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章 臨安
- 青林雨歇
- 未已丶
- 3164字
- 2020-02-19 12:22:19
“胭脂水粉,簪釵步搖,來看看嘞!”
臨安街市人聲鼎沸,熱鬧非凡。這邊看看胭脂,那邊瞧瞧油紙傘,可比宮里有趣多了。
走走瞧瞧,前面一家酒樓被圍得水泄不通。寫著三個大字“福安樓”的旗子掛在酒樓二層,飄飄揚揚。
有熱鬧為何不湊?
青林從人群中鉆了進去,溜到酒樓里的一個角落里,恰巧還有個不起眼的空位。
臺上的掌柜熱情洋溢地向賓客介紹,“來來來,各位客官看好嘞——這是本店秋季大賞最后一道菜品,名字叫做陽春白雪。”
青林往那大盤子瞧去,大白菜粉絲燴,名字倒是起得不錯。
“還是老規矩,這最后一道菜品藏著我福安樓的金湯勺,哪位客官的碟子里頭有這湯勺的紋樣,我們就把這金湯勺贈予這位客官!”
臺上人說話間,小二已經將托盤端到了青林這桌,小碟中的陽春白雪還冒著熱氣。
青林拿起竹筷,夾了一箸粉絲,又嘗了白菜,粉絲滑而不失筋道,白菜的鮮味直達味蕾,清爽中飽含汁液。
這道陽春白雪雖然平常,味道卻絲毫不遜色于宮中所食。
青林望了一圈,眾人皆是嘖嘖稱贊。原來老百姓的快樂便是如此簡單。
三下五除二吃了個底朝天,青林隱隱見到幾根粉絲底下一根金色湯勺圖案臥在底盤。
旁邊小二見了,喜上眉梢,這姑娘生得這樣漂亮,金湯勺給她拿去著實不虧。
青林還未反應過來,小二便大聲吆喝著“恭喜這位姑娘喜中金湯勺!”。
那大嗓門把整個大廳的眼光都吸引過來了。
“且慢——我家公子也中了金湯勺!”
“咦——”
“有兩把金湯勺?”眾人又紛紛調轉目光,望向說話人的方向。
二樓臨街市的雅座,一個穿著光鮮的小廝站在欄桿邊大聲開口。
這下賓客議論紛紛,臺上的掌柜也有點摸不著頭腦。
不應該啊!這每年的金湯勺只有一只,這怎么會……
掌柜瞧著不對勁,連忙對身旁小二使了個眼色,小二會意,立馬往樓上趕。
結果就是——趕上樓的小二端著有金湯勺的紋樣的碟子,而青林隔壁的小二也將碟子呈了上去,碟子底下同樣有一只金湯勺。
福安樓的金湯勺是用以抵押一年消費的,也就是說,獲得金湯勺的賓客在這一年里可以任吃任喝,并且能獲得純金打造的金湯勺一柄。
這天大的好事兒,三年才有一次。難不成這次掌柜的還準備了個雙料?
當然不是!臺上的掌柜望著兩個一樣有金湯勺的碟子,冷靜下來。
紋樣不可能作假,這是他監督著用特制的金漆涂上的。那是哪里出了問題呢?
“請大家稍安勿躁、稍安勿躁!請給小店一點時間,本掌柜一定會給出一個公正滿意的答復!”
“不必了,金湯勺便讓給這位姑娘吧。”話音剛落,底下又是一片嘩然。
那人立在二層,從雅間來到了欄桿邊。手中還握著一柄折扇。
蕭蕭肅肅,爽朗清舉。好清朗的一位公子。
那人從二樓望向底下的青林,朝她笑著微微點了點頭。
“這……那姑娘的意思是?”掌柜的對著青林問。
這人倒有幾分風度。青林端起茶盞喝了一口,也不扭捏。“既如此,那我便不推脫了。”
最終,掌柜親手奉上金湯勺。
青林只睨了眼擺在紅絲絨托盤上的金勺子,抬手便拿起茶盞繼續飲茶。
掌柜見青林的反應竟是見怪不怪,心想著這位客人定是不簡單,滿臉堆笑,忙道“請姑娘笑納,還請姑娘往后多多光顧!”
青林賞臉地拿起勺子,唇角微揚,語氣輕快,“謝了。”
正欲起身走人,樓上那位公子卻不知何時下了樓,不緊不慢地來到她面前。
來人施了一禮,“見過姑娘,在下子忱。今日也算有緣,不知可否有幸請姑娘喝一杯?”
