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 創傷后應激障礙
  • 王慶松 譚慶榮
  • 2232字
  • 2019-12-27 12:11:41

第七節 其他創傷后應激障礙相關的動物實驗模型

除了以上常規的動物創傷后應激障礙模型構建以外,還有一些新的動物心理模型構建。例如心理沖突性心理應激模型,此類造模方法充分利用了動物“前進-后退”選擇的心理沖突,較好地凸現了動物矛盾和沖突的心理。
一、大鼠進食電擊模型
1.建模方法
實驗設備為47cm×30cm×20cm大小的塑料大鼠飼養籠,內有不銹鋼網罩。在籠體中間沿長軸方向加裝1塊塑料隔板,將籠具分為左右對稱兩部分,食物和飲水都放置在籠具右側,在隔板遠離食物飲水槽端設計一個通道,允許大鼠自由通過,籠底為可通電裝置,可給予大鼠足底電擊。心理應激籠只有在右邊籠底通電,普通應激籠左右面籠底皆通電,對照組則不通電。三組大鼠每2只飼養于一個籠體內,心理應激組、普通應激組和對照組均無應激刺激,正常攝食飲水以適應新的生活環境及規律。從第2周起,心理應激組和普通應激組開始進行應激刺激,電流強度1mA,以后每兩周遞增0.5mA,以使大鼠出現驚叫、驚跳、防御性直立行為準。心理應激組大鼠籠底通電持續時間5秒鐘,間隔5秒,每周通電5天,應激刺激持續72小時或48小時,間歇24小時。普通應激組每天不定時給予足底電擊,持續時間1小時。正常對照組不給予任何刺激。連續應激刺激8周后形成創傷后應激障礙模型。
2.觀測指標
應激刺激8周后,用液體閃爍計數儀測定血漿皮質酮,用高效液相色譜儀測定兒茶酚胺水平。結果顯示,心理應激組的血漿皮質酮水平低于正常組和普通應激組,而腎上腺素和去甲腎上腺素高于正常組和普通應激組。
3.模型分析
此模型大鼠必須忍受足底點擊才能到達飲食槽獲得水和食物,大鼠既想得到食物與飲水,又懼怕足底電擊,尤其在饑渴的情況下這種矛盾、充滿焦慮和憤怒的心理會更加強烈。利用這個模型來模擬大鼠以焦慮、憤怒為主的心理應激刺激,可觀測到大鼠出現焦慮癥狀。
二、Vogel飲水沖突實驗
建立了動物焦慮模型,利用禁水動物渴望飲水的迫切心理和對飲水時受到的電刺激而產生的恐懼形成動物的矛盾沖突行為。
1.制備方法
選取40只成年雄性Holtzman大鼠,平均重量170g,隨機分為5組,實驗前斷水48小時,但保證食物的充分供給。準備一個45cm×24cm×21cm的有機玻璃操作箱,整個裝置的底部為不銹鋼網格,頂部蓋為一網格狀的不銹鋼蓋,裝水容器放置于小空間外,通過一根不銹鋼飲水管伸入操作盒內6cm,距離底部網格高度10cm。一個通電裝置將飲水管和操作箱的地面相連,瓶嘴外套一層絕緣膠片,以防止大鼠觸及瓶嘴但未舔水時遭到電擊。整個操作箱放置于安靜的實驗室內。實驗分兩個階段進行,第一階段為非懲罰性飲水訓練,大鼠禁水24小時后單獨置于操作箱,讓其充分探究,直至發現瓶嘴并開始舔水。計數器自動記錄大鼠3分鐘內的舔水次數,僅保留多于300次的大鼠。第二階段為懲罰性實驗,篩選后的大鼠繼續禁水24小時后再次被單獨置于操作箱,大鼠很快能找到瓶嘴并開始舔水。舔夠20次后儀器自動開始計時并給予1次電擊,電流強度0.2~0.5mA,持續2秒,但大鼠可通過脫離瓶嘴來控制受電擊的時間。
