書名: 糖尿病足綜合診治作者名: 鄭月宏 劉麗本章字數: 1360字更新時間: 2020-02-22 11:43:27
前言
進入21世紀以來,糖尿病已經成為影響人類健康的第三大慢性非傳染性流行病。最新流行病學調查顯示,我國成年人糖尿病患病率為11.6%,即目前至少1.13億以上的人群罹患糖尿病。糖尿病足是糖尿病患者最嚴重且痛苦的慢性并發癥之一,具有較高的致殘率和致死率,是糖尿病患者住院的主要原因。在我國,糖尿病足潰瘍已成為慢性創面的主要原因。糖尿病足在治療上十分困難,且花費巨大,導致患者生活質量下降,給患者、家庭以及社會造成極大的負擔。因此早期篩查糖尿病足發病的危險因素,早期干預以減低發生率,對已發生糖尿病足患者早期進行規范化的診治,成為當前各糖尿病足專科領域關注的熱點。經過近20年努力,我國的糖尿病足治療理念、方法與技術等都有了顯著的進步,朝著更有效、更微創的方向發展,全國各地有志于糖尿病足的醫護人員對糖尿病足診治模式的認識逐漸發生轉變,從開始的單一診治模式逐漸過渡到現在的“糖尿病足診斷、治療及預防的多學科協作”全程管理模式,治療成功率不斷提高。但與國外同行相比,仍然存在著較大的差距,我國糖尿病足潰瘍患者的足潰瘍年復發病率仍然高達31.6%;糖尿病患者缺乏糖尿病相關知識和足病防治知識,對糖尿病足的知曉率低,致使糖尿病足發病率和嚴重性增加;社區醫院全科醫生由于缺乏恰當的足病理論和實踐指導,存在對疾病認識不足、經驗缺乏的現象;目前國內多數醫院尚存在缺乏多學科協作的協調機制;我國糖尿病足診治缺乏一定的系統性和規范性,等等。
面臨上述問題,中國微循環學會周圍血管疾病專業委員會本著“面向基層、小步碎跑”的學術推廣原則,糖尿病足學組作為本學會第一個專病學組,率先開展“糖尿病足走基層”篩查活動,2015年1月以來,已在全國多個地市級醫院建立了糖尿病足綜合防治基地,已完成約兩萬患者的初篩,主辦了數十次次糖尿病足走基層學術普及論壇,以及通過網絡繼續教育平臺學術傳播。一方面提高各相關專科醫師對糖尿病足早期的識別;另一方面提高糖尿病患者及家屬對糖尿病足的早期認知和預防意識,受到廣大基層醫師的好評。
但是,疾病診療水平的提高,從概念植入到技術的應用,從理論到實踐,從應用到創新,需要積銖累寸,跬步千里。逐步建立相對完善的治療規范體系來指導各級醫生臨床實踐顯得愈發迫切,除了學術活動的傳播,更需要一些實用性、指導性和可讀性強的著作,作為臨床醫師日常工具書和學習教材。基于這一需求,應中國微循環學會會長詹啟敏院士的指示,在周圍血管疾病專業委員會的指導下,由糖尿病足學組牽頭組織編寫了這部《糖尿病足綜合診治》。本書編著者以血管外科專家為主,并邀請內分泌、中醫外科、康復醫學、燒傷整形、疼痛醫學和護理專業對糖尿病足診療有豐富經驗的專家,整合了國內糖尿病足綜合治療領域的新銳專家參與編寫。
在內容方面,力求密切結合臨床實際,涵蓋糖尿病足的從基礎到臨床的各方面,對臨床治療方法力求全面介紹非手術治療、手術治療和微創治療方法,并輔以典型病案介紹。尤其介紹了干細胞治療、iFlow技術、人工皮等新型診斷治療技術,幫助讀者全面了解糖尿病足領域的前沿技術。而鑒別診斷、治療決策和并發癥防治等方面內容,可對臨床醫師處理臨床決策中的棘手問題有所啟發。
盡管本書所有編者懷著良好愿望,并為書稿寫作付出了最大的努力,但由于水平有限,以及時間因素,難免存在不足和疏漏,敬請各位同道斧正。
鄭月宏 劉 麗
2016年8月15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