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二仙湯(沈紹功經驗方)
上海經驗方。
知母10g、黃柏10g、仙靈脾10g、蛇床子10g、當歸10g、巴戟天10g。
溫補腎陽,調理沖任。
“二仙湯”原方出自上海的經驗方,由仙茅、仙靈脾、當歸、巴戟天、黃柏、知母6味組成。溫腎陽,滋腎陰而瀉虛火,調沖任。其組方十分精當,十分嚴謹。方中仙茅、仙靈脾、巴戟天溫腎補精,知母、黃柏滋陰瀉火,當歸調理沖任。因仙茅溫燥有小毒,故以蛇床子10g代之。
原治更年期高血壓,既可明顯降壓,又能改善癥狀,實為效方。后又擴大應用于更年期綜合征、更年期精神分裂癥、閉經、腎炎、腎盂腎炎、神經衰弱、糖尿病,屬腎虧陰陽兩虛、虛火上炎者。
本方可用于腎虧精損,陰陽失調,虛火上炎證。癥見頭痛且暈,五心煩熱,腰酸膝軟,尿頻失眠,月經不調,苔黃質紅,脈沉細數,屬無論男女,均可投以“二仙湯”試治。
增加行氣透竅,調整大腦皮質功能的石菖蒲10g,郁金10g;增加調腎陰陽的生杜仲10g,桑寄生10g,續斷10g;增加調理沖任的澤蘭10g,雞血藤10g;增加升清降濁的川芎10g,川牛膝15g;增加寧心安神的炒酸棗仁15g,夜交藤30g;增加補而不滯的茯苓10g,澤瀉10g,陳皮10g。
杜某,女,43歲。經量增多,小腹隱痛個3月余。1年前確診為子宮肌瘤,自行服用桂枝茯苓丸、大黃 蟲丸等治療,子宮肌瘤未得消除。近3個月來工作緊張,見經量增多,小腹隱痛,遂來就診。刻下:小腹隱痛,頭暈咽干,夜寐多夢,腰膝酸軟。檢查:尖紅苔少,脈沉細數。B超:子宮大小為7.0cm×7.4cm×5.3cm。左側壁肌瘤3.9cm×3.3cm。中醫診斷:癥瘕。證屬陰陽失調,虛火上炎。西醫診斷:子宮肌瘤。予二仙湯加減。知母10g,黃柏10g,當歸10g,仙靈脾10g,蛇床子10g,菟絲子10g,澤蘭10g,丹參30g,牡丹皮10g,續斷10g,雞血藤10g,香附10g,生杜仲10g,桑寄生10g,山楂10g。上方每日1劑,水煎分2次服。服用20劑已無頭暈咽干,夜寐明顯好轉。唯肢冷出汗,營衛不和,合入桂枝湯,加赤芍、龍骨、仙鶴草、梔子,續服30劑,腹痛痊愈,略腰酸外無明顯不適。苔薄黃,脈沉細,腎虧仍存,去知母、黃柏,加生地10g,枸杞子10g,野菊花10g,繼續調腎,再服30劑,已無明顯不適。B超檢查子宮縮小為7.0cm×5.4cm×3.6cm,子宮肌瘤消失。予杞菊地黃膠囊,后未來復診。
(整理:沈寧,劉興方,王鳳,劉大勝,于瀟 審閱:韓學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