之犬而歸,一腔怒火直沖九霄。回到雜役房,余大同第一個就想拿安三開刀,卻遍尋不見。
只好一把火燒了安三的屋舍,便立刻糾集一眾平素助紂為虐的雜役弟子,便直奔鄭君的居處殺來。
莫說鄭君沒有什么花心秘術(shù),便是真的有,又怎么會告訴余大同這樣的人。前世的鄭君,是位山中小道士,因為功法的副作用被人誤會。
轉(zhuǎn)世重生在真武大陸,鄭君成了天南郡的鄭大少爺。融合了鄭大少的記憶,鄭君知道,這位大少爺本性并不算太壞,只是因為天生不能修煉,自暴自棄之下,這才任性胡為。他的狼籍惡名,有大半是一群狗腿打手所為,其他的許多傳聞,根本就是以訛傳訛。
余大同聽信傳聞,非要逼迫鄭君拿出什么花心秘術(shù),鄭君便投其所好,杜撰出一部花心秘術(shù)來,就是要讓余大同自食惡果。
只是鄭君未曾想到,余大同會如此饑不擇食,這才大半天過去,已經(jīng)自取其辱,惱羞成怒而來。
燕重不知原因,眼見如此陣仗,雖然手持法鋤,竟嚇得手足無措,也不知是該逃入靈田,裝作與己無關(guān)好;還是留在鄭君身旁,同生共死為佳。
最終,燕重還是鼓起勇氣,下定決心,選擇站在了鄭君的身后,雖說燕重小心翼翼躲在鄭君背后,只把臉藏露出半面,卻總算是表達了他的決心與選擇。
“燕重,此事與你無關(guān),你還是走吧!”
對燕重的表現(xiàn),鄭君心中極為感激,卻不想拖累燕重,回身小聲催促他離開自己。
“鄭師兄,不管他們承不承認,只要在蒼穹宗一天,我們倆就算是同門,我雖然心中害怕,卻決不茍活偷生!”
燕重越說越振奮,竟自顧自的從鄭君背后走出,站到了鄭君的身旁。他剛才的回答,契合了他的本心,不知不覺,他突然覺得有鄭君在身邊,自己就信心百倍。燕重喜歡這種感覺,也不想失去。
“好兄弟,既然你認我這個同門師兄,那我們就有難同當,有福同享!”
無論是在地球,還是在這真武大陸。鄭君這還是第一次有了兄弟,平生第一次擁有一份友誼。
面對余大同等一眾惡徒,鄭君已經(jīng)下定了決心,便是一戰(zhàn)而亡,也維護好燕重的周全,絕不會讓余大同等人傷他一絲一毫。
……
“余師兄,看不出你還真是好興致啊,看你的打扮,這是要去見哪位相好的吧?!可是在相好的那里吃了癟,要找我來撒氣不成?!”
鄭君面帶笑容,語帶調(diào)侃,將眾人目光引向了狼狽而來的余大同。
此刻的余大同汗臭中夾雜的淡淡香氣,一身世俗間的綾羅綢緞雖然灰塵破爛,卻依舊不減光鮮本色,映襯著余大同粗壯猙獰的容貌,簡直就像是一個絕版小丑,令人忍俊不禁。
“鄭君,你個下流胚子,敗家色鬼,都是你害的,今天有你無我,給我殺——”
余大同瞪大雙眼,仇恨的目光仿佛要吞吃了鄭君。他壓根未曾想到,看似人畜無害的鄭大少爺,不僅詭計多端,竟然還如此牙尖嘴利,如此狡詐陰毒。
余大同不想與鄭君逞口舌之爭,他的丑事只有鄭君、安三知曉,為了掩蓋自己的丑行,余大同已是不管不顧,對鄭君起了殺心。
隨著余大同的一聲令下,跟隨他前來的一眾雜役弟子,強忍著心中的笑意,刀劍相交,棍棒齊出,直奔鄭君殺了過來。
這群家伙也是因為鄭君提醒,才注意到余大同的滑稽之處,為了隱藏心中難掩的笑意,眾人趕緊賣弄精神,做出些兇猛的聲勢,總算是在余大同面前蒙混了過去。
……
面對一起襲來的數(shù)十件兵刃,鄭君神情雖然輕松,心中卻難免有些緊張。他的修為實力,雖說比這群人要高出許多,但他并不熟悉蒼穹宗的武技。
此番對敵,與天南城斗武不同,那時的對手,并沒有多少強大的存在。身處宗門之內(nèi),即便是一群雜役弟子,其實力也比天南郡所謂的天才,要強出許多。
經(jīng)過與山海院關(guān)山、炎名二人一戰(zhàn),加之那位已經(jīng)練成劍意的冷冰冰,讓鄭君對宗門弟子的實力大為敬仰。
然而,等這些人刀光劍影臨身而至,看清了他們的招數(shù)來路,鄭君立時心懷大定,信心滿滿起來。
太弱了,蒼穹宗的這群雜役弟子,實在是太弱了!這些人的實力,不但與山海學府的關(guān)山、炎名不能相提并論,就連天南斗武時,那位習得刀勢的南淵也比不上。
