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針灸素難節要》序
醫書最古而可信者,莫如《素》《難》,于針灸之訣又獨詳焉。蓋原人之經絡、血脈、陰陽、表里,以起百病之本,而針石、湯、火,各有所宜,施其齊[1]之得也。雖磁石取針,何足云喻。然每患于注述乖剌[2],拙者用之,往往失理,鮮不以愈為劇,可不慎耶?四明梅孤子高武纂集《針灸要旨》及《聚英》共二[3]帙,一切以《素》《難》為主,而于后世之專門名家,多附述焉。其用意勤甚,少參東石戴公既親為校正,且委諸鉛,令未齋陶君師文梓而行之。是將廣其傳于世,欲人知所師而用之,庶乎其不繆也。仁者之政,類如此矣。陶君屬[4]予言為之敘,予因題數語于簡端,俾世之知此書之傳,實自二公始,而醫之果不繆也,則高子之功何可少哉。謹敘。
嘉靖丁酉仲夏九日弋陽黃易書于九潭精舍
[1]齊:通“劑”,藥劑。
[2]乖剌(là辣):違逆,不合。
[3]二:樂善堂本為“三”。
[4]屬:通“囑”。