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興朝肯定了張岳的白日夢:“岳兒,以后你就是一朝太子了,驚不驚喜,意不意外?”
張岳咧嘴傻笑起來:“驚喜,意外?!?
張岳想著,自己成了太子,那肯定能掌握“龍氣”這個進可攻、退可守的神仙技能,到那時候,八極修士以下,誰還是他張大少的一合之敵?
想到自己將會榮獲金曜星“十大杰出青年”稱號,名動地母界,張岳的小臉都開始泛紅,就要不飲自醉了。
新元的年輕人,誰又不渴望“名氣”與“實力”呢?
看著張岳的傻樣,張興朝拍了拍他的肩膀:“岳太子,您要不要定個國號?”
張岳看到張興朝調侃自己,有些不好意思。
他按照全朝張岳的知識水平,說道:“伯父,你也知道我沒讀過幾本書,要不就叫‘張朝’或者‘興朝’,叫做‘岳朝’也挺好的?!?
張興朝哈哈一笑:“古往今來,哪有用姓作為國號的,倒是‘岳朝’有幾分可能?!?
隨即他向張岳解釋:“國號的定奪,一般都是以地名、古國名、官名為國號?!?
“我們伯侄兩從越江道發家,船隊的大部分人,也都是越江道人,定國號為‘越’也無不可。”
他看了張岳一眼:“不過是越江道的越,而不是你張岳的岳?!?
張岳不是二傻子,自然知道此越非彼岳。
張興朝撫了撫胡須:“全朝的國號“全”,取自十全十美之意,這樣別有新意的國號,也讓老夫眼前一亮啊?!?
說著,遞給張岳一張寫滿國號的錦帛。
張岳不禁感嘆,伯父的膽量、胸襟、氣魄,都遠遠勝于此時的自己。
他這個笨驢還在想著怎么樣滿足蜀王的要求,而他的伯父已經想著若是天命在身,不如稱王稱帝。
但也不能怪張岳胸無大志,每個人都是會成長的,更何況張岳和張興朝所獲得的信息并不對等。
若連自己身邊的環境都不了解,就妄想著宏圖大業,這才是無藥可救。
很顯然,張岳沒有時間了解越江道的環境,甚至除了張興朝和原野,沒幾個熟悉的人。
張岳想到了舊歷時,成立了幾天的王朝,竟然被那時政府的最低武裝機構,“民警”一鍋端了,不禁輕笑一聲,隨后看向張興朝遞來的錦帛。
錦帛上寫著各個備選的國號,和這些國號蘊藏的含義。
可張岳一看,便倒吸了一口涼氣,這錦帛上寫的國號竟然是“明”、“清”、“民”、“共”,這讓張岳的背后,立馬起了密密麻麻的雞皮疙瘩。
如果張岳沒有讀過舊歷華國編年史,自然覺得這幾個國號平淡無奇,可張岳和姜文先學了那么久的基礎古史,怎么會不記得這些鼎鼎大名的朝代?
這些朝代,即使歷經了新歷九千年,仍然是無數熱衷于古史的學者,津津樂道的話題。
張岳試探性的問道:“伯父,這些國號是你想出來的么?”
張岳正在疑惑,難道張興朝和他一樣,來自地母界么?
好在張興朝及時地為張岳解開了疑惑:“我年輕的時候,還是個酸腐窮儒,好在那時,有一名異人點醒了我?!?
“此人自述,他來自天外之天,在他那個時代,元朝滅亡后,轉而是明、清、民、共四朝,每個朝代都傳承良久?!?
“所以伯父尋思著,沾沾這些朝代的喜氣,萬一伯父開創的朝代,取了這些名字,也可以歷經數百年之久呢?”
“到那時候,世人還不爭相傳頌,我張興朝這位明君?”
張岳頓時明白,有別的新元同胞先他一步,在張興朝年輕時,來到了這方世界。
在偉夏世界,元朝前的歷史,都與地母界的舊歷時代保持一致,只是元朝過后變成了全朝。
縱觀諸天萬界,只有地母界的舊歷時代,經歷過這些王朝,所以張岳篤定,這人和他同屬于新元聯盟。
張岳的心中頓時泛起了,這世界真小的感覺。
他看著張興朝滿臉的笑意,心里想著:“明朝被異族所滅,清朝喪權辱國,民朝短命王朝,共朝的命格讓人承受不起,還是叫越朝的好,不知道的人還以為,是我張岳的‘岳’朝呢?!?
于是他對張興朝胡編亂造:“伯父,你沒覺得侄兒最近的變化,堪稱天翻地覆么?!?
隨后張岳狂飆演技:“那時候,小侄痛恨自己,成天渾渾噩噩,不思上進?!?
“好在我懺悔改過之時,天降一位異人,不計較侄兒曾是個紈绔子弟,反而對我悉心教導?!?
張岳一臉真誠的看向張興朝:“我們叔侄二人都有異人相助,又獵殺了這海中霸主,真的是天命在身啊!”
張岳編的有理有據,張興朝局限于時代,哪能想到此張岳非彼張岳:“怪不得,盡然一夜之間,岳兒你就長大了?!?
