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8章 她的八十年代(一)
書名: 愛情公寓之有情人終成眷屬作者名: 連山易ae本章字數: 2159字更新時間: 2020-03-12 12:17:49
高曉松曾經在很多檔節目里描述過他的八十年代,在他眼中,那是一個美好,純真,像烏托邦一般的年代。
那個時候春妮經常會坐在電視機前,開著電視,靠著暖爐,為自己的男人和孩子織毛衣,她喜歡聽高曉松講八十年代的故事,那個在現代人眼中仿佛過了幾百年的年代。
但如果讓春妮來形容那逝去的八十年代的話,她會想起她中學時讀書讀到的一句話,
“橘黃色的落日余暉給一切都帶上懷舊的溫情,即使是斷頭臺。”
是的,在她眼中,八十年代是一個遙遠特殊,但并不完美的時代。
就像她男人在看到這個節目時,經常會狠狠的吐一口唾沫,表達自己的不屑一顧。
對于一個土生土長的北方農村人而言,八十年代和過往的任何一個年代都沒有什么不同,或許只是苦難更輕而已。
而在春妮眼中,八十年代也是不同的,逝去的時光為過往的諸多不同染上了別樣的顏色,留有特殊的韻味。
八十年代初的時候,春妮生活在農村,即使消息閉塞,但新事物大量涌入,規則不明,人們的思想面對急速變化的世界,顯得單純,狂野,生猛。
她記得她在九十年代看過一個紀錄片。
第一集就是明明白白的一個攝像機拍一個持刀挾持案,罪犯刀架人質脖子上,人質脖子被割破,血流一身,沒有馬賽克,沒有掩蓋受害人相貌。就是那么直白,那么單純的紀實。
還有許多悲慘的犯罪現場,尸體碎塊,地上噴濺的血跡,嬰兒腫脹的面部,都不加掩蓋的拍。
明顯看出紀錄片導演的態度,就是“紀實”,任何其它有的沒的,都沒考慮。紀實就是不加修飾的記錄真實。
甚至許多犯人都明顯表現出單純的野蠻,沒有那么多心理活動和扯什么社會原因,有仇,殺他全家。就這。后果??槍斃唄,淡定的就像說自己要去哪旅游。
那是個充滿未知的年代。
人們面臨著各種各樣的選擇。
同樣的,八十年代,不太能用開放來形容,
混沌,激動,昂揚。
全社會那股蓬勃野蠻的朝氣,呼之欲出。
那是一個黃昏和初曉并存的年代。
投機倒買倒賣是罪,有正經工作的人大多數有意識地避免炒股,因為覺得不道德。
青年男女在私宅里跳跳舞就可能被鄰居舉報,至于一些你情我愿的婚外婚前行為一經揭露輕則讓人丟掉工作被學校開除,重則可以丟掉性命。
父母之命媒妁之言依然陰魂不散,違抗父母婚姻命令的青年不但遠沒有今天那么多理由反抗,自己也想不出多少理由。
看看電視劇《渴望》里的劉慧芳,那就是那一代青年里很多人的寫照。
總之相對于城市而言,農村似乎變化的并不明顯,娛樂方式也是老幾種,人們期待的娛樂僅有偶爾的電影下鄉,一群鄉親父老坐在大隊屋門口,等著電影的開始。
種地的種地,打工的打工,孩子上學的上學,輟學的輟學,拖拉機轟轟隆隆的響聲也是難得的消遣。
唯一存在的黑暗面可能也只是路匪橫行罷了。
對那時候的春妮而言,八十年代在農村完全是乏味,沉悶,生活宛如一幅無趣的灰色畫卷。
直至八二年,她上了高中,搬到了城市的寄宿制學校,這個時代終于向她展開了這個時代的魅力。
電影院、錄像廳、書店、小商場、磁帶錄音機店等都有,而且流行音樂、電影都能與時俱進,衣著方面有很前衛,經常有燙著卷發的女性在街上散步。
那個時期,所有的學生都無憂無慮。年輕人穿著喇叭褲,后來又是牛仔褲,發廊的師傅還把直直的頭發吹卷起來很漂亮。
有時候電影院播放美國電影或者印度電影,那簡直是萬人空巷一票難求。
還有美國電影霹靂舞,看過后整個中學的學生為之瘋狂,紛紛買來教學書學跳霹靂舞,還有勁爆的荷東、猛士的舞蹈。
那個時候,她們的老師戴著眼鏡,留著長長的頭發,長的白白凈凈,喜歡穿著白色襯衣,每次上課時,都會帶著最新出版的詩集,和她們討論海子,討論顧城。
那個時候的人們喜歡穿著黑色的西裝褲搭配白色襯衣,夏天走在街上時,仿佛生活在一個白衣飄飄的年代。
后來的日子里,她經常會想起有人曾經說過關于八十年代的的一句話:
“那個時候喜歡一個人,不是因為他有車有房,而是那天陽光正好,你穿了一件白襯衫。”
那時的春妮第一次接觸到城市,這里的一切仿佛混沌初生,每一個人都單純美好,男同學腰桿挺拔,頂天立地,他們從不妄自菲薄,相信自己就是國家的棟梁。女同學大方開朗,她們喜歡詩歌,向往遠方,敢于和任何人說出自己的喜歡和討厭。
那個年代,羅大佑的《之乎者也》剛剛傳到大陸,迅速受到了人們的追捧。
春妮學校旁的這條街上,無論是雜貨店還是錄像店,每天循環播放著羅大佑略帶沙啞的歌聲。
沒有錢買專輯的春妮放學后就蹲在雜貨店門口,拿著筆記本,整整齊齊的記錄下《之乎者也》里的每一首歌。
《鹿港小鎮》《戀曲1980》《光陰的故事》《童年》《將進酒》
這是她的青春,也是她的八十年代。
八十年代的人們,對于美好事物的向往從不遮掩。
男生跳著《冬天里的一把火》,每天盯著鄧麗君的海報發呆。
女生喜歡《大約在冬季》,那時年輕俊朗,同樣有點叛逆的齊秦,更加讓人著迷。
春妮至今記得83年的春晚,那是歷史上第一次讓人有了團聚看春晚的習俗。
那時的春晚用的是現在完全無法想象的實時電話點播。電視臺把演員請過來,表演什么節目觀眾說了算。
那個年代有風靡一時的港產武俠劇《射雕英雄傳》、《神雕俠侶》、《楚留香》、《絕代雙驕》
春妮她們當年為了搜集這些明星貼紙而四處奔波,甚至省吃儉用,心細的女生更是會拿起剪刀一張張剪下來貼成一本貼紙冊。
她們的書桌、書包、筆盒上也都是這些琳瑯滿目的俊男美女,像翁美玲、劉德華、梁朝偉等更是八十年代永遠的記憶。
但如果說,對春妮而言,八十年代最難忘的是什么。
她一定會說,是愛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