2.觀測指標
記錄3分鐘內大鼠舔水次數和被電擊次數,以此作為評價焦慮指標。結果觀察到大鼠的舔水次數和被電擊次數均明顯減少,產生焦慮情緒。
3.模型分析
此模型是Vogel根據前人經驗,研究設計出的一個簡單飲水模型,為非條件沖突實驗。禁水大鼠的飲水動機與它同時所遭受的足底電擊形成矛盾沖突狀態,可檢測大鼠的焦慮狀況。但大鼠自發飲水量的變化有可能會影響結果,可在懲罰期不加電擊,記錄3分鐘的舔水次數以消除影響。
三、旁觀電擊大鼠模型
讓實驗大鼠旁觀其他大鼠遭受電擊而驚叫驚跳的過程,通過視覺聽覺產生恐懼的心理反應。潘祥福等采用24小時尿兒茶酚胺排出量評價該模型的心理應激狀況,研究結果表明從實驗的第一天起應激組大鼠的尿CA排出量即顯著高于對照組,而行為測試上表現出創傷后應激障礙樣癥狀。
四、大鼠慢性輕度應激抑郁癥模型
1.制備方法
體重180~200g的雄性SD大鼠,首先用曠場法進行行為學評分,選取評分相近的大鼠,隨機分為對照組和模型組。模型組動物每籠1只飼養,共接受21天不同的應激,包括電擊足底(電流1mA,每隔1分鐘刺激1次,每次持續10秒,共30次)、冰水游泳(4℃,游泳5分鐘)、熱應激(45℃,持續5分鐘)、搖晃(每秒1次,持續15分鐘)、夾尾倒懸(持續1分鐘)、禁水(持續24小時)、禁食(持續48小時)和晝夜顛倒等刺激,平均每種刺激各2次。
2.測定指標
第22天進行曠場行為學觀察,1%蔗糖溶液消耗量測定,然后進行磁共振成像。行為學觀察發現模型組大鼠水平運動次數和垂直運動次數相對于對照組均顯著減少。糖水消耗實驗中發現模型組小鼠的糖水消耗量較對照組顯著降低。磁共振顯示模型組腦裂深度較對照組顯著增加,腦體積增大。
3.模型分析
本模型通過在漫長時間內,隨機各種輕微刺激,使得模型大鼠出現精神活動抑制,情緒低落,思維遲鈍等創傷后應激障礙癥狀,行為學實驗確定了其抑郁的特點。本模型簡單易操作,適合用于創傷后應激障礙模型研究。
五、其他模型
隨著現代電子信息技術的發展,除了通過疲勞、電擊等作為環境條件刺激外,也有通過采用生物傳感、計算機多媒體技術,在聲、光、電屏蔽及嚴格控制溫度和濕度的實驗室內,以高分貝聲音、高強度燈光刺激模擬特殊環境,通過計算機圖像與信號同步監測、動態觀察實驗動物行為習性、生理參數、代謝活動等方面改變的聲光刺激應激模型。該模型適用于探討特殊環境(戰場、自然災害)所致的實驗動物創傷后應激障礙發生的心理、生理應激障礙及其神經生物學機制。特別對戰爭條件下參戰軍人創傷后應激障礙的發生、發展以及疾病機制研究具有重要的參考價值。
主站蜘蛛池模板: 绿春县| 昭通市| 汶川县| 化隆| 桃园市| 宁明县| 大余县| 金堂县| 边坝县| 汉源县| 泉州市| 闻喜县| 昌都县| 伊通| 保亭| 郸城县| 松江区| 盈江县| 克什克腾旗| 宾阳县| 遵化市| 商城县| 桐城市| 呈贡县| 洪洞县| 洪江市| 牟定县| 达尔| 锡林浩特市| 于都县| 光山县| 中牟县| 平远县| 梧州市| 湖口县| 新郑市| 浦江县| 望城县| 武冈市| 靖宇县| 任丘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