隨后張興朝征求張大太子的意見:“這王朝早晚都是你的,定什么國號全都聽你的!”
張岳興奮異常:“伯父,我聽那異人說過,明朝亡于異族鐵蹄,清朝更是被異族欺凌的盡失尊嚴,民朝是一個短命王朝,至于共朝,我雖然沒聽過,但也覺得不適合作為國號。”
張岳首先將這些國號否定:“我想,我們伯侄又何必拾人牙慧,干脆就開辟一個獨一無二的越朝吧!”
張興朝思索一二,隨后點頭稱是:“就依你之見。”
張岳心頭一震,越朝,他是越朝的太子了!
待到張興朝百年之后,這越朝還不變成了他張岳的“岳朝”?
好在此時,張興朝及時制止了張岳的膨脹:“現在的船隊,不過千人,在大海中四處漂泊,哪有資格稱得上是一個朝代呢。”
他先是自嘲笑道:“一個小破船隊,人不過一千,仗著點龍氣,哪有資格叫什么越朝,就算叫做越國,也還差的遠?!?
但隨之而來的,是強烈的自信:“想那秦朝嬴政,仗著祖上的光輝?!?
“漢朝劉邦,不過是一無賴亭長。”
“晉朝司馬懿,長壽王八而已。”
“隋朝的楊堅,宋朝的趙匡胤,謀權篡位,欺負孤兒寡母算什么本事?”
“唐朝的李淵,全靠他的兒子李世民?!?
“元朝的成吉思汗、忽必烈,大字不識的蠻野鄙人。”
隨后張興朝哈哈大笑:“數風流人物,還要看今朝呀!”
張岳心想,便宜伯父不會喝多了吧,如此膨脹,就連這句詩詞,估摸著也是那位異人傳授。
張興朝說的十分興起:“不過我倒是很羨慕李淵那廝,有一個好兒子,不過我張興朝也不差,有一個好侄兒!”
接著,張興朝說起了他的宏圖大業:“我們在之前倭匪藏身的小島上落腳,整頓狀態。”
“隨后兵分兩路,兩百人為一路,返回南洋城,接來船隊眾人的一家老小,讓船隊的將士們能夠安心?!?
“順帶將剩下的,愿意追隨我的軍士、百姓,逐步接來海上眾島?!?
隨后張興朝考驗張岳:“岳兒,你說剩下來的八百人,該怎么安排呢?”
張岳動用他的小腦瓜子:“伯父,岳有一計,不知當講不當講?!?
隨即張大少展開了演講:“我們在越江道和其他沿海的省份,建立根據地,和根據地中的百姓打成一片,不斷地給道內官府制造麻煩,搞破壞?!?
“將越江道變成一個無底洞,讓全朝的統治者們,投入大量的軍費維護治安,卻又不見成效。”
張岳越說越興奮,口水沫子都要濺到原野的臉上了:“這個時候要是發生什么天災人禍,那他們必定顧此失彼、疲于奔命。”
“整個全朝,會像那只鯤鯨巨獸一般,被我們一點一點地放血!”
“要是全帝和他的心腹大臣們,再昏聵無能一點,那更是天助我們?。 ?
“屆時,整個全朝的疆域,紛亂四起,我們趁機借著沿海的富饒和民心所向,一舉擺平叛亂,殺入帝京,完成這‘以蛇吞象’的壯舉!”
張大太子“嘶”地吸了口金秋涼氣,他已經沉醉在他的奇謀妙計中,不可自拔。
這是張岳參考明朝滅亡的過程,外加毛姓偉人的戰略思想,再加上《姜公策》中的陰險算計,好不容易想出的錦囊妙計。
原野聽到后,給張岳來了個腦瓜崩:“你倒是挺有想法。”
張興朝聽后十分滿意,道出了他突發雄心壯志的真相:“其實我都快六十了,還折騰個什么勁啊,我原本的打算就是告老還鄉,回老家做個富家翁,了此殘生罷了。”
隨后張興朝看向張岳,他的眼睛里看不出一絲渾濁:“但是岳兒,你讓我看到了希望啊,讓我的心中萌生了,搏上一搏的念頭?!?
“古往今來的帝王們,就算有龍氣相助,也沒有一個活過八十歲的,伯父就算有朝一日,真的成了越朝皇帝,一統江山,又能享受幾天呢?”
“只是侄兒你的變化,讓伯父覺得自己不能這樣,岳兒如此優秀,那我身為長輩的,更應該為你搏出個更好的前程!”
“好在天命在我們身上,一切都有了好的開頭?!?
“你的主意很好,日后必是一代明主,遠勝我張興朝。”
“伯父想為你打下更牢固的基礎,至于問鼎中原,一統江山的,對我已經沒有多大的吸引力?!?
張興朝對張岳的關愛,讓張岳想起了他遠在木極星的老爸,也是如此關心愛護張岳,愿意為張岳付出一切,卻不索取半分回報。
自從張岳來到偉夏世界,再疼的傷勢也沒能讓他掉下一滴眼淚,但此時的張岳,視野里已經一片模糊。
******分割線******
“張岳先生,請問您作為金曜市十佳青年,最害怕的事是什么?”
“我最怕辜負,親人的期望?!?/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