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海派中醫內科丁甘仁流派系列叢書:陳存仁學術經驗集
- 朱生樑
- 1068字
- 2020-02-19 18:35:28
前 言
中醫學自成體系始于軒岐,辨證立法大成于仲景,經歷代名醫的傳承與發展,形成了很多醫學流派,名醫薈萃,百家爭鳴,而在江南一帶,主要有虞山醫派、孟河醫派、吳門醫派、錢塘醫派,其中孟河流派影響最大,惠及最廣。孟河醫派起源于明末清初江蘇武進縣孟河,以費、馬、巢、丁為代表,其中丁派創始人是丁甘仁先生。丁甘仁主張寒溫一體,結合傷寒、溫病之所長,兼擅內外,療效卓驗,尤擅時疫熱病、外科、喉病的診治。丁甘仁的一生對于中醫事業作出的杰出貢獻,為中醫史冊寫下了光輝的一頁。
陳存仁先生先后師承丁甘仁、丁仲英父子,是其得意門生。他醫術精湛、天資聰穎、才思敏捷、勤于診務、好學上進,加上名師指點,成為20世紀三四十年代海派中醫的杰出代表之一。他熱心于中醫事業,建立學校,創辦報紙,對中醫發展貢獻重大。他是1929年抗擊“廢止舊醫案3.17大會”的發起者與組織者之一,也是赴寧請愿抗爭的五個代表之一,抗爭活動取得了歷史性的成功,陳存仁功不可沒。陳存仁才華橫溢,著作等身。他多次赴日收集整理日本漢方醫學,著作《皇漢醫學從書》,編纂《中國藥學大辭典》,對當時的中藥進行了一次全面的疏理,編著中醫界第一本治療腸傷寒的專著《濕溫傷寒手冊》,并與余符初一起收集各種疾病的名醫與民間驗方,編輯成集,在藥膳、養生、文史等方面亦多有成就。
我的老師章慶云先生是陳存仁先生的大弟子,隨陳存仁先生臨診多年,深得其治病之宏旨。我侍診章師八年,每周一次隨師門診,章師言傳身教,耳提面命,令我受益頗多。我科從前年起成為了海派中醫丁氏內科陳存仁學術思想研究基地,在兩年時間里,對陳存仁先生學術思想的相關研究做了許多工作,本書是《海派中醫丁氏內科》叢書的一個分冊,也是目前對陳存仁先生的生平、成就總結比較豐富完善的一本書,同時也是對我們基地這兩年來,對陳存仁學術思想研究現階段成果的階段性總結。全書分三個部分,上篇是人物史略,中篇主要論述其學術思想,下篇主要內容是醫案醫話。陳存仁先生傳奇而精彩的人生及其在中醫領域的建樹對于研究近代中醫的發展及孟河流派學術思想的傳承均有重大意義,亦注定在近代海派中醫的發展史上留下了濃墨重彩的一筆。
三年來,陳存仁學術思想研究基地全體成員廣羅遺秘,走訪尋根,焚膏油以繼晷,恒兀兀以窮年,亦承海派中醫總基地之鼎力支持、誠懇指導,使文稿得以付梓,使陳存仁先生的醫德醫術、學識才華、學術經驗、奇聞異事得以躍然于眼前。然團隊深知,瑕疵紕漏之處必然存在,祈請同道不吝賜教,必感激不盡。陳存仁學術思想研究基地必將以此為契機,秉持海派中醫丁氏內科之薪火,做好傳承并發揚光大。
朱生樑
2017年8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