看似氣焰滔天的這數(shù)十位雜役弟子,不過是一群烏合之眾。只比當初的那個什么屠狼會,要強上一些,可鄭君如今已晉階開靈境大圓滿,這些稍稍厲害一些的雜役,在他眼中不過是群小小雜魚。
余大同帶來的這群烏合之眾,一共也就二十多人。修為最低的也是開靈境七階武徒,絕大多數(shù)修為甚至已經(jīng)趨近,或者達到了開靈境大圓滿。這些人歲數(shù)不小,來路出身也五花八門,所用的武技更是千差萬別,花樣百出。
“蠻牛拳、旋風腿,狂風劍,雷霆刀,降魔十八棍……”
一眾雜役弟子資質(zhì)平平,大半喪失了成為筑基武師的可能,也意味著失去了成為外院弟子的機會,于是自暴自棄,甘當余大同的鷹犬,成了他稱霸雜役房的幫兇。
二十多位雜役弟子所用武技大半是黃級下品,只有個別的黃級中品。武技的等級雖然低劣,卻也罡風四起,氣勢滔滔。
迎著刀光劍影、棍棒鉤叉,鄭君不慌不忙,拳、掌齊出,在眾人間穿來插去,有如行云流水,渾若入無人之境。
鄭君只是從書中、傳聞之中,大體知道一些關(guān)于真武大陸武技的常識,此次對陣,恰好是個印證。
真武大陸的武技,分為天、地、玄、黃四大的等級,每一等級又分為上中下三個品階。武技的等級越高,品階越高,越節(jié)省靈力,威力也越大,武技的來歷則越不尋常。
依靠武技要練出意、勢等境界,自然也是武技等級越高,越相對容易,相對快速一些。
得益于前世的刻苦修行,鄭君早已是十八般武藝樣樣精通。重生斷續(xù)術(shù)七重境,又使得鄭君的身體無比強韌。
鄭君的武藝招數(shù),被他全部轉(zhuǎn)化為對陣武技,正好可以對比分辨,看一看前世的武術(shù),與真武大陸的武技,到底有何異同之處。
幾番印證下來,鄭君有些喜不自勝,他掌握的武技還真的是著實不少。穿越帶來的十八般武藝,似乎都可以配合靈力運轉(zhuǎn),成為對陣武技。當然,鄭君對付眼前這些雜魚武徒,他根本用不著使用最擅長的真武神拳、太極陰陽掌。
鄭君暗自收斂,出手和緩許多。他已經(jīng)拿定主意,既然對手對自己毫無威脅,他便把這場戰(zhàn)斗作為體悟武技的歷練。
經(jīng)過反復比較,鄭君感悟越來越深,心中的疑問也越來越重。相比真武大陸,地球上的武技威力并不強大,卻樣樣不同尋常。
鄭君發(fā)現(xiàn),地球上的武技,多數(shù)招數(shù)繁復,變化多端,用于防守可謂密不透風,用于進攻卻威力平平、并不好用。
與此相反,真武大陸的宗門武技,招式雖然看似平平無奇,威力卻著實不小,反而側(cè)重于搏殺之道。
自己由地球帶來的武技,絕大多數(shù)竟然不是與敵對陣的,相比真武大陸的武技,他的所用武技都更貼近于修煉,宜于幫助武者體悟天地至理,實戰(zhàn)對陣殺敵則略顯不足。這到底是什么原因?
此外,開靈境的習武者,是真武大陸的最低層次,能夠接觸、駕馭的武技有限,通常以玄階以下為主。即便是玄階以下的這些武技,若是真的拿到地球,樣樣威力恐怖,這才是鄭君最為震驚的地方。
除了印證武技,鄭君還欣喜的發(fā)現(xiàn)了另外一件喜事。在天南城,因為黑石的幫助,鄭君的神識已經(jīng)堪比筑基武師。
經(jīng)歷了昨夜一場生死危機后,他的神識又暴漲了許多。因為逆天神識的幫助,眾人的招式在他看來又緩又慢,縱使威力不小,卻根本碰不到自己一絲一毫。
相比鄭君越戰(zhàn)越勇,越來越輕松灑脫。余大同的那一眾手下,則越來越心驚膽戰(zhàn),越來越騎虎難下。
起初,這些家伙還氣焰高漲,眼看自己使盡手段,卻誰也粘不到鄭君的身體,反而不斷被鄭君變化無窮的武技,一個個給打的東倒西歪,眾人氣勢一落千丈,若非余大同在不遠處兇狠督促,這些家伙恐怕已經(jīng)一哄而散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