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7章 在家里
- 情迷契訶夫
- 大周小說
- 1921字
- 2020-02-11 17:20:33
在家里。
契訶夫這篇短篇小說《在家里》共兩章,我們一起看看吧,反正大家基本上都在家里休息呢。
人物:葉甫蓋尼·彼得羅維奇(檢察官),謝遼熱(七歲,小胖子,抽上煙了),女家庭教師等。
句子:
這也許也就是社會生活的法則吧:所謂惡事,越是不太被人理解,就越容易受到兇猛而粗暴的攻擊。(比如抽煙)
……
“哦!對對!”謝遼熱的眼睛瞇成一條線,“這話不錯,這話不錯!我抽過兩回,昨天和今天各一回?!?
“那么你看,這是說:不是一回,是兩回了……我對你非常不滿意,你以前可是個好孩子,但如今我看出你已經被寵壞了,變成一個壞孩子了?!?
……
“您要拿就拿吧!”謝遼熱說,“爸爸,拿吧,您可千萬不要害臊!您桌子上的那只黃狗是我的,但是您看,我就是不當回事兒……讓它擺在那里好了!”
……
(第一章完)
“在我那個年代,這些問題解決起來非常簡單?!彼胫?,“所有抽煙的孩子,一被抓住,只須一頓打。那些膽小,意志薄弱的,真的立即就不敢抽了;那些膽大一些的,機靈的,挨了打,卻把煙藏在靴腰里,躲到柴房里去抽。假如他們在柴房里又讓人發現在抽煙,又會再挨一頓打,他們于是就到河邊去抽……照這樣直到從小孩長到大人為止。我母親為了使我不抽煙,給我錢用,給我買糖吃。如今這個辦法卻已經沒有價值,不道德了?,F代的教師們,根據種種道理,希望孩子們自覺養成好的品行,而不能因為恐懼,不要因為想出風頭或者是貪圖報酬而養成好的品行?!?
……
“……沒有一個人代替母親來教育子女,因為母親能和子女一同感受,一同哭、一同笑……假若只靠推理和道德教育,那樣是無能為力的。唉,我還能夠給他講些什么呢?說什么呢?”
……
葉甫蓋尼?彼得羅維奇靠著桌子坐下,把他兒子畫的一張畫拿起來看。
“人怎么能比房子還要高呢?”檢察官說。
謝遼熱爬上他的膝蓋。
“不,爸爸,”他看著自己的那張畫說,“如果把士兵畫小了,就看不見他的眼睛了?!?
……
“揍他一頓怎么樣……”他想,“我怎么能想得出這種懲罰來!不行,我們真不配教育孩子。以前,是由于人比較簡單,想得也少,所以解決問題就爽快。但是我們想得太多,我們滿腦子全是道理……人越是智力發達,越是想得多,也就變得越客氣,愈加優柔寡斷,敏感多疑,愈加不敢采取行動。確實這樣,假如細細一想,人需要多大勇氣和自信才敢于教誨,判案,寫出厚書來啊……”
……
謝遼熱很愿意聽這樣的故事,檢察官也注意到,情節越簡單,越不花哨,給孩子的印象就越深刻。
……
謝遼熱全神貫注地盯著父親的眼睛。檢察官一面說著,一面暗想:“往下該怎么說呢?”他只好邊說邊謅,講了很長時間,最后是這樣結束的:
“國王的兒子因為抽煙害了肺癆病,活到二十歲就死了。撇下了他那體弱多病的老父親,沒人來幫他的忙。沒人來管理花園,也沒人來保衛宮殿。敵人殺來了,殺死老人,搗毀了宮殿,現在那個花園里既沒有櫻桃樹,也沒有了鳥兒,也沒有了小鈴兒……就是這樣,孩子……”
……
“以后我再也不抽煙了……”
他道了晚安,走了;他父親的臉上露出了會心的微笑。
……
他想起了法庭上的那些陪審員,他們是一定發表“演說”不可的;他想起了社會上的大多數人,他們只會從傳奇里,從歷史小說里吸收歷史知識;他還想到了自己,他是從寓言、小說、詩歌里發現對生活的理解的,不是從布道辭和法律里面。
……
“藥品應當甜,真理也該美……從亞當的時代開始,人就養成了這種愚蠢的習慣了……但是……大概這很自然,就原本該是這樣的……在這個世界上,有許多合理的欺騙和幻覺呢……”
樓上面琴聲已經聽不見了;但是二樓上的居民仍舊在房間里踱來踱去。
小結:
這篇短篇小說講述了這樣一個故事:檢察官的孩子偷偷抽煙了,被女家庭教師發現后報告給了他,他得支持教師的工作呀,更何況孩子畢竟是自己的孩子,是得管管,抽煙可不對。但是怎么跟孩子說呢?他也不知道,以前都是孩子他媽媽教育他,可是她已經去世了。他嘗試著跟孩子講大道理,但是孩子根本聽不進去,一會兒動動他的胡子,一會兒東瞅瞅西瞅瞅,后來又畫了個畫,畫里頭房子特別小,人特別大,比房子還高,孩子說這樣才能看見人的眼睛。檢察官意識到,孩子的思維跟大人不一樣,他們有自己的標準和判斷。時間很快到了晚上十點,孩子該睡覺了,但是他習慣于在睡覺前聽爸爸講個故事。講點兒什么呢?隨便講吧,反正每次都是編的。于是,檢查官描繪了一個王國,很排場,有花草蟲魚鳥和湖水藍天白云……很美!國王年紀大了,王國需要繼承,但是他唯一的繼承人因為抽煙染上肺癆,早早就去世了,王國里再也沒有花草蟲魚鳥和湖水藍天白云……孩子打斷他,說“爸爸,我知道了,我以后再也不抽煙了!”爸爸心想,簡單的道理干嘛非得這么費勁地講呢?故事大體如此。什么意思呢?有些事情,直來直去就是不行,比如教育、文學、藝術、打仗、溝通……很多很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