“好啊。”青林不假思索就應下,爽快得有些出乎這位公子的意料。
青林跟著上了二樓雅間,一壺雪頂,兩人談天說地。
談話中青林得知他是廬州人士,出外來游歷的。來到臨安,聽當地百姓介紹福安樓頗有名望,特駐足一品。
青林淡淡品著茶,宮外很多東西確實新鮮。抬眼望向窗外,樓下小販手里扶著一捆稻草,上面扎滿了圓滾滾的紅山楂。
趙子忱順著她的目光看去,這姑娘卻扔下句“先行一步,告辭”便要起身。臨走前還不忘扔下一錠銀子。
趙子忱輕輕地笑了。
這一路上遇到了許多有趣的人和事,這位姑娘性子豪爽,于他而言,甚是有趣。
青林接過小販遞來的糖葫蘆,急不可耐咬下一口。酸酸甜甜,山楂糯而不膩,很對胃口。
接下來的幾日,游山玩水,好不自在。
本來計劃向下一個目的地進發的青林,又偶然得知了一年一度的廟會將持續三天,她只得把行程提后。
無所謂,逛完廟會再走也不遲。
當天晚上,臨安城煙花開滿夜空。街市夜不閉戶,萬人空巷。
臨安城乃至周邊的小鎮人聲鼎沸,個個都踏出家門來湊廟會。
酉時未到,各家各戶各酒樓酒館商戶的燈籠便亮堂堂的。
又是風清月白,又是華燈初上。街巷一眼望到底,燈火闌珊,一片橙紅。
街上耍大刀的,牽傀儡的,做糖人的,賣面具的,什么都有。
人群中不知誰喊了一句“悟修大師來講道了!”一時間,本就擁堵的人潮更加沸騰了。
青林本掏銀子買糖人,那老板卻停下手中糖勺,匆匆往攤外趕,加入了人潮中。“不賣了不賣了,姑娘喜歡便自己拿去吧……”惟留一臉錯愕的青林愣在原地。
不就講道嗎?皇宮里頭每年都請云門山大師進宮,這有何稀奇的。
正想著的青林被人一推,來不及站穩的青林直直地便要向糖人攤子倒去!迎面便是一鍋尚未降下溫度的糖料。
預感中的疼痛與碰撞卻并未到來,一雙有力的手及時朝她伸來,緊緊地環住了她的腰肢。鋪面而來的是淡淡的皂莢香。
“姑娘當心!”
……
周邊沸騰的人群,熙熙攘攘。他們都向一個方向涌去。唯有她面前這個男子和她站在一片涌動的人群邊上,一動不動。
時間仿佛在這一秒靜止下來。
眼前這人,不是幾日前才見過的什么忱公子?
他們又相遇了。
有道是,驀然回首,那人卻在燈火闌珊處。
“沒想到姑娘還沒走。”那人語氣不復方才焦急,青林抬眼,對上一雙笑瞇瞇的眼睛。扶在她腰肢的手已經收了回去。
仍是福安樓,仍是二樓雅間。今日的福安樓一如往日熱鬧,小二倒是比往日多了十分熱情。
“本來今日便打算離開,卻聽聞今晚的廟會十分熱鬧。不曾想還能遇見姑娘。”
原來臨安這么小,小到又讓他們給遇著了。
對面趙公子低頭給青林斟好茶,遞了過來。青林接過道謝便一飲而盡。
糖人也沒吃到,酒樓又人滿為患的,肚子填不飽,現下多喝幾杯茶水總是好的。
小二吆喝著上菜,上完菜趙子忱還把菜盤子都往青林那邊推了推。“姑娘快吃吧,不夠還有。”趙子忱望著青林起筷,夾入口中,毫不扭捏。他突然感覺,好像看她吃飯比自己吃還要開心。
半飽后,見趙子忱還沒怎么動筷,青林忍不住脫口而出:“你怎么不吃?”
只見對面趙公子笑了笑,“其實好吃的不一定是大酒樓,尋常攤販亦別有滋味。我尋思著待會下去街市再慢慢覓食。”
青林當即放下雙筷,“你不早說!天天吃客棧啊酒樓啊都吃厭煩了。”
趙子忱眉染笑意,看一眼窗外,“走,我帶你去。”
街上鬧市,亦是風味滿滿。青林手捧糖炒栗子,嘴巴未曾停過。
街上人多,趙子忱一直默默地護著青林,為她擋著行人,卻又保持著距離。
燈影閃爍下,走在前邊的人回頭拉起他的手,迫不及待地朝前面的五榕塔走去,“走,我們也去那個塔上瞧瞧。”
好不容易擠過波波人潮,兩人終于登上了塔頂,再望萬家燈火,近在眼前。
第二日一早青林便動身揚州,只是少了個為她糖葫蘆買單的人罷了。
來到揚州城里,街市一如臨安的熱鬧。青林第一眼便看到了街上的糖葫蘆。
拔起一根鮮紅欲滴的,正想摸錢袋,卻看見背后攤過來一只白皙修長的手,手心躺著一兩碎銀。
青林回頭一望,久違的身影立于身后。
九月初二,青林出了揚州城。在城郊的一個湖邊坐著發呆。
回想起那日在揚州城里遇見白祁賦的場景。
他將她領到落腳的私人別院,對她說了許多話,無非就是問她什么時候回去云云。
當然,她并不打算回去。
現在這樣就挺好的。
拍了拍裙子,湖邊的人兒騰地站了起來。
碧海藍天,她就應該往自己的那片天空闊步走去。
湖邊開了不知名的野花,折下幾朵,盤算著下一步該去哪兒游山玩水。
忽然,后頭似是傳來疾疾馬蹄聲,由遠及近。
“吁——”的一聲,只聽得馬嘶鳴一聲,馬上的人朝她看來。
“姑娘,這世間大好河山,想必還有很多你不知道的地方。不如在下帶姑娘好好游歷可好?”
馬下的女子眉眼舒展,對他粲然一笑,那兩字回答得毫不含糊。
趙子忱聽得真真切切,站在她面前的姑娘說的是——